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第一股”誕生:1年賺10億的中飲巴比上市
“饅頭第一股”終于出籠。
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飲股份)登陸A股,大漲44%,報18.32元,對應總市值45億元。
將2塊錢的包子賣出一年10億元營收的中飲股份創始人劉會平,原本只是個普通的早餐店老板。招股書顯示,劉會平與妻子合計持有公司80.70%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截至目前,公司唯一機構股東為嘉華天明(天津)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系加華資本關聯公司,占股7.00%。
“我們希望在全場景、全流程、全系列頻譜競爭的時代下,巴比可以堅持為老百姓提供便民的服務,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加華資本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宋向前對投中網表示,“我一直相信,能為消費者提供美好生活方式的企業就是在做一項偉大的事業。”
“小包子上市”,投資人5年追著投
招股書顯示,中飲股份專業從事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一家“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團體供餐銷售為輔”的中式面點速凍食品制造企業。
從公司股份結構上來看,中飲股份目前還是一家傳統的“夫妻老婆店”。
目前,劉會平、丁仕梅夫婦合計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64.64%。同時,劉會平又通過天津會平、天津巴比、天津中飲間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6.06%,夫婦二人合計持有公司80.70%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2015年,劉會平與加華資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融資1億元,共同推進在主板A股上市的進程。截至目前,中飲股份唯一機構股東為嘉華天明(天津)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該機構為加華資本的關聯公司,占股7.00%。
“投資巴比是一個很經典的故事,我們跟蹤了五年多的時間。”宋向前告訴投中網,“我們不是財務性投資,我們是戰略性投資人,算是帶資入伙,共謀事業發展。”
在加華資本接觸中飲股份之初,很多機構并不相信“小包子也能上市”。
但是,“我們卻非常看好這種‘小產品做出大世界’的商業故事,價值判斷還是要深耕于百姓,深耕于人間煙火。我相信,頂天立地的事業來自于鋪天蓋地的產品。”宋向前稱。
具體來講,對于中飲股份,宋向前看到了三點機遇。
首先,包子作為生命周期很長的產品,是中國人餐桌上喜聞樂見的面點,具有非常頑強的生命力,對于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優質的食品形態。
據英敏特《早餐-中國,2016》報告預測,中國消費者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從2015年的1.334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的1.948萬億元人民幣。到2021年,在外食用早餐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人民幣。
“對于國民健康早餐這個賽道而言,中華面點品類是當仁不讓的全國冠軍。巴比饅頭占據了剛需高頻的賽道,深入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場景之中。”宋向前告訴投中網。
其次,連鎖業態在中國發展潛力巨大。
宋向前提到,“對于食品加工業和餐飲連鎖的結合體我們特別看好。因為中國的連鎖業態才占到市場的10%,像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連鎖業態一般占市場的40%-50%,中國連鎖式業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最后,隨著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升級,實現產品升級、品牌升級、制造升級的公司將迎來春天。
“以后,品牌化的連鎖企業一定會取代街邊小店。”宋向前稱,“一般來講,街邊小店沒有品牌,沒有品控,也無法保證食品安全,這確實是個問題。連鎖加盟模式對于品牌的管理、食品的安全都有所保障。這是整個產業升級的重大歷史機遇,也是未來中國百姓生活升級的重大機會。”
1年賺10億,“饅頭大王”的商業帝國浮現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中飲股份營收分別為7.20億元、8.67億元、9.90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762.1萬元、1.13億元、1.4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8.38%、31.51%、33.34%。
到2019年12月末, 中飲股份擁有16家直營店、2915家加盟門店,加盟門店的毛利達到30%。目前,中飲股份的門店主要分布在以上海為中心城市的江浙滬市場和廣東等區域市場,未來除深耕華東市場外,重點培育北京等區域市場,并逐步將業務拓展至全國。
一年賺10億元,將包子賣向全國的劉會平原本只是個普通的早餐店老板。
初中畢業后,劉會平便開始賣包子謀生,從幾摞蒸籠、一塊案板、幾毛錢的包子起家,成就了一段商業傳奇。
1995年,劉會平輾轉在南寧、貴州等地開店。“和面的時候一頭栽倒面缸里去,起來滿頭都是面。”劉會平曾回憶稱。
1997年,19歲的劉會平來到廣西南寧,開始帶徒弟做包子。1998年,劉會平帶著僅有的幾千塊錢來到上海。開了多家包子店,但生意并不好,他開始反思,生意到底該怎么做。
“后來我就考慮還是自己的產品做得不夠好,冷靜下來思考以后覺得我們做的這個東西根本不符合上海人的口味。”在做過不下上百次試驗之后,劉會平終于改良出了對的味道。
2001年,劉會平在當時辦公樓林立的南京路附近以每月5000的價格租下了一個不到十平米的小店,取名劉師傅大包。三個月后,憑借口碑,劉會平的門店排起長隊。
2003年,劉會平賺到了30萬元,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劉會平將之改名了個洋名字“巴比饅頭”。很快,巴比饅頭也憑借自身影響力成為了當時不折不扣的“網紅饅頭”。
2005年,在“上海國際多項博覽會”上,“巴比饅頭”獲得兩個金獎、一個特等獎。劉會平也由此被譽為中國的“饅頭大王”。
競速到店到家場景,早餐店變革將至?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饅頭大王”也曾遭遇發展的瓶頸。
2014年,移動互聯崛起,幾大外賣平臺奮力搶占市場份額,不甘心受制于別人的劉會平開始思考自己打造平臺的可能性。
“平臺的意義無疑是非凡的。除了緩解高峰期排隊帶來的訂單壓力,后臺的大數據將記錄并分析顧客的消費習慣,實現精準營銷的同時增加客戶粘性。”劉會平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此次IPO擬募資的9.50億元,中飲股份表示,資金將用于建設巴比食品智能化廠房項目、生產線及倉儲系統提升項目、直營網絡建設項目、食品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品牌推廣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這充分說明了中飲股份努力擺脫傳統模式而向“智能化”轉型的決心。
未來,“巴比門店將兼具取貨點的功能。原本每天就要向門店配送餡料及成品的物流車會把線上的產品一起送來。”劉會平稱。
宋向前認為,連鎖零售模式通過加盟,創造了大量就業,幫助小B生產者在大城市找到自己的空間。以此為基礎,巴比饅頭完全有可能向To B的餐飲供應鏈等B端業務延伸,發揮自己的物流冷鏈優勢。
不僅如此,中飲股份也計劃在團餐市場上發力。“在這個方向上,巴比其實是全國最有機會的一個公司,它會成為覆蓋線上線下和社群三度商業空間的一家企業。”宋向前稱。
“未來,大家競爭的是到店到家的場景。產品的零售場景覆蓋冷凍、冷藏和鮮食的部分,企業會在全場景、全流程、全系列頻譜上展開競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