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ws:LV和Fendi關閉香港時代廣場店 Fila再登米蘭時裝周
【in時尚潮流~新穎的時尚信息】
1.2020年時尚和美容類企業申請榜單 L ‘Oréal位居第一
總部位于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 的最新報告顯示,盡管2020年爆發了疫情,但全球各地的時尚和美容企業仍在積極開展商標申請工作。在時尚和美容類企業中,2020年表現最突出的是日本的 Shiseido(資生堂集團),在總排名中躍升了5位至第三名,商標申請數量從一年前的70份大幅增至130份。在2019年的榜單中,L ‘Oréal(歐萊雅集團)在WIPO統計的所有企業中位居第一,共提交了193份商標申請。在2020年的最新排名中,L ‘Oréal 下滑至了總排名的第五名,提交的商標申請總數比2019年減少了78份至115份。Louis Vuitton Malletier(路易威登)提交了23份申請;Richemont International S.A.(歷峰集團)提交了17份;Moncler S.P.A(盟可睞)提交了16份;Hermès International(愛馬仕)申請16份;Chanel Sarl (香奈兒)15份。
2.00后不愿從眾 在時尚潮起與浪尖上離場
00后已經進入了二字頭的年齡,即將步入社會的他們有著很強的時尚消費需求急需滿足。不過,當下奢侈品牌在中國的一系列策略或能在千禧一代身上奏效,卻可能在意識形態、文化價值和時尚消費習慣等方面截然不同的 00 后一輩上敗下陣來。運動休閑風可能是一塊打入年輕人世界的敲門磚,絕不是萬能鑰匙。以 Louis Vuitton 為首的街潮風向,還有以Balenciaga 為代表的 “土酷” 形象,在勢頭上扶搖直上,然而大風過后,未必能收獲消費者長久的好感。獨特的風格和執著的理念才能成就設計,而隨波逐流的商業產物最終只能稱為產品。與千禧一代不同,眾多Z世代(尤其是 00 后)消費者,并不是KOL與明星代言的狂熱粉絲,漂亮的點評贊數據對他們來說反而是 “避雷” 的方向標。這是營銷難點:他們樂于制造潮流,但不愿從眾,所以往往在潮起與浪尖上離場。00 后并不是一味標新立異的新新人類,中國的年輕一代也尤其樂于擁抱傳統。
3.線上秀時代讓高級時尚正變得觸手可及
在數字時代中,高級時尚正變得觸手可及,它的階級性和可望不可及的高度在逐漸瓦解。但也正因如此,線上秀相較以往,被放大了數倍于成千上萬的觀眾面前——他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評論者,對系列服裝、創意靈感、視頻拍攝手法、取景地甚至模特的表演進行評價。從 Dior、Prada 到 Gucci,再到 Hermès,奢侈品頭部品牌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著全數字化的時裝秀也完全可以變得更具新鮮感且更加深入人心,同時也讓討論已久的時尚民主化開始被更廣泛地實踐起來。數字時裝秀打破了時間、地域和職業領域的界限,讓每一個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愛好者都可以參與其中,每個人都可以坐“頭排”,都可以享受獨家視角,抑或像Prada那樣,成為與 Miuccia Prada 和 Raf Simons 展開對話的“幸運兒”,參與到 Prada 全渠道的文化社群中。
4.Richard Mille 取代Hublot成為法拉利新合作伙伴
瑞士豪華腕表制造商 Richard Mille(理查德·米爾)最近與意大利豪華汽車品牌 Ferrari(法拉利)簽署了一項多年合作協議。據悉,2021年法拉利與此前合作9年的腕表合作伙伴 Hublot(宇舶表)合同到期。由此,Richard Mille 成為法拉利的全新合作伙伴。作為協議的一部分,Richard Mille 將在未來幾年里開發一系列全新的聯名品牌腕表。
據悉,Richard Mille 已經贊助了兩支法拉利的客戶車隊——Haas和Alfa Romeo。Richard Mille的logo將出現在法拉利一級方程式賽車(Ferrari Formula One car)、賽車服、隊服和車手頭盔上。
5.增強現實體被美妝零售店鋪廣泛使用
