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在线视频_正在播放91_精品视频999_成人国产精品视频_wwwjizz欧美_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用戶登錄

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小縣城里的線上生活:70歲阿婆拍短視頻

來源: 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 許蕓 2021-02-18 16:05

無論身處何地,互聯網終將把所有人一網打盡。

萬物互聯風潮借助智能手機、移動網絡的興盛,從繁華的一二線城市蔓延至廣袤的下沉市場,大大小小的縣城村落都已成為互聯網企業(yè)的必爭之地。

衣、食、住、行、娛樂……小城居民的生活從未像當前這樣高度與互聯網掛鉤。他們借助互聯網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并試圖借此收獲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1、走,拍短視頻去!

“走,拍短視頻去!”

這被“00后”劉曼形容為“家族里召喚親朋好友的新‘咒語’”。在2020年之前,這句“咒語”是“走,打麻將去!”

劉曼是快手5年的重度用戶,在個人生活號之外,她和幾個朋友還一起運營一個賬號,主要發(fā)布大家的原創(chuàng)短視頻。在劉曼的家鄉(xiāng)——貴州東北部縣城德江縣,她的父母、幾個姑姑以及70歲的姑婆都是抖音的重度用戶,在她們的影響下,劉曼重新玩起了抖音。

“這些中老年人,每天不是在刷抖音,就是在去拍抖音的路上。”劉曼對「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說道。

在德江縣里,這樣的重度用戶不在少數。下沉市場熟人社交的特性,足以讓一款互聯網產品快速借助手機和移動網絡的普及,從個體輻射到家庭、村鎮(zhèn)、縣城,并形成風潮。

最早是微信,當縣城中老年人們認識到微信語音、視頻通話不僅方便,還免收話費時,微信很快成為他們手機上的必備軟件。紅白喜事要通知親朋好友,以前要挨家挨戶登門通知或挨個打電話,現在他們已經能很熟練地使用群發(fā)功能;親人群、好友群、家族群、同村群……各種社群將被城鎮(zhèn)化割裂的鄉(xiāng)村再度聯接在一起。

如今,抖音和快手也來爭奪中老年用戶這個“新流量池”。據QusetMobile 2020年10月發(fā)布的數據,抖音、快手46歲及以上用戶占比分別為12.2%、10.6%。

相比一二線城市,下沉市場人群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可供消遣,春節(jié)時,大家都閑下來了,更是短視頻的高產時刻,在微信里叫一聲,同好們便接連出動,家里、院子里、公園里、山上……都可以是短視頻愛好者們的天然拍攝場地。

不過,同樣是拍短視頻,縣城的中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也有“壁壘”:年輕人更樂意在短視頻APP上展示自己的潮流一面,即便是原創(chuàng)短視頻,也要拍得好看、精致;而中老年人的賬號里,不僅有洗衣、做飯、做農活、照顧孫輩的家長里短,也有在年輕人看來“有些土”的視頻模仿秀,山歌模仿、廣場舞也都是他們熱衷發(fā)布的內容。

這樣的壁壘之下,在中老年人的“土味”視頻模仿秀里,如果有年輕人配合表演,往往會被認為是家庭和睦的體現,評論區(qū)也會涌現一批夸該年輕人“好乖”的贊嘆。

“在他們玩抖音之前,我一直認為抖音是個潮流APP,從來不知道抖音上有這么多山歌。我甚至覺得我和他們玩的是兩個不同的抖音。”劉曼感嘆道。

“我們中老年人都玩抖音,年輕人都玩快手。”劉曼70歲的姑婆劉心一邊按自己的節(jié)奏跳舞一邊說道,對于年輕人拒絕和她們合拍視頻,她覺得很正常。

劉心玩抖音兩年多,最愛拍的是有懸浮特效的短視頻。視頻里,穿著不同服裝的她在云上、船上、水上等地方跳著動作類似的舞蹈。在抖音上,她有近3000名粉絲,在她周邊的人里,這是一個中等偏上的數目,每條視頻基本都有100個左右的贊,最高的一條,被贊了近2000次。

觀察下來,下沉市場的抖音其實更像是縣城中老年人的“視頻版QQ空間”或者“視頻版朋友圈”。

縣城的熟人社交特性在中老年人的抖音賬號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在評論區(qū)里聊家長里短。

