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生意不錯的娃哈哈奶茶,我勸你別去碰?
【商業街探案】在5月14日發布的《臥底娃哈哈奶茶店:9小時賣出300單,店長吃不上飯還被外賣小哥罵》中,講述了編輯臥底打工的經歷,該文發出后獲得了幾十萬的閱讀,讀者們的反饋也是相當熱烈,紛紛表示我們在寫軟文。
不過其實關于娃哈哈奶茶的稿件我們總共寫了兩篇,今天這篇才是重點。我們想告訴大家的是,即便看起來生意不錯的茶飲店,也不代表能賺錢。而對于娃哈哈奶茶,我們可以明確地說“不推薦加盟”。
初始投資60萬,3年半回本?
相對整個奶茶加盟投資的行情看,投資娃哈哈的資金門檻不算低,但并不夸張,應該說是行業內比較正常的水平。
根據娃哈哈奶茶某招商經理的介紹,加盟費用為:技術培訓費跟運營成本費共13萬、整套制作奶茶設備包括收銀機系統跟供應鏈10萬、合同保證金2萬(可退),裝修由公司裝修隊統一裝修,費用在3000到3500元左右一平方,總籌備資金建議不低于60萬。
那么投入這60萬后,要多久才能回本呢?我們以臥底的那家奶茶店為模板算算賬:
首先是單量計算,探案編輯在周五臥底打工,晚上7點下班時,該店堂食170單+,因為下班時距離打烊還有一段時間,堂食超過200單也是有可能的。
同時,餓了么外賣大概80單+,美團外賣大概30單+,在周五這天外賣單量110單+,但根據兩大外賣平臺數據顯示,該店外賣月銷量共計2500單左右,平均到每天的外賣銷量應該不到100單,說明臥底打工的周五屬于銷量比較好的日子,這也正常,因為在餐飲業,周五、周六、周日的生意一般來說是要好于平時的,所以我們在盤點該店營收時,把日均堂食單量估算為200單左右,月單量按照30天計算為6000單左右,而外賣單量則根據外賣平臺數據,以月均2500單計算,那么我們再按照客單價20元(根據娃哈哈奶茶店的價格和奶茶業經營規律,實際客單價有可能略低),可以得出流水:堂食月流水120000元,外賣月流水50000元,總營業額共計170000元/月。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數據不可能100%準確,因此,以下的計算只能為讀者提供參考。
然后我們來核算一下實際運營成本。
奶茶店的毛利一般為65%左右,那么就65%的數據計算得出,堂食毛利為78000元左右,外賣毛利32500元,然后外賣還要從營收(50000元)中扣掉約20%左右的服務費,約10000元,那么月毛利應該在100500元左右。
看起來還不錯,但再扣掉運營成本呢?我們估算每月員工支出30000元、水電費5000元、進貨物流費3000元、損耗1500元、其他雜項1000元,共計40500元。扣掉這些運營開支后盈余60000元,當然這不包含高額的房租支出。
至于房租,該商場不同中介的報價差距比較大,從40元/平/天到65元/平/天都有,當然根據在商場的不同位置、面積 、價格也會有所差異, 所以我們也只能找到有公開報價的鋪子做個估算。
相關租房平臺數據顯示,同商場某店鋪招租,面積為38平米,價格為40元/平/天,月租金為45600萬元。那么60000元減掉45600元后就是14500元。
那么如果月凈利潤為15000元左右,收回約60萬初始投資,就需要40個月,也就是3年半左右,而根據奶茶店行業的一般規律,一家普通奶茶店的生存周期應該在3-5年,也就是說有極大可能在收回成本前就倒閉了。
我們再從逆向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如果在上海核心商圈投資60萬元開一家40平左右的娃哈哈奶茶店,想要在1.5年回本,必須保證月純利近34000元,同時滿足房租嚴格控制在36000元以內,但實際上很難兼得,因為人流量高的鋪子房租必然高,這是個永遠的矛盾體。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探案編輯臥底的奶茶店,連店長都要忙的吃不上飯了,因為在實際經營中,奶茶店要對員工有良好的培訓以便根據熱銷時間不斷優化工作流程,嚴格控制食材損耗,尤其是水果。