日益增長的健康問題也在重構未來消費者實體購物體驗,人們拒絕公共試用產品,品牌也張開懷抱吸納新興的數字技術,完善虛擬試妝服務體驗,重建“無接觸式”的消費者交互空間。結合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全息技術、高級 3D 建模和交互式產品配置器等新興科技,絲芙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Martin Brok 在 WWD 采訪中說,“數字技術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增強店內體驗,要么消除消費者旅程中的所有摩擦點,要么增加豐富、有趣的體驗,讓產品和服務變得生動。”歐萊雅在多數商店內部署了二維碼業務,Rochet 稱,在 2020 年 6 月至 12 月期間,消費者僅在歐洲就完成了 100 多萬次掃描。美國美容零售巨頭 Ulta 在 2020 年 5 月就推出了美容和護膚顧問可以通過視頻電話為客戶演示妝容的服務,在與顧客視頻聊天的過程中,就完成虛擬試妝體驗,顧客也可以即時的看到自己試用產品的樣子。
【in零售電商~貼身的消費信息】
1.Chanel 因門店裝修設計涉嫌侵權而被卷入法律糾紛
溫哥華設計工作室 Molo Design 稱,法國奢侈品牌 Chanel (香奈兒)訂購了其設計產品的樣品,之后模仿了這款受專利保護的設計來裝飾其品牌的門店。這些設計復雜、形似手風琴的紙質隔斷出現在全球各地的 Chanel(香奈兒)精品店里,品牌因此受到了專利侵權訴訟。引發糾紛的這款設計名為“softwall + softblock”。Molo介紹說,這是一款“屢獲殊榮的靈活空間隔斷”,“包括 Dior、Louis Vuitton 和 Hermès 等奢侈品牌……都購買了這款產品”,“Bottega Veneta、Le Bon Marche、Nike、Estee Lauder、Levi Strauss 和 NASA等公司也將它用于世界各地的零售、展廳、商業空間、辦公室和展覽空間”。
2.Coach再推彩妝系列 聯名絲芙蘭
美國輕奢品牌Coach與LVMH旗下美妝連鎖零售品牌絲芙蘭合作推出限量版彩妝系列。此次聯名融入了Coach非官方吉祥物Rexy、Sharky和Uni的造型進行設計。首批上市七種產品,包括眼影、唇彩、指甲油、眼罩、調色板和化妝刷,售價在16美元(約合人民幣116.31元)到68美元(約合人民幣439.38元)不等。有多個媒體報道稱新品將在美國時間3月2日上線絲芙蘭。不過記者注意到,在2月底,已有不少國內消費者在國內絲芙蘭已經搶先購入新款聯名。
3.安踏旗下意大利百年時尚運動品牌Fila再登米蘭時裝周
為紀念 2021 年 Fila 110 周年這個極具代表性的品牌里程碑,Fila 與英國最知名時裝總監、《The Perfect Magazine》雜志創始人 Katie Grand 展開特別合作, 發布 2021 年秋冬“傳奇前行”系列。該系列聚焦于網球、有氧運動、賽車、水上運動、滑雪、籃球、高爾夫等多個主題,將收藏于意大利 Biella 小鎮 Fila 檔案館的經典設計以現代化的造型語言重新詮釋,打造具有當代精神的高級運動時裝。Fila 時尚運動代言人黃景瑜也穿上 Katie Grand 的搭配首次走上米蘭時裝周秀場,親身演繹百年 Fila 的經典優雅型格。
4.路易威登和芬迪與九龍倉置業談判破裂 關閉香港時代廣場的門店
LVMH 集團關閉了位于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的兩家精品店,分別是旗下品牌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和 Fendi(芬迪)的門店。香港《南華早報》報道,Louis Vuitton 和 Fendi 品牌的發言人證實了關閉門店的消息。Louis Vuitton 的發言人表示,時代廣場門店的所有員工已被調往該品牌在香港的其他門店。幾個月前,LVMH 集團與這兩家門店的運營商九龍倉置業(Wharf Real Est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發生了租金糾紛。Louis Vuitton 一直在與九龍倉談判,希望降低其位于時代廣場購物中心二樓的門店租金。這處門店占地約929平方米,租金為每月500萬港元(約合448萬元人民幣)。