在抖音里,也可以看到熟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平時沉默寡言的中年男性在抖音里大跳花鼓戲、扭秧歌、模仿豪邁的草原歌曲表演;以嚴厲著稱的教師被加上美妝濾鏡展現“嬌羞”一面;已經升級為奶奶的女性在短視頻里和同伴一起跳皮筋……

“他們平時很少看直播,對KOL也不感興趣,基本只拍短視頻和看短視頻,很講究互動,這其實類似于線下交往。我很多親戚剛開始玩的時候如果有人關注他們,他們一般都會回關,后來因為關注的陌生人太多刷不到熟人的視頻,才來問我怎么取消關注。一些點贊、評論比較少的粉絲,會被他們移除掉。”劉曼對「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表示。

《2020抖音數據報告》側面驗證了這一點。報告顯示,2020年,貴州人最愛拍抖音,還是點贊狂魔。

在現實生活中,見到很久不見的親戚朋友,這些重度用戶會問對方抖音賬號是多少,就如同曾經的“90后”問朋友“QQ號多少”一樣。遇到不玩抖音的人,他們則會勸對方一起加入。

“大家都在玩兒,你不玩兒的話和別人就沒有共同話題了。”54歲的王榮說道。

曾經,王榮是智能手機的“抵制者”,女兒給她買了一個兩千多元的智能手機,反而被她訓了一通。

“我媽是一個特別封閉的人,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總說‘不會用、沒必要’。后來她發(fā)現微信語音、視頻通話更方便,才算是慢慢接受了智能手機,但我發(fā)現她玩抖音后,自己去換了一個更貴的手機,因為常跟她一起拍視頻的阿姨用的就是那款,拍照更好看。”王榮的女兒徐真說道。

人人都有表達欲,但縣城中老年人群里,有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甚至不識字的人,這極大地限制了他們的表達空間,相較于文字而言,短視頻降低了創(chuàng)作表達的門檻,顯然是更適合他們表達自我的一種工具。

“他們其實很渴望和年輕人交流,短視頻在他們看來是一個時髦的東西,好玩兒,也能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而且中老年人的娛樂項目確實很少,現在有點自己的相對健康的娛樂愛好,開開心心地拍點短視頻,看看世界,而不是整天圍著麻將桌或者繞著家庭打轉找茬吵架,我覺得挺好。”劉曼笑著說。

2、智能家居與直播電商的崛起

“打開火鍋功能,打開火鍋功能,打開火鍋功能……”

正月初三,親戚朋友聚到田清家拜年吃火鍋,田清興奮地為大家展示新買的AI語音控制的智能電暖爐,但連發(fā)多句口令后電暖爐毫無動靜,場面略顯尷尬,大家議論紛紛。

“電暖爐的電源沒插啊!”女兒的一句話打破了僵局,也將田清從尷尬中解救出來。插上電源后,電暖爐終于在田清的“指揮”下運行起來。

興致不減的田清又依次給親戚朋友展示了自家的智能晾衣架、智能馬桶、掃地機器人、智能按摩椅……

圖 / 田清家的智能家居

“雖然我已經五十多歲了,但我肯定是周圍人里最能跟上科技發(fā)展的人,很多年輕人都不如我。”田清說。他在德江縣里算是一個“時髦”的老年人,對一些流行的新潮科技都能玩得上手。

“現在智能家居在縣城里還是挺新穎的,有人來買家電,我們也會重點宣揚智能化概念,只要和智能掛鉤,不管智能化的部分有沒有必要,就更好賣,也能賣上價。”家電銷售員王琴琴對「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表示。

田清對智能家居的了解,來自電商平臺,他的智能馬桶也購于線上。一開始,他接觸線上購物是女兒在淘寶給他買衣服,讓他自己挑選喜歡的樣式,后來,他自己能熟練地在電商平臺購物,淘寶、拼多多、京東乃至抖音、快手的直播賣貨,都成了他購物的渠道。

