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八個視角解讀三季度中國經濟數據
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三季度中國經濟數據,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4.9%,前三季度同比增長0.7%,增速正式轉正。

第三季度,中國經濟的最大亮點就是“轉正”二字,除了消費,幾乎主要的宏觀指標都基本轉正,向疫情前的常態回歸。對于前三個季度的中國經濟數據,我從八個視角進行點評:
第一,4.9%的增速應該是3季度全球最好的數據之一。
第三季度經濟增速4.9%,雖然低于外界預期,但這仍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數據。特別是在全球疫情仍然嚴峻的形勢下,這個數據放在全球仍然是最好的數據之一。一季度-6.8%,二季度迅速反彈至3.2%,到三季度反彈至4.9%,并且實現增速轉正,中國經濟逐步回歸常態的趨勢明顯。
第二、主要經濟指標都基本“轉正”,說明中國經濟的主要指標雖然沒有恢復到疫情之前,但也基本走出了疫情的影響。表現在:
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轉正,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2%,而上半年這個數字為下降1.3%。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更是反彈至6.9%,連續6個月增長。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1.5%,連續7個月位于臨界點之上。
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雖然同比下降了7.2%,但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2個百分點。特別是三季度增長0.9%,實現了季度增速正式轉正。

3、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正式轉正。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上半年為下降3.1%。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上半年為下降2.7%;制造業投資下降6.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7個百分點。三大投資中表現最好的是房地產投資。
4、進出口也正式轉正。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231151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其中,三季度進出口數據特別亮眼,同比增長了7.5%,而二季度為下降0.2%。特別是9月的進出口增速雙雙超出市場預期。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增加9.9%,市場預期為增長9%。進口同比更是大增13.2%。
5、居民收入實際增速由負轉正。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義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0.6%,年內首次轉正,上半年為下降1.3%。
6、挖掘機銷量繼續高歌猛進。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9月納入統計的25家挖掘機企業共銷售挖掘機2.6萬臺,同比增長65%;8月同比增速為51%,9月份增速為65%,單月同比增速加快14個百分點。1-8月份同比增長為29%,1-9月份增長為32%,累計增速加快3個百分點。
第三、以上指標證明,我們在今年一季度之后提出的,下半年中國經濟正式轉“正”的預測得到了印證。但是,3季度經濟增速為4.9%,是低于我的預期的。
我之前的預期是,在政策加碼的情況下,3季度經濟增速至少應該在6%以上。4.9%的增速,相對于我們的政策投入,產出還是不盡如人意,說明什么,說明形勢依然嚴峻,說明中國經濟總體仍然比較“虛弱”。在全球疫情依然蔓延的情況下,外部環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依然存在切不可掉以輕心,確實還不到彈冠相慶的時候。
第四、最關鍵的是,我們絕不能把關注中國經濟的主要焦點放在數據上。數據當然很重要,但正如我們一再所強調的,對中國而言,最大的挑戰是疫情后。
疫情之后,全球政治經濟勢必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場疫情對世界的改變也剛剛開始。實事求是而言,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的改變大多是挑戰。中國的產業鏈的安全問題,歐美等國不斷發布仇視中國的言論,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化的逆轉勢必影響中國發展的大勢,這些挑戰,比數字本身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大太多。應對疫情后中國面臨的各方面挑戰,現在必須提上日程。
第五、現在不是改變政策的時候。
3季度經濟增速和主要指標雖然都全部轉正,但是,一定要堅持4月份以來的應對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力度仍然要跟上。主要指標的轉正,不代表中國經濟已經走出了危險區域。特別是,在財政政策上,今年的減稅政策還應該加碼,一些地方對減稅政策的落實仍然不到位,對低收入人群和生活困難群體的補貼在很多地方都沒有明確的舉措。
第六,數據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要看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究竟如何。從疫情爆發到現在為止,影響最大的仍然是中國的中小企業。
我沒有看到3個季度后,目前中國的中小企業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生存狀況。究竟倒閉了多少,還需要采取什么救助措施。我到一些地方調研,大家仍然反應非常困難。就中小企業的命運和就業而言,中國經濟還真沒有到最困難的時候。
第七,這次疫情對于中國而言,無疑是挑戰,但也無疑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疫情期間,美國對中國經濟的打壓,在科技領域主導的“硬脫鉤”,讓很多人放棄了幻想。高層在今年提出的“雙循環”戰略的重點之一,就是在創新領域,我們要下決心突破,疫情其實給了中國經濟最好的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用10到15年的時間,我相信我們在一些關鍵領域會有重大突破。
第八,做好中國經濟外部環境巨變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這是4月8日高層發出的警示。但是,這三個季度,我的觀察是,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目前的困難和挑戰完全是疫情帶來的。疫情結束,一切都將回歸常態。這種觀點特別危險。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今年在《冠狀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的文章中的觀點值得關注。在文章中,基辛格指出:在這場冠狀病毒危機之后,世界將永久性改變。
“雖然對人類健康的攻擊是暫時的(希望如此),但它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蕩可能會持續幾代人的時間。”中國的企業家要放棄幻想,做好巨變的心理準備,中國經濟回不去了,下一個周期,我們面對的就是從來沒有經歷過的“無人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