5.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郵寄送達”首月郵件超1.6萬件
為應對“井噴”需求,解決提貨排隊時間長、隨身攜帶不便等問題。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2月2日聯合發布公告,增加“郵寄送達”和“返島提取”兩種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提貨方式。從中國郵政集團海南省分公司獲悉,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郵寄送達”服務啟動首月,海南省郵政快遞業共收寄離島免稅購物“郵寄送達”郵件16246件
【in中國要聞~關心的全國大小事】
1.中國專利申請量2020年提交了68720份專利申請
據日經新聞今日報道,中國專利申請量連續兩年超過美國。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數據,去年中國的申請者提交了68720份專利申請,比2019年增長了16%;全球領先的電信設備制造商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連續第四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專利申請公司。
2.頂奢品牌的中國顧客平均年齡全世界最小
頂級奢侈品牌的中國顧客平均年齡在全世界范圍內是最小,與之前的奢侈品消費者們相比,Z 世代,特別是 00 后消費者,進入這個市場時的年紀更輕,節奏更快。互聯網是他們成長、生活的一部分,但也因為充盈的信息更易感到疲勞。中國的年輕一代在尋求個性的同時,會以辯證的目光看待潮流和炫耀性消費,可以說,他們更早接觸消費文化,有著更成熟的時尚和消費觀。奢侈品牌不僅要進行深入的消費者洞察,更要及時、迅速地行動。他們需要意識到,中國 00 后市場的壯大和成熟的速度遠比想象中快,現在已經不是時間充沛準備階段,甚至可能是亡羊補牢,但雖猶未晚。
3.報告顯示2020年卸妝產品市場規模創新高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美麗修行發布的《2021卸妝趨勢白皮書》顯示,隨著彩妝習慣的快速滲透與護膚需求的精細化升級,卸妝產品市場持續擴容,2020年線上卸妝品類消費規模與人數創新高,“卸妝養膚”正成為市場新風向,有效護膚成分更濃醇的油、膏類卸妝產品份額持續擴大,逐漸瓦解曾經以卸妝水為主流的市場格局。
4.香港1月奢侈品零售額大跌近32%
據最新數據顯示,香港今年1月的零售額同比大跌13.6%至326億港元,較去年12月的跌幅進一步擴大,遜于市場預期。按品類分,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31.7%,百貨公司下跌17.4%,服裝下跌20.4%,鞋履配飾減少35.1%,藥妝類產品表現最差,零售額同比大跌40.1%。
5.華為:今年至少3億臺設備使用鴻蒙
日前,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鴻蒙操作系統負責人王成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鴻蒙是面向IoT的操作系統,它的首要目標是用一套系統,彈性搭載在各種IoT設備上,實現系統的統一。華為今年搭載鴻蒙設備的目標,保守估計是3億臺。其中包括手機2億;Pad、手表、智慧屏、音箱等3000萬臺以上,以及合作伙伴設備等。
【in全球視野~即時的國際新視野】
1.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將繼續
美國白宮宣布支持此前的兩項標志性項目,其中一項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讓宇航員重返月球表面的“阿爾忒彌斯”計劃。這意味著該計劃將成為自阿波羅登月計劃以來,第一個在美國總統換屆后仍有資金支持的人類探索大型深空計劃。此前,美國曾多次嘗試將宇航員再次送往月球,但最終都沒有成功。
2.SpaceX計劃在德州建立新工廠 將用來制造星鏈衛星設備
