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貨直播間,明星大撤退
來源/吳懟懟
作者/耳東陳
去年618,超過300位明星進入電商直播間帶貨,一時之間,「明星帶貨成新風口」的言論不絕于耳。
但好景不長,明星直播坑位費過高、帶貨能力不足的事實接二連三出來后,品牌方撐不住了。
除了少數做出成績的明星如劉濤等持續輸出外,多的人都一輪游后離開了直播間。
到了今年618,雖然一些明星還在進直播間,但去年那種盛況,一去不復返了。
前不久,郝蕾上《十三邀》時說,她很感謝直播這個行業,讓那些只想賺錢的演員不用再繞一個大圈子了。
事實證明,此言差矣。
因為,演員要專業素養,帶貨直播也要專業能力。
01
主播的自我修養
想做一個帶貨的主播并不容易。
單從直播間表現來說,合格的主播對直播的節奏要有把控力。
除了按照開播之前定好的選品次序依次講解,突發狀況怎么應對,跟現場工作人員如何高效配合,以及如何看彈幕來隨機應變,都是主播的基本修養。
直播過程中,氛圍不能太松,否則粉絲會失去耐心,節奏也不能太緊,密集講貨消費者心理上會累。
總之,一味講選品容易顯得乏味,太愛閑聊又會讓消費者抓不住重點。
如何結合個人特點,摸清粉絲心態,以一種合適的方式去帶貨,需要長期實踐。
李佳琦的實踐期是2年。
2016年最開始在南昌直播,后來來到上海,直到2018年才徹底紅起來,這期間,他在嘴巴上涂口紅,被不懂這是干什么的男觀眾罵過「變態」,也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無人問津。
直到后來找準自己的特點和賽道,最終在2018年雙11和馬爸爸的帶貨PK中勝出,才徹底出圈。
李佳琦在直播間擦口紅不是獵奇,這是他之前做銷售的經驗。
來上海做直播之前,李佳琦是南昌歐萊雅專柜的BA,一些女孩子去商場選口紅,看到試用品被用的禿禿的頭,會覺得很不衛生,繼而失去擦在自己嘴上的想法。
李佳琦就把口紅涂到自己嘴上,用行動告訴女生們,「我一個男生涂口紅都會好看,你們涂起來肯定更好看」。
這種獨特的銷售方式,讓他很快成為銷售冠軍。
有成功的銷售經驗在先,做直播以后,李佳琦沿用以前的方式,將自己的受眾從柜臺上的一兩個女生,逐漸拓展成鏡頭外看不到的成千上萬個女生。
不管線上還是線下,他的工作性質一直是服務性的,換位思考消費者需要什么,是作為主播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時間久了,粉絲特性和受眾心理摸清楚了,不斷根據消費者需求改善自己的直播選品,進入李佳琦直播間的一切東西才都能賣得出去。
李佳琦的業務能力、直播背后花費的時間、成為主播前的銷售經歷,種種因素加起來,才能造就他的銷售奇跡。
薇婭也是一樣。
2019年上《星空演講》時,她的第一句話是「我叫薇婭,以前嗓子沒有這么啞」。窺一斑見全貌,薇婭做主播,努力和付出不會少。
做主播之前,她參加過選秀,拿了第一,但沒激起水花,不過這能說明客觀事實——薇婭形象好,比起素人,鏡頭感也更好,做主播,她的外在條件是加分的。
但這不是關鍵點。關鍵還是在于她當主播之前的經歷。
薇婭整個家族都是做服裝生意的,選秀沉寂后,她也開始做服裝,一開始在北京開店,后來轉移到西安,開了十家店。
十家店肯定不會是同風格同品類的衣服,在一年一年換季進貨選品的過程中,她對衣服的面料、面料的特性、加工的工藝逐漸門清。
與此同時,銷售過程中面對不同身材、不同年齡不同消費水平的受眾,給合適的人推薦合適的款,業務能力也練出來了。
這種經驗,是薇婭后來能在直播間僅憑鏡頭展示,就能打動粉絲,賣出皮草和貂的原因。
不止薇婭李佳琦這種淘寶直播的頭部主播,抖音快手的帶貨主播們,剝去主播的身份,也都有銷售基礎或專業知識,很多人本身就是店主/工廠主,直播只是讓他們拓寬了賣貨的廣度。
褪去直播的外衣,他們是落在地面扮演自己的普通人。就算進入直播間,暴露在鏡頭前,工作也是服務性的,消費者依舊是主體,他們需要修飾的是直播間里的貨品,而不是自己。
對主播而言,了解產品,了解產品背后的生產邏輯,理解它的消費人群,有強共情能力去換位思考消費者需求,是必備能力。
主播看似是主角,其實是賣貨鏈條里的催化劑。
02
明星的水土不服
而當明星進入帶貨直播間,直播間的主角就變了。
鐘楚曦去薇婭直播間,出于社交禮貌,薇婭先要圍繞鐘楚曦恭維一番,腿多長腰多細皮膚多好。薇婭恭維完了,之后的營銷號還要分析一番鐘楚曦在直播間超強的體態管理。
這樣一來,當天的LV就從主角變成了順帶,鐘楚曦成了最大的關注點。