伴隨短視頻平臺在下沉市場的興起,直播電商也被越來越多曾經拒絕網購的中老年人所接受。

56歲的徐華,住在離縣城1個小時車程的村里,這是快遞網點尚未觸達的領域。這一年里,他的服飾鞋襪基本都是在直播電商購買,覺得綁定銀行卡不安全的他選擇貨到付款的方式進行結算,通過微信將貨款支付給快遞員,再讓縣城的親戚代收快遞,等攢夠一定數量的快遞后,他再到縣城取回貨品。

46歲的楊秀玲,睡前幾個小時基本在快手商家的直播賣貨中度過。她不僅要給自己和丈夫買服裝,看到價廉物美的服裝還要截圖發(fā)到好姐妹的微信群,有人要,她就趕緊幫忙下單搶到手。

“我們中年人服飾潮流變化沒有年輕人那么大,快手上幾十塊錢的服裝質量也很好,搶到就是賺到。”楊秀玲說。

原本務農為生的楊秀玲,在土地被征收后,也開始在電商平臺購買特產水果、大蒜、花椒等農產品,“網上很多東西賣得都比實體店便宜,雖然偶爾會踩雷,但是普遍質量還可以。”

在移動互聯網和電商的滲透之下,縣城年輕人乃至部分中老年人的購物方式也已變得和城市人沒有什么不同。改變不光發(fā)生在個人身上,縣城的商業(yè)也在隨之改變。

“實體店特別是服裝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幾年前,柳昭在縣城地下商場銷售年輕人的服飾,當時,地下商場算是小城年輕人的時尚中心,但后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電商平臺購買服飾,一些撐不下去的同行轉行離場,包括柳昭在內的一部分人轉為售賣中老年服飾。

在“00后”趙佳佳看來,并不是年輕人不在實體店買服裝了,而是現在實體店適合她這個年紀的潮流服裝太少且價格都太貴了,“年輕人買不起啊!”

“除了安踏、Adidas、耐克這些體育品牌專賣店,一些所謂的品牌時裝專賣店更多地都是賣適合上班族、中年人的服裝,僅存的幾家賣年輕人潮流服裝的非品牌店,淘寶上的同款要便宜得多。現在就是希望新商城快點修好,多點年輕人喜歡的品牌。”趙佳佳說。

華婉工作的服裝店所賣的款式比較年輕,她對「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直言,她和家人的服裝基本都在網上買,只有湊績效時才會在店里買幾件。

“我們店里服裝雖然質量還可以,但價格挺貴的,普通外套打完六七折還賣四五百,說是品牌,其實只是不在網上賣的雜牌而已,畢竟現在如果不說是品牌,完全賣不上價,顧客也完全可以到網上買。”華婉說。

對于華婉而言,服裝店銷售的職位只是“中轉站”,“我覺得非品牌服裝實體店早晚都要倒閉的,在這里上班只是因為縣城里我能干的工作太少了,要是有更好的職位,我肯定就走了。”

3、網約車不香嗎?

“回娘家沒之前難了。”

2020年,嫁到廣西東部昭平縣的羅念回了德江縣的娘家3次,而在此前近10年的時間里,因為交通不便,她回去的總次數也是3次。

農歷臘月二十五,羅念帶著孩子再度踏上了回娘家的路程,“老公沒時間,孩子吵著要見外婆,我自己也想回去看下親戚,就一個人帶著他們回去。”

雖然從地圖上的駕車方案來看,兩地相距不到800公里,但羅念回娘家頗為波折。早上8點,羅念一家就要從昭平縣城坐“黑車”出發(fā),到桂林火車站搭乘高鐵到貴陽,然后坐上城際網約車回德江縣,順利的話,9個小時能到家門口——這與地圖顯示的駕車時間相當。

不過,由于中途轉車和等待網約車接其他拼車的人耽誤了時間,羅念一家當天晚上近9點才到。但在羅念看來,相比以前,這已經非常快捷了。

畢竟,2020年春節(jié)時她一家自駕回娘家,途中也花了快12個小時。而2014年臘月,還沒掌握網上查詢路線和購票技能的羅念一家,坐了24個小時的車才回到娘家,并因沒提前買好火車票、沒趕上回縣城的大巴又碰上凝凍封路,在路上多花了3天。