同時,一家小小的奶茶店也涉及不少員工管理、客服溝通、售后溝通和安撫外賣小哥催單情緒。只有在這些環節拼命提升效率,才能看到活下去并且盈利的可能性。
營銷不遺余力,但娃哈哈做奶茶的誠意需要拷問
應該說,娃哈哈奶茶的聲勢非常大。
在2020年7月,首家娃哈哈奶茶直營店在廣州正式開業。董事長宗慶后專門從杭州飛到廣州,親自為奶茶店打call,號稱這是第三次創業。在當時,娃哈哈提出來未來10年在全國布局1萬家茶飲店。
但我們也注意到,盡管娃哈哈對奶茶店在不遺余力的進行品牌背書,比如除了官方不斷造勢外,奶茶店的前臺上也會整整齊齊地擺上一排娃哈哈的主力產品AD鈣奶,同時,店內多款奶茶都是以AD鈣奶為原料支撐,整個店面的裝修也是“一眼娃哈哈”的風格,但娃哈哈并不是奶茶運營方的大股東。
天眼查數據顯示:娃哈哈奶茶店的運營方是廣州娃哈哈健康飲品有限公司,該公司有兩大股東,廣東冠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占股 75%,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占股 25%。娃哈哈官微在2020年5月15日曾經發布過一條消息,稱奶茶項目不是直營,而是授權給合作伙伴運營的。
事實上,娃哈哈近年來一直被品牌老化所困:其營收在2013年為782.8億元左右、2016年為529億元左右、2019年為464億元左右,等于說在布局奶茶業務時,營收對比6年前縮水了300多億。和高投入、高風險的新品研發、新業務拓展對比,把品牌授權給另外一家公司放加盟,似乎就是個低投入高回報的模式了。
娃哈哈的選擇實質上是授權給其他公司招加盟,這不免令人想到貼牌大王南極人,只做品牌運營、授權不生產,利潤是高了,但也帶來了價格體系混亂、品控等問題。
所以,從過往的經驗看,加盟娃哈哈奶茶至少在理論上存在三個坑:
1、 奶茶行業在今天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娃哈哈奶茶來的很晚了。
2、 加盟的結果很可能是給品牌方貢獻利潤,不是給自己貢獻利潤。
3、 品牌授權模式加大了加盟后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此外,加盟商還應該關注到一些小細節,比如投資娃哈哈奶茶的初始投資是否存在一些水分。
首先是娃哈哈奶茶品牌方的裝修費用,10萬元的店面升級改造價格不菲,按照北京的裝修標準最低1300元/平米,30-50平米的奶茶店加上門頭應該在5萬元-8萬元。
其次是10萬元的裝備采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某寶某東的廚房設備價格,或是到大型綜合市場詢問。
當然,從我們報道過的奶茶店加盟來看,品牌方提供的裝修或者設備價格偏高在行業內并不算個案,但對加盟商來說,能多爭取到一些初始投資費用的降低也是好的。
然后是技術培訓和后期運營的13萬元,這里的技術培訓成本是否太高,也需要加盟商在咨詢時針對具體細節多加留意和判斷。
最后,到今天,娃哈哈的開店數量可以說是一個謎,在去年7月開設首家直營店時,有報道稱當時娃哈哈已經通過加盟的形式開了400多家店,而根據娃哈哈在奶茶在小紅書披露的數據,到2021年1月7日,門店總數達到250+。不過不論哪個數據,都可以說距離10年1萬家的目標相差比較遠。
在當代餐飲市場中,奶茶飲品類的投資日益火爆,即便對于日前相繼爆出的奶茶加盟7億騙局,明星代言的入坑等新聞,依然有不少人想要入行。
對此,我們希望老板們對開茶飲店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茶飲店要賺錢,比你想的難10倍,而娃哈哈在這個市場上,并不具備競爭力。
創業不易,陷阱遍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