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楊冪進李佳琦直播間,上熱搜的不是帶貨數據,是楊冪的手腕腳腕有多細。
這也不怪明星。
畢竟明星本身的屬性,就是展示性的、吸引目光的,當明星本身的關注度掩蓋了直播間里商品的光芒,主角易位,交易轉化率相應也會讓位。
就算不以形象博眼球的明星,進入直播間以后,也依舊會有明星身份的水土不服。
拿李湘來說,她是寶媽,又是主持人出身,按理來說控場力和口才比一般主播高到不知哪里去。
但與李湘有關的帶貨直播新聞里,最出名的是直播5分鐘報價80萬,4000塊的貂一件沒賣出。
原因也顯而易見。
李湘和傳統直播間,太太太不兼容了。
李湘是誰?是自曝一個月生活費65萬的貴婦,是讓女兒從小渾身大牌的寶媽,是不缺錢的女明星。
而直播間呢?最明顯的特性,是優惠券多,折扣力度大,是便宜。
一面是不差錢的女明星,一面是價格敏感的消費者,這種組合的差距,不想也知道多大。
雖然到今年李湘還在孜孜不倦的直播,但帶著名表鉆戒賣低價便宜的產品,嘴上說著「這個燕窩真的很好」,試吃環節鏡頭卻切到工作人員,講產品特性總在看提詞器,全程干巴巴仿佛是個沒有感情的臺詞機器,這樣的直播,消費者怎么能信服啊。
李湘也不是特例。
黃圣依、楊坤、李小璐……在直播間讓人尬到摳腳的明星太多了。
對大多數明星來說,去直播間和平時的通告并無二致,就只是簽工作完成任務,品牌方和平臺方需要明星自帶的流量和商業價值為直播間賦能,不會給明星定明確kpi。團隊去之前覺得帶貨不就是在鏡頭前說說話,明星直播簡直降維打擊。
但真正去之后,會發現帶貨根本沒那么簡單。
這根本是性質不一樣的兩種工作。
雖然都暴露在鏡頭下,但演戲有劇本,演出有節目單,紅毯負責得體美貌。這些工作,都是強表演性的,但不會過于暴露明星本人的性格,就算你口才很差,或者性格很內向,再或者社恐,只要工作的核心是表演,就相當于穿了一層保護色。
這些工作與受眾的即時互動性,是很弱甚至為零的。
但直播呢,你進入這個直播間,要不停講選品,不僅要講清楚,還要跟直播間工作人員配合互動,還要看粉絲評論給相應解答,還要暖場控制氣氛,這是個沒有劇本的工作,不僅考驗應變能力,還很挑性格。
明星再接地氣,跟普通人的生活還是天然有壁,讓他們真情實感地在直播間為優惠的那幾塊錢不停給消費者打雞血,對買賣雙方而言,都是為難。
所以明星帶貨,很難有人出劉濤之右。
而劉濤的成績,跟她多年的「國民媳婦」形象,為夫還債經歷,以及賢惠持家人格,密不可分。
再找一個劉濤這樣進直播間如回家的明星,那太難了。
因為明星生活是被仰望的,看張雨綺安利鉆石很正常,能圈好感因為真實。
但把她們放到直播間,跟一些與之消費不匹配的貨品放在一起,除了粉絲為愛發電,其他受眾獵奇觀看之后,明星的帶貨路,也就走到盡頭了。
03
特殊時期的撈金方案
說白了,明星的身份和帶貨主播本身屬性是相悖的。
在2020年,之所以會有那么多明星下場進入直播間,其實是平臺品牌和明星面對時艱,共同選擇的過渡方案。
疫情期間,線下活動都被按下了暫停鍵,但人們對線上娛樂的需求,其實是激增的。
除了游戲之外,逛街受到限制,網購成了主要方式,雖然直播形式本身已經成熟,頭部帶貨主播也號召力非凡,但明星下場,還是能激起更多關注。
以往,眾多通告在手,去直播間只是明星見縫插針賺一份錢。
但疫情期間,戶外節目不能錄制,戲不能拍,主業不能施展。與此同時,線下商業活動取消,看秀全變成線上,如何在沒有作品產出時穩定維持商業價值,直播間就成了最好的展示方式。
在當時的情景下,明星光環自帶流量,去直播間是一種賦能舉動,平臺品牌包括明星工作室三方都喜聞樂見,這是幾全齊美的事情。
但時艱不會延續,明星換平臺的展示,也并沒能救明星之外的其他合作方。
實踐下來,會發現大多數明星,非但不能救市,高昂的坑位費和拙略的帶貨技能,還會讓合作方賠了夫人又折兵。
明星跟直播帶貨,其實就像明星跟素人一樣,是天然有壁的。
品牌方接二連三栽了跟頭,明星的光環,在直播間門外也就消失了。
疫情得到控制后,影視項目啟動,線下商業活動重現,明星的活動陣地重新豐富起來,退出直播間也就成了定局,這個過渡時期的方案,也是時候退下了。
今年618,電商平臺跟明星合作依舊緊密,但形式回到了展示明星本身。
各家舉辦晚會請明星表演節目,明星負責用光環跟流量為購物節帶來關注度和吆喝聲。
而具體到產品銷量的事情,還得看各家主播大顯神通。
不是明星不夠行,實在術業有專攻。
明星大批涌入直播間已然成為歷史,退出直播間,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