和羅念一樣一度飽受交通之困的還有2010年到東北上大學的劉雪,她的寒暑假回家路線通常是坐火車到北京轉車回貴陽,再從貴陽坐大巴回縣城家里。

“我們縣是2013年開通了第一條高速公路,通往貴陽。在那之前,貴陽到縣里坐大巴得花8小時左右,班次還少,下午一點后就沒車了。”劉雪回憶道。

大學第一個寒假,劉雪就遭遇了“回家難”:原本應該上午8點多到貴陽的火車晚點了近3個小時,等劉雪出站打車到客運站時,早已沒有回縣里的汽車票。雪上加霜的是,次日因為低溫凝凍高速開始封路,劉雪在貴陽同學的宿舍里擠了一個星期才成功回家。

受地貌影響,貴州公路修建非常不容易,也進一步影響到了公共交通的建設,當地個人運營的所謂“私家車”(即“黑車”)十分盛行,但此前坐“黑車”差點被“甩客”和被語言騷擾的不愉快經歷,讓劉雪對此敬而遠之。

高速的開通、大巴班次的增加、網絡購票的興起,為出行提供了便利,但真正讓羅念和劉雪感受到了“說走就走”的自由的,還是這兩年城際網約車的普及。

在她們看來,城際網約車的優(yōu)勢在于:安全、方便快捷、車內環(huán)境好。

“城際網約車的價格與大巴相當,但比大巴快兩小時,還可直抵目的地。不過缺點就是沒車時需要等,或者司機要到處送人、接人耽誤時間,但我等得最久的一次也就兩個小時,算起來,還是比坐大巴方便。”劉雪對「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表示。

在短途出行上,劉雪也已經“拋棄”了出租車,成了網約車的忠實用戶。

劉雪的家在城區(qū)的最外環(huán),距縣城中心步行街不到6公里,但這條路剛建好幾年、住戶少,還沒有公交車通過,因此外出只能打車。

“縣城出租車到我家那條路有個‘潛規(guī)則’,就是一口價不打表,收實際車價的雙倍甚至更高的價錢,不接受就拒載。6公里左右的路程,平時我坐出租車回家要花30元,晚上10點過后和春節(jié)期間花過50元。最夸張的一次,我從社區(qū)打車回家取東西,車程3分鐘,司機收了我20元。”

最近兩年,滴滴在縣城的下沉程度不斷提升,接入平臺的車輛越來越多,劉雪如今也感受到了在城市時的便利:她在大年初二晚上從步行街坐滴滴快車回家,加上給司機的3元服務費,車費總計12元。

2012年成立的滴滴打車、快的打車等互聯網打車軟件,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高效、精準地對接了大眾出行需求,首先在城市掀起了出行方式變革,并帶動小型網約車平臺的崛起。隨著下沉市場成為互聯網巨頭們的“香餑餑”,下沉市場的出行生意也將隨之發(fā)生改變。

“縣城的出行格局,也是時候變一下了。”劉雪說。

4、找到新的出路

“厲害了,今年也沒有倒閉。”

作為土生土長的德江縣人,王宇一度認為,自己工作的本地外賣平臺會在下沉的美團、餓了么等巨頭沖擊下倒閉,但在巨頭們送優(yōu)惠券、免配送費的促銷下,每單必收4元配送費的小配送平臺還是活下來了。

“可能是因為我們對商家的抽成比較少,能拿到很多小商家的獨家合作,而這些小商家,往往才是喜歡點外賣的年輕人喜歡的味道、能接受的價位。”王宇對「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分析道。

圖 / 「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圖庫 攝 / 許蕓

和王宇相反,吳興原本以為自己所在的本地社區(qū)團購平臺能夠長久地活下去,但沒想到,還沒到春節(jié),平臺就倒下了。

“這個平臺在2018年就成立了,2020年因為疫情大家沒法出門買菜,來平臺買菜的人挺多的,火了一把,還擴招了一輪,我就是那時候加入做社群運營的。現在都說社區(qū)團購是風口,但巨頭還沒來呢,我們就挺不住了。不過我已經有相關工作經驗了,去別的類型的互聯網平臺找工作也不難。”吳興說。

“不是他們不努力,主要還是縣城需求太少了,我在的微信群,一年了群成員也只增加到兩百多個,長期活躍的也就十幾個。”對于平臺的倒閉,老用戶車娜感到可惜,但也覺得在意料之中。

在她看來,縣城里雙職工家庭少,平時也不怎么加班,很多人家里還有老人,把逛超市、菜市場買菜當鍛煉身體。另外,縣城周邊種菜的人挺多,長期低價促銷平臺成本肯定大,而且平臺配送員都是自己招聘,人力成本也不小。“疫情管控嚴大家不能出門的時候平臺還能有些生意,但現在大家都正常出門購物,誰在網上買菜啊!”

