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東坡王剛:別人頭上都有大山,只有中餐是永遠的藍海
在第六屆中國餐飲創新大會上,多位中餐領域的領軍人物登臺分享,紛紛傳遞出了對中餐的強烈信心和清晰的發展思路。
在現場上千餐飲人互相交流的熱烈氣氛當中,眉州東坡創始人王剛甚至一時沖動,提前透露了本來在低調進行的融資計劃。
眉州東坡具體如何與資本牽手?王剛又為中餐發展壯大描繪了怎樣的藍圖?內參君將詳細道來。
大會氣氛太熱烈,
眉州東坡融資上市計劃提前“官宣”
在第六屆中國餐飲創新大會的年度對談環節,眉州東坡創始人王剛和勺子課堂創始人宋宣,針對中餐“標準化”和“好味道”能否和解的話題,展開了引人入勝的討論。
“別人的頭上都有大山,只有我們中餐,是永遠的藍海!”王剛分享到興奮之處,吐露了旗下的食品公司“王家渡”的巨額融資計劃,這個消息隨即被媒體捕捉到并傳遞出來。大會結束后,王剛索性正式官宣了融資消息。
王家渡食品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從事川味食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食品企業,主打產品有中式低溫肉制品“低溫午餐肉腸”、“低溫川味香腸”,高品質復合調味料,以及預制菜肴等系列產品。
據內餐君了解,“王家渡食品“已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由復星星元領投、番茄資本跟投。目前王家渡食品餐飲及零售業務對整體銷售額貢獻分別達到6:4, 并與巴奴毛肚火鍋、樂凱撒、比格比薩、真功夫、和府撈面等餐飲企業達成合作。
除此之外,對于餐飲人苦惱已久的一些中餐發展難題,王剛憑借在多年的實踐,分享了自己的方法論。
對談
“餐飲其實是一個高科技行業,中餐標準化是必須的�!�
宋宣:消費升級,對于各具特色的“匠心”提出了新要求,但是餐飲運營成本越來越高,又需要用標準化來控成本,這是不是一個矛盾?
王剛:處理得好就不是問題,處理不好就是個問題。中國餐飲接近5萬億,營收超過百億的企業屈指可數,依然是大行業小企業,核心問題是管理落后,效率低。
餐飲其實是一個高科技行業。肯德基的背后就是科技、人機合一、數字化、智能化。
中餐標準化也是必須的。不管是黑鉆、米其林,媽媽的味道,要成為商品就必須傳承,必須實現品質一致化。即使是米其林餐廳也必須標準化,不然今天做的菜和明天的菜就不一樣,帶給消費者的體驗也不一樣。標準化是保護美味的一個手段。
宋宣:眉州東坡背后也有強大的供應鏈系統,在您看來,后端供應鏈市場會呈現怎樣的趨勢?
王剛:中國餐飲和肯德基、星巴克等世界品牌的區別,在于供應鏈。供應鏈要標準化,包括食材、口味、流程的標準化。
十多年前討論中餐,一聽到標準化,就覺得不好吃。餐飲食品既要做出媽媽的味道、大廚的味道,還要符合食品衛生標準。
比如四川香腸,我們用了三年的時間,將西方工業化的標準,與中餐大廚人機合一。以前是作坊式生產,臘月生產,經過十幾天發酵而成�,F在我們模擬出臘月間的溫度和濕度,把經驗工業化。
除了技術標準化,還要流程標準化。味道好,還要穩定,一年四季可以生產,這才是極致的體驗和效益。
我們將西方最流行的常溫午餐肉,做成了國內首款低溫工藝熟制的午餐肉腸,去年銷售上億。相較于傳統常溫、冷凍肉制品,做到了零香精、零色素添加。
疫情危機下靠半成品突圍,企業發展反而提速3-5年。
宋宣:疫情期間,眉州東坡推出了東坡菜站,半成品的銷售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標準化、供應鏈,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助力眉州東坡的發展?
王剛:以堂食為主的餐飲受到嚴重的影響,我們當時一個月損失上億,現在活著就是巨大的成就。
疫情期間,眉州東坡的一個理念是,非常時期以公益為主。眉州東坡主動為全國26家醫院、94個抗疫組織,免費提供了4萬份眉州東坡食盒,捐贈60萬其他方便食品。復工后沒想到這些單位的訂單也給了我們,我們感動了這些單位,也收獲了感動。
賣菜只是其中一個抓手。我不能賣一般的蔬菜,要做出差異化。半成品是餐飲與超市的配對,這才能體現餐飲人的價值。
疫情之前,眉州東坡也是孤島,農業采購、兩個食品加工部門,并沒有協同。疫情錘煉了我們的隊伍,正好把自有的生態鏈全部打通,因此得以飛速發展,提前進行未來3-5年的規劃。
“之前餐飲只是做菜、做企業,現在一定要上升到做事業、做產業�!�
宋宣:好的產品往往物美價廉,這是基本的商業邏輯。
王剛:我們一直在學習華為。民族品牌華為物美價廉,成為所在行業的全球領先者。為什么華為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第一是技術革新,第二是管理效率高。華為掌握了市場經營和商業背后的邏輯,堅持不懈地把它做下來。
餐飲人首先要改變的是認知,一定要意識到餐飲是高科技行業。既要顧客的極致體驗,也要極致的運營效率,最后形成持續發展的產業。
宋宣:今天大量資本非常希望投出優秀的餐飲品牌,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思考?
王剛:在消費升級的未來,我們餐飲業務要向高品質、可持續發展轉型,持續為顧客創造更多價值。資本看的更多是未來,比如像海底撈,這是公開的數據,他疫情期間虧損了10個億左右,但是股價一路高歌猛進。
之前,餐飲只是做菜、做企業,現在一定要上升到做事業、做產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改變“大行業小企業”的現狀。
宋宣:2021年,大家逐漸摘取了口罩,生意越來越好,我們該如何看待今天的市場?
王剛:我們選擇了世界上最大的生意,就是吃的這個行業。其次,我們這個行業整體水平上升空間巨大,值得每一個餐飲人為之努力。
別人頭上都有大山,只有中餐是永遠的藍海!要用好一次危機,就要順勢而為。這是一個大金礦,通過交流學習,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步,我相信我們餐飲人的明天會更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