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老店成功轉型 中百倉儲數字化進程加速
出品/聯商網
撰文/西泠雪
圖片/聯商圖庫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零售業的變革,推進了零售數字化的進程,作為湖北超市連鎖龍頭企業的中百倉儲感觸更深。
封城期間,中百集團承擔起了保障武漢市民民生需求的重任,并與合作伙伴多點Dmall一起開展抗疫保供攻堅戰,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中百集團披露的2020年上半年業績顯示,中百線上業務在此次疫情中突飛猛進,上半年交易額增幅達112%。
如今,隨著武漢經濟的復蘇,中百的數字化轉型有了哪些新進展?適逢雙十一來臨之際,中百與多點Dmall又會有哪些新動作?帶著這些問題,《聯商網》近日對中百倉儲常青店進行了實地探訪。
加快數字化轉型標桿店孵化進程
中百倉儲常青路店于2008年9月底開業,門店所處位置交通便利,周邊3公里覆蓋有常青花園等6個大型社區和1所大學,經營環境良好,然而作為傳統的大賣場,其業績增長也遭遇了瓶頸,亟待調整,以便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019年初,基于中百集團與多點Dmall 的合作探索與積累,常青路店開啟了數字化改造之路。歷時4個月后,2019年7月26日,中百倉儲常青路店重裝開業,成為了中百倉儲與多點Dmall在武漢打造的首家數字化標桿店,也是全新一代藍標店。目前,常青店的數字化改造經驗已經輸出到了中百倉儲的26家門店中。
如今,隨著武漢經濟恢復往日的繁榮,中百的客流量也恢復了正常,可以看到,經過整體數字化改造后的常青店,相比改造前,無論是視覺、體驗還是業績,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除了上線了多點自助購、自由購之外,該店還增加了智能購物車設備。
據中百倉儲常青店店長介紹,去年7月常青店改造之后,超市經營面積約為4300平方米,動線重新做了規劃,布局更加合理,整體風格注重清新簡約,商品品類進行了精選,SUK數精簡到1.7萬個左右,包裝生鮮商品比重增加,重點導入了一些網紅品牌,同時還增加了母嬰室、掃臉存包柜等。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武漢的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常青店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尤為注重,店內設置有進口水產品區,其商品均經過核酸檢測后上架,讓消費者買的放心。
數字化升級后,常青店的線上業務增長迅速,特別是疫情期間,到家業務訂單量翻倍增長,常青店保障了常青花園2個社區、1所大學、近2萬居民的日常生活供應,消費者在多點APP選購下單后,由中百集中配送至社區提貨點,中百多點創新的社區團購模式經受住了疫情大考。
中百倉儲新業務事業部總經理何飛表示,未來中百與多點Dmall將在更多門店嘗試相關的創新項目,推進與多點更深層次合作。
加速多點Dmall零售聯合云落地
“疫情雖然對既定計劃有所影響,但此次疫情中百多點全力聯手抗疫保供,線上訂單超過100萬單。在疫后經濟復蘇時期,數字化在中百集團層面被更加重視,加速了中百數字化變革之路�!�
何飛透露,除智能購、到家業務、中百精選、預付卡等基礎業務之外,早在疫情發生之前中百就已經與多點制定實施了Dmall OS和供應鏈PCD合作行動計劃。
今年雙十一,中百與多點Dmall還定下了沖刺28萬到家訂單的目標。
截止到11月1日,武漢中百多點APP累計下單用戶突破400萬,到家業務GMV同比去年增長29.6%,智能購業務GMV同比去年增長59.3%,多點整體業務GMV同比去年增長48.6%,多點整體業務銷售額占比超11%。
多點Dmall商戶服務部負責人張鵬表示:“這次雙11是疫后武漢經濟復蘇的第一個商超雙11,多點商戶服務部、履約部、運營部將全力支持中百超額完成28萬目標單量,借雙11助推中百第四季度經營業績增長。”
第一代商超做的是信息化,現在商超探索的則是第二步數字化,而多點跟中百正在探索第三步智能化。張鵬同時表示,多點還與中百在城市履約分布式中心方面進行合作,正在談武漢三環內覆蓋的項目。
近日,多點完成28億元C輪融資,其中有10億元將投向研發,用于零售聯合云的持續迭代,用戶體驗的持續改善以及零售領域的智能物聯等新業務之中。
而未來三年,中百與多點也將加深數字化合作,預計2021-2023年中百全渠道數字化會員及GMV年均增速超過60%。據了解,雙方將在鞏固優化現有業務的同時,加快創新項目建設,包括社區拼團、智慧菜場、品牌派樣機、智能收銀3.0項目等。
此外,多點零售聯合云Dmall OS模塊化系統將全面向中百輸出,陸續上線采銷平臺、供應鏈管理系統、數字化貨架管理系統等,實現全面數字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