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計劃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建造一座新工廠。根據招聘信息來看,該工廠大概率將用來制造星鏈衛星設備,包括用于連接衛星的天線、Wi-Fi路由器和天線安裝硬件等。此前馬斯克旗下另一家公司特斯拉也曾宣布將在德州建設工廠。
3.Twitter Spaces社交語音聊天功能搶先Clubhouse登陸安卓平臺
據報道,Twitter宣布向Android用戶開放其直播語音聊天室Twitter Spaces。在此之前,這項服務僅面向2020年12月開始參與封測的部分iOS用戶開放。Twitter表示,Android用戶目前還只能加入、參與聊天,不能創建自己的聊天室。這種快速反應模式也令Twitter領先于競爭對手Clubhouse率先進駐Android平臺。
4.美國六大公用事業公司宣布共建充電站
美國六大公用事業公司公布了一項計劃,在全美主要高速公路沿線增設更多電動汽車充電樁,迎合蓬勃發展的電動汽車市場需求。這六家公司包括美國電力、道明尼能源、杜克能源、安特吉公司、南方電力以及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新任美國總統將推動電動汽車發展作為頭等大事,并承諾新建55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
5.沃爾沃宣布2025年實現全面電氣化
沃爾沃汽車日前宣布,將在2025年實現全面電氣化,屆時公司旗下純電車型占比將達到50%,其余為混動車型;2030年成為純電豪華車企;2040年力求成為氣候零負荷標桿企業;所有純電車型將只在線上進行銷售。去年,沃爾沃旗艦90車系已經實現全面電氣化。
【in金融資本~熱潮上的致富邏輯】
1.日本雅虎與LINE完成合并 日本最大IT企業誕生
軟銀集團旗下的雅虎日本和Line公司自3月1日起正式實施經營合并,新公司名為Z Holdings。新公司擁有約2.3萬名員工,用戶總數約為1億,一舉成為日本最大的IT企業。Z Holdings還將提供廣告、電商、金融等依托于網絡的服務,計劃到2023年財年實現銷售額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00億元)的目標。
2.軟銀成日本東證股指最大權重股,終結豐田近13年統治
據彭博社報道,軟銀集團已經取代豐田汽車,成為日本東證股價指數最大權重股,終結了豐田近13年來的第一大權重股地位。
3.王傳福談巴菲特投資比亞迪:股價6塊時買的,目前已漲200多元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談及巴菲特投資比亞迪一事,稱他在比亞迪股價6元時投資了10%,一直沒有賣出。截至當日收盤,比亞迪股價超過209元。截至目前已漲200多元,巴菲特12年時間賺近30倍。疫情期間,巴菲特還戴了比亞迪生產的口罩給比亞迪做宣傳,王傳福還表示自己也經常去巴菲特的聚會。
4.Uber分拆旗下機器人配送部門
Uber將把旗下送餐服務公司Postmates的快遞機器人部門Postmates X分拆成一家獨立的公司。據悉,新公司名為“ServeRobotics”,將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為Uber客戶配送食品、雜貨和其他物品。Uber此舉旨在縮小業務范圍,并實現盈利。
5.Abercrombie & Fitch Co. 宣布正在考慮進行品牌收購
Abercrombie & Fitch Co. 公司現金充足,并在 2020 年受到疫情影響的艱難時期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公司公布第四季度凈利潤為 8240 萬美元,數字銷售增長 34% 至 6.39 億美元,加上嚴格的費用控制,幫助提升了業務。該公司在分析師電話會上表示,核心品牌—— A&F、Hollister、Gilly Hicks 和 Abercrombie Kids ——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但加入新品牌“可能是一種額外的催化劑”。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