但不管結果如何,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互聯網巨頭的下沉,下沉市場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也在嘗試更多的創(chuàng)業(yè)方向,被父輩評價為“沒田沒地沒學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像王宇這樣的年輕人,也有了更多的就業(yè)選擇。

“現在不外出打工也能養(yǎng)活自己了,還完債還存了一點錢,新的一年繼續(xù)努力。”王宇說。

這個26歲的年輕人已在社會上闖蕩了近10個年頭,他的下一步職業(yè)規(guī)劃是再送一年外賣,然后按揭買輛車做網約車司機,等駕駛經驗多了再去應聘城際網約車司機。“我看城際網約車的招聘廣告,底薪4500元或5000元起,另外還有提成什么的,在縣城里算是很不錯的工資了。”

已經做了幾個月城際網約車司機的張志華,則已經在規(guī)劃兩年后在縣城買房把在老家的妻兒接過來,“一定要給孩子好的教育環(huán)境,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羅念一邊做美容師,一邊在微信朋友圈賣廣西的茶油、蜂蜜、百香果等土特產,已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老客戶,每月也能有不少收入補貼家用。“等老公的生意再穩(wěn)定一點,再還一部分房貸、車貸,我就在全國多招點代理,把土特產的種類和規(guī)模再擴大一點。”

而劉曼的理想,在更遠的地方。春節(jié)過后,她打算和朋友到江蘇做抖音主播賣貨,她的小學同學在那里發(fā)展得挺好。“在縣城私立幼兒園做幼師月工資只有兩千塊,都不夠自己花。主播這條路肯定艱難,也不一定能走出來,但總得乘年輕出去闖蕩一下,不行再回來也不遲。”

在洶涌而來的互聯網浪潮里,他們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5、結語

互聯網企業(yè)得以下沉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是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深入。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為9.8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0.4%,較2020年3月提升5.9個百分點。

農村地區(qū)的互聯網普及率增速遠超城鎮(zhèn)地區(qū)。截至2020年12月,農村、城鎮(zhèn)地區(qū)互聯網普及率分別為55.9%、79.8%,較2020年3月分別提升9.7個、3.3個百分點;農村網民規(guī)模為3.09億,占網民整體的31.3%,較2020年3月增長5471萬,而城鎮(zhèn)網民規(guī)模同期增長3069萬。

下沉市場覆蓋我國近95%的土地,人口總規(guī)模近10億,占全國總人口的七成。拼多多、趣頭條、快手等互聯網企業(yè)得以借下沉市場的人口紅利快速崛起。

如今,下沉市場的互聯網普及率、商品與服務供給與一二線城市相比仍存較大差距,這也意味著下沉市場仍有大量機會可供挖掘。誰能搶占下沉市場,在互聯網人口紅利逐漸見頂的未來,無疑也能拿到更多的生存籌碼。

*注: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本文為聯商網經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授權轉載,版權歸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所有,不代表聯商網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你可能會喜歡: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 欧美电影一区 | 精品久久国产 | 成人看片免费网站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69毛片高清亚洲 |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99 |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 久久国产美女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男人天堂2023 | 欧美日韩精品区 |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成人免费共享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国产黄色av | 国产成人午夜 | 四虎小视频 | 中文在线一区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成人 |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草比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 一级a毛片 | 国产精品69久久久久水密桃 | 免费看的毛片 | 东京久久久 | 亚洲一区久久 | 一区二区福利 | av看片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欧美精品自拍 | 国产91麻豆视频 | 黄色免费观看 | 91福利网址 | 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日本高清 | 亚洲男人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