山姆、盒馬、奧樂齊證明了當下零售的三大發展趨勢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云棲居士
編輯/娜娜
近期,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以下簡稱CCFA)發布“2024年中國超市Top100”榜單。而超市Top100榜單,歷來是零售行業的風向標。2024年的榜單卻透露出不尋常的氣息:銷售規模9000億元,微增0.3%;門店總數2.52萬個,同比下降9.8%。這份榜單背后,一場靜默而深刻的行業變革正在重塑中國零售格局。
在消費升級與降級并存、線上渠道持續擠壓的復雜環境下,傳統零售巨頭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銷售額停滯不前,門店數量持續收縮,行業整體進入存量競爭階段。但在這場看似悲觀的行業洗牌中,一股新生力量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山姆、盒馬、奧樂齊等企業憑借鮮明的差異化戰略,在榜單中脫穎而出,引領行業變革方向。
首先是前幾名的變化,2024年,盒馬以750億元的銷售額,名列第三。永輝以732.39億元排名第四。這是盒馬自2019年上榜以來的最高排名,也是第一次超過永輝。其次是,正如CCFA分析的,近年來會員店、折扣店高歌猛進。沃爾瑪(中國)近年來重回第一,山姆會員店的貢獻最大;而近年來在上海靠平價商品出圈的奧樂齊,出現了驚人的100%的業績增長。在消費零售行業不斷出現結構性盤整的時代,超市百強榜上暗流涌動,也正是時代的縮影。
一、全渠道:線下門店收縮,線上占比激增
2024年超市Top100企業的網絡銷售額占總銷售的16.9%,較往年顯著提升。這一數字背后,是零售企業擁抱數字化、布局全渠道的集體轉型。
1、線上渠道已成標配: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深刻變化,使得線上布局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生存必需。無論是沃爾瑪、永輝等傳統巨頭,還是盒馬、奧樂齊等新銳力量,都在全力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購物體驗。
2、前置倉模式價值凸顯:榜單特別指出,前置倉對企業提升線上銷售的作用逐步凸顯。盒馬的“半小時達”、山姆的“極速達”等高效配送服務,都依賴于密集、靈活的前置倉網絡。這不僅是提升履約效率的關鍵,更是拉近與消費者距離、增強粘性的核心基礎設施。
3、傳統大賣場轉型艱難:門店總數下降9.8%的冰冷數據,直指傳統大賣場模式面臨的嚴峻挑戰。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以及相對單一的購物體驗,使其在效率和便利性上難以匹敵線上和新興業態。永輝超市雖然體量龐大,但面臨盒馬等新銳力量的挑戰,其排名被超越正是傳統模式承壓的縮影。
追溯到2019年,在2019年超市百強榜上,永輝則以931億元排名第三,當年華潤萬家還是第一名,而沃爾瑪(中國)排名第四。到2023年的TOP100榜單上,盒馬以590億元排名第五,永輝則以855.5億元排名第二,不過,沃爾瑪(中國)已經重回第一。
這些年最核心的變化,其實就是超市大賣場之外的新生業態崛起,其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側面反應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劇烈變化。
山姆會員店起初在中國市場經歷了長期的虧損,當Costco于2019年進入中國市場后,市場甚至認為山姆會員店會受到更大的競爭壓力,畢竟這個對手同樣來自美國。但是恰恰相反,這幾年山姆會員店的發展,在市場出現一定降級趨勢情況下,發展十分迅猛。自2020財年以來,山姆的銷售額已經連續幾年同比增長。按照CCFA披露的數據,2023年山姆中國銷售額已達843億元。2024年沃爾瑪(中國)的銷售數據超過1588億元,業內普遍認為這一年山姆會員店的銷售數據超過了1000億元,也就是說,山姆會員店貢獻了大約三分之二的銷售額。而全渠道發展正是山姆取得成功的兩大策略之一。
二、強差異化:自有品牌構筑護城河
自有品牌占比高,成為Top100榜單中領跑者的共性特征,也是其實現差異化競爭、提升盈利能力的關鍵武器。高比例的自有品牌不僅能有效區隔競爭對手,避免陷入純粹的價格戰,更能顯著提升商品毛利率,增強企業對供應鏈的控制力,并最終形成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力。自有品牌成為零售企業從“渠道商”向“商品運營商”轉型的核心標志。
1、奧樂齊的“自有品牌奇跡”:在這份榜單中,奧樂齊(中國)的排名并不突出,以20億元排名第61位。但是對比2023年TOP100榜單上,奧樂齊(中國)當時以10億元排名第82位,還是挺讓人吃驚的,說明有統計口徑的銷售額實現了100%的增長。
奧樂齊中國一年業績翻倍,其核心秘訣在于強大的自有商品能力。業內估計其自有品牌商品占比可達驚人的90%。從9.9元的4拼瑞士卷到3.9元的8片衛生巾,奧樂齊通過極致性價比的自有商品,精準定位追求實惠的消費人群,在社交媒體上贏得“窮鬼超市”的稱號,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壁壘。
2、山姆會員店的“精選”策略:山姆的成功同樣離不開其強大的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山姆通過嚴選全球優質供應鏈,以會員專享的大包裝、高品質自有商品,滿足中產家庭對品質和價值的雙重追求。Member's Mark商品覆蓋生鮮、食品、日用品等多個品類,成為其區別于普通超市、吸引會員付費的核心價值。而盒馬同樣在自有商品上發力,與山姆、奧樂齊在市場上展開激烈角逐。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零售行業,提升自有品牌占比已成為眾多超市企業優化商品結構、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策略。從“2024年中國超市Top100”榜單相關分析中可以看出,眾多零售巨頭對自有品牌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山姆、奧樂齊、Costco、盒馬、胖東來等零售巨頭更是將自有品牌作為戰略重點。