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之味」拓荒魔都,從進博會走出來的匠之盛宴
日料絕對是餐飲業態的大主力。一份行業報告稱,日料排在中餐之后,是國內第二大餐飲業態。大眾點評網近期熱門餐飲榜顯示,日料與粵菜、江浙菜、西餐、火鍋、川菜一道,成為魔都最受歡迎的六大菜系。據中商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海325家餐飲首店中,日料亦是最熱門的大類之一。
滑雪、溫泉、海景、拉面、特色餐館……北海道是日本旅游的特殊存在,每年有數百萬人游客到訪北海道,很多中國影視劇在那里取景。如果將「日本飲食」和「北海道」疊加融合,能夠為當下追求美好生活的中國消費者,輸出怎樣的消費體驗?能夠為當下中國的商業,提供怎樣的新經驗?
北海道美食
一位旅居日本二十多年的女士,深諳中日兩國的飲食文化,一手拉著北海道等地的日本企業和組織,一手拉著中國國內的本土人才,不急不緩做起了這樣一件事——以「匠之盛宴」之名,傳遞日本食品文化生活方式。
三年磨一劍,從進博會特色展區到落地實體店
肇始于2018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以「進口」為主題,以「國家之力」搭建全球性的供需溝通和展示平臺。促進人文交流和開放合作。
匠之盛宴的身影,最早就出現在2018年首屆進博會上。在日本展區,上述旅居日本的女士主導的匠之盛宴,攜手日本多家知名食品生產廠商,聯合打造了一個北海道食品特色展區。展區中各類精選過的產品,贏得多方青睞。北海道政府很重視,特為北海道食品特色展區站臺。
參展進博會
之后,匠之盛宴連續三年皆以特色展區的方式,參加一年一度的進博會,并成為進博會上一道頗具亮色的風景。其帶來的許多北海道食品,如北海道特濃冰淇淋、現做的日式便當,在進博會期間收獲了較高的人氣,體驗者無不嘖嘖稱嘆。
三年多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不斷釋放。大量品牌、產品和技術,通過進博會這個橋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匠之盛宴走出進博會,開出實體的體驗店,本質上是水到渠成的事,同時也是進博會溢出效應的一部分。
所謂「匠之盛宴」,可以這樣理解:用耕耘不懈的匠心,共享豐盛的精致食物,以食物為核心體會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
和風陣陣,日式便當咖啡食品組合營造的魅力
因為疫情的原因,去年以來出國旅行已成奢望。但對商業來說,好處是形成了巨大的消費回流,尤其是奢侈品——去年國內奢侈品消費逆勢大漲。
具有濃郁和風的「匠之盛宴」生活方式體驗店,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是承接了部分消費回流。在吃貨的心中,旅行的最大意義就是一路逛一路吃過去。去不了北海道,但如今在國內就可以享受地道的北海道食物了。
三井啦啦寶都店中日客戶體驗
不過,這只是匠之盛宴實體店試水的淺層意義。其更重要的意義是,用「食品及其文化」作為載體,探索一種生活方式體驗店的新形態新模式,讓中國消費者從中切實地感受到北海道的生活韻味。
區別于常見的日料,匠之盛宴選擇了日式便當。見過日式便當的人,都會被其色彩和營養的均衡搭配所驚艷。韭菜雞肉沫便當、澆汁豬排蓋飯便當、青豆玉子燒便當、醬油雞肉海苔便當……不僅聽著就讓人有食欲,透明健康的餐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更為接近。
事實上,相比壽司、天婦羅、刺身等,便當更能體現日本的飲食文化,覆蓋面更高。日式便當已然超出食品本身的含義,成為日本文化和生活不可切割的組成部分。
中外美食親子體驗
除了開放式的便當廚房,匠之盛宴店內還設有咖啡甜點吧、北海道食品展銷區和生活體驗區。
喝咖啡正不斷融入更多人的生活,四處遍布的星巴克和持續冒頭的精品咖啡新品牌即為明證。但相對而言,日式咖啡在我們國內數量并不多。匠之盛宴店內提供的日式咖啡和其他飲品,與星巴克等咖啡迥異,輸出的是更精致的味覺體驗。
不可否認,「和風」不止體現在日本的音樂、建筑、繪畫中,更滴灌在飲食、穿衣等日常生活里。筆者近日在匠之盛宴店內點了一杯日式拿鐵,多層次的口感和搭配的可直接使用的小花,體會到的不僅僅是一杯咖啡,更有背后的飲食文化和生活理念。
匠之盛宴的食品展銷區,精心匯聚了日本人氣美食以及一些調味料和生活用品。當然,北海道食品是其中的主角,如北海道產的大米及味噌醬油醋,可用味覺領略「北海道之味」。要知道,北海道是日本大米的主產區之一,北海道大米的品質在日本是首屈一指的。而「米」亦是日本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魔都出發,讓日本生活方式體驗店開枝散葉
截至目前,匠之盛宴已在上海、杭州開出三家體驗店,均是今年陸續開業的。這三家店分別位于三井啦啦寶都浦東金橋購物中心、上海閔行宏匯蓮花廣場、和杭州上城區解百城市奧萊松下電器體驗店。
憑借極具特色的出品與健康的形象,匠之盛宴贏得了越來越多甲方的青睞,前灘太古里蔦屋書店與南京西路伊勢丹百貨等爭相伸出橄欖枝,至2021年底計劃達到10家體驗店的規模,發展良好。
杭州松下生活體驗店
“匠之盛宴”商務樓店
從行業觀察者的角度看,匠之盛宴與購物中心的匹配度很高,同時其本身就是一個「微型購物中心生態」。
為什么這么講?購物中心主要由零售、餐飲和生活休閑三大業態組成,與之對應,匠之盛宴的展銷區承擔了零售店的角色,便當和咖啡屬于餐飲業態,親子料理DIY、咖啡沙龍、便當教室等活動則賦予了體驗日式生活的功能,從而搭建出中日飲食文化交流的場景和空間。
在具體的落地過程中,匠之盛宴的形態如何迭代,或是主事人應重點考慮的問題。精致和原汁原味的元素之外,需用符合當地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構筑可持續的消費和體驗通道。
不過,在聚力美好生活的新時代,匠之盛宴的初心和起點——優質且精致的產品+健康且簡約的生活理念,非常吻合時代的潮流和人們的心理需求。商業地產項目引入這樣定位和形式的店鋪,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