這些企業通過深度挖掘消費者需求,打造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自有品牌產品,不僅提升了盈利能力,也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未來零售行業中,自有品牌的發展將是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對于超市企業而言,加大自有品牌的開發和推廣力度,有助于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提升利潤空間,增強消費者粘性。通過開發具有獨特性的自有品牌商品,企業能夠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吸引追求獨特消費體驗的消費者;直接與制造商合作開發自有品牌,可省去中間的品牌商環節,降低采購成本,提升利潤空間;而當消費者認可并習慣購買企業的自有品牌商品后,會逐漸形成對該品牌的忠誠度,增加對企業的依賴度。
三、高性價比:折扣化浪潮席卷零售
“高性價比(折扣化)”是榜單的另一個顯著共性。消費趨于理性化,性價比成為消費者決策的首要考量因素之一,折扣化成為零售業態演進的重要方向。
奧樂齊作為全球硬折扣鼻祖,其中國版雖然有所調整,但核心基因——通過精簡SKU、高效運營、規模化采購和極高自有品牌占比,將成本壓縮到極致,最終實現終端超低價格——依然清晰。其驚人的100%增長,驗證了硬折扣模式在當前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以山姆會員店和開市客(Costco)代表的會員店模式的“價值型折扣”會員店模式,則是另一種“折扣化”路徑。通過收取會員費篩選客戶,聚焦服務中高收入人群,以精選SKU、大包裝、自有品牌和高品質商品,實現遠低于常規渠道的單價。山姆會員店在沃爾瑪中國1588億銷售額中貢獻約1000億,占比近三分之二,充分證明了會員制折扣模式的巨大成功。
另外,盒馬NB的快速擴張,則是中國本土零售企業對折扣化浪潮的積極回應。它借鑒硬折扣邏輯,聚焦社區,以自有品牌為核心,主打極致價格帶商品,在奧樂齊之外開辟了一條本土折扣之路。隨著其門店數的快速增長,盒馬NB成為盒馬體系內增長最迅猛的業態。
然而,折扣化≠絕對低價,榜單揭示的“折扣化”趨勢,核心是價值重構。無論是奧樂齊的極致低價,還是山姆的品質低價,都是通過獨特的商業模式(精簡、高效、自有品牌、規模效應等)對供應鏈成本進行革命性壓縮,將節省的成本轉化為消費者可感知的超值商品。這要求企業具備強大的供應鏈掌控力和運營效率。在中國零售折扣化浪潮中,折扣業態分化形成了清晰的戰略地圖。
根據供應鏈結構與商品屬性,折扣零售可分為三大模式:一是硬折扣,以供應鏈重構為核心,通過精簡SKU(通常控制在2000個以內)、壓縮流通環節、提升運營效率實現低價,代表企業如奧樂齊、盒馬NB等;二是軟折扣,以商品特殊性為杠桿,主售臨期、尾貨或反季商品,價格波動大且品類不穩定,代表企業如杉杉奧特萊斯、薈品倉等;三是品類折扣,聚焦垂直品類的折扣模式,如零食很忙、好想來零食等量販零食連鎖。
其中硬折扣憑借其可持續的低價能力,正成為折扣化變革的中堅力量。與傳統商超25%左右的毛利率相比,硬折扣將毛利率壓縮至12%-15%,卻仍能實現2%-3%的凈利率。其秘訣在于“雙端極簡”:一是在商品端取消渠道費用,發展自有品牌,采用極簡采購鏈路;二是在運營端弱化選址依賴,簡化裝修與服務,將成本節約轉化為價格優勢。
從“2024年中國超市Top100”榜單中,我們可以看到折扣店的銷售額及門店數增長顯著。折扣業態的崛起絕非偶然,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推動。
從消費端來看,疫情之后,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顯著變化。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使得消費者在購物時更加謹慎,追求性價比成為主流消費趨勢。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溢價,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實際價值與價格的匹配度。
從行業端來看,快消行業和實體零售業長期發展積累的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眾多品牌和廠商面臨商品滯銷、庫存積壓嚴重的困境。為了清理庫存,回籠資金,他們愿意以較低價格將商品供應給折扣店。這為折扣業態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商品資源,使得折扣店能夠以更具吸引力的價格銷售商品。
同時,傳統零售渠道的中間環節過多,層層加價導致商品價格虛高。而折扣店通過直接與品牌商、廠商合作,甚至發展自有品牌,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采購成本和營銷費用,從而有更大的價格調整空間,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真正低價的商品。
寫在最后
2024年中國超市Top100榜單,是一部零售行業在劇變時代的生存與發展啟示錄。全渠道、強差異化(自有品牌)、高性價比(折扣化)——這三大核心趨勢,如同三原色,正在深度交織,共同描繪中國零售業未來的嶄新圖景。它們不是孤立的策略,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強化的系統性變革:線上線下的融合(全渠道)是觸達和服務的基石;獨特且高價值的商品(強自有品牌)是吸引和留存顧客的核心;而重塑價值鏈條帶來的極致價格力(高性價比/折扣化)則是贏得激烈市場競爭的關鍵武器。
山姆、盒馬、奧樂齊等領跑者的實踐,以及區域龍頭們的堅守與創新,共同證明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在復雜多元且快速分層的中國消費市場,只有那些能夠精準錨定目標人群,并圍繞上述“三原色”構建起獨特且高效的價值交付體系的企業,才能穿越周期,贏得可持續的增長。零售業的未來,屬于那些深諳價值重構之道、勇于自我革新的弄潮兒。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