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消費融資190億,資本把錢都砸進了這里
7月份新消費領域的融資次數和融資規模都上了一個臺階。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7月份新消費領域共發生88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超190億元人民幣,環比上漲了26.21%。
值得注意的是,從融資數量和金額看,7月份都為今年最高,還不包括新快餐連鎖頭部品牌“味捷集團”和精品潮流咖啡品牌“代數學家咖啡”等14個未披露金額的項目。
在7月的投融資中,比較活躍的投資方有梅花創投、險峰長青、騰訊投資、紅杉中國和CMC資本等。其中,CMC資本參與了和府撈面、肆拾玖坊和M Stand等3家企業的投資,這些項目的投資金額都比較大,分別為8億元、6億元和5億元;梅花創投投資了由利等4個處于早期的項目;紅杉中國和騰訊投資都參與了喜茶的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喜茶聯手弘毅百福投資了Seesaw咖啡,融資金額超1億元。據悉,這是喜茶首次對外公布投資。
可以看出,對于有前景的項目,資本都是爭搶的,而對于行業頭部的企業,我們總能看到熟悉的投資機構。
01
消費電子熱度激增
從行業來看,7月的新消費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消費電子和個護領域。其中食品領域共發生22起,飲料領域發生14起,消費電子領域發生10起,個護領域發生9起。此外,酒水、美妝和寵物領域也發生多起融資事件。
從融資輪次來看,7月新消費品牌融資依舊主要集中在早期階段。88起融資事件中,B輪及以前的融資占比超過72%,其中,天使輪發生23起、Pre-A輪10起、A輪17起,另有8起戰略融資。
同時從融資金額來看,除了14起未披露金額的融資事件外,融資輪次主要集中在千萬級。獲千萬級的品牌有43家,融資金額共12.54億元,占比6.56%;獲億級以上的品牌有23家,融資金額達178.39億元,占比93.28%;獲百萬級融資的品牌僅8家,融資總額0.3億元,占比僅0.16%。
在7月的投融資中,我們可以看到三大亮點:
1、體量較大的企業更容易獲得較高額度的融資。如PatPat、ManoMano、Nature's Fynd和KK集團等都獲得了超3億美元的融資,融資總額約合人民幣96.51元。
2、快餐品牌受資本關注。在食品賽道的22起融資事件中,快餐品牌輪次達11起,占本月食品領域總量的一半。
3、消費電子熱度激增。本月,消費電子領域共發生10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為3.92億元。從數量上看,7月份消費電子領域的融資次數為今年最高,比上個月份多8起,比5月份多4起。其中,掃地機器人OPM公司銀星智能獲得1億元融資,為本月消費電子領域最高額度融資。此外,璽烊烊、UONI由利、小野電子煙、美容儀品牌飛莫和mesmooth等也在本月獲得數額不等的千萬級融資。
02
美妝寒冬,個護與集合店爆發
經過半年的冷凍期之后,美妝個護領域似乎開始復蘇。
據《壹覽商業》統計的數據顯示,整個七月美妝個護領域共發生15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超52億元人民幣。從融資數量來看,7月美妝個護領域融資次數為前兩個月融資之和,其中6月和5月各發生7起、8起。但從融資金額來看,7月份的融資金額遠超今年上半年融資總和,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美妝個護領域融資金額為3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細分賽道來看,美妝領域發生的6起融資中,有4家是美妝集合店品牌,融資金額近20億元。如KK集團獲得由京東獨家投資的3億美元融資,國免GDFS獲得海德資本、大源投資和中財信開(北京)聯合投資的千萬級人民幣融資。
其中,KK集團是一家潮流零售生態企業,旗下擁有KK館、KKV、THE COLORIST調色師等多個連鎖零售品牌。而國免GDFS是一家高端美妝零售品牌,以“科技+新穎+服務體驗”的新零售思路主攻下沉市場,在三線城市打造S2B2C美妝體驗空間,公司計劃到2023年突破200家門店。
隨著95后和00后逐漸站在消費經濟舞臺中央,價格低廉的快美妝品牌將逐漸落幕,取而代之的是高端、高品質和高品類的美妝品牌,而高端美妝集合店正迎合了新消費者的偏好。零售電商研究專家莊帥也認為,美妝集合店在近幾年將會是一個新趨勢。
個護領域也值得關注。個護領域共發生9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為32.03億元,其中,融資金額主要流向口腔護理領域。口腔護理領域有2個品牌獲得融資,融資金額為25.63億元,其中參半獲得由華興資本旗下華興新經濟基金領投的4億美元B輪融資。
此外,從整個美妝個護賽道可以看出,男士美妝成為新的風口。如藍系、理派、理然等3個男妝品牌在本月獲得了融資,已披露的融資金額為4000萬元。其中,理然獲得由嗶哩嗶哩獨家投資,投資金額未披露。據了解,理然是一家男士綜合個護品牌,自2019年成立以來共獲得7輪融資,而上一輪融資金額已經接近3億人民幣,由此可推測本次的融資金額也不低。
資深購物中心招商操盤手王國平認為:“不少新一代男士開始有容貌焦慮,希望通過美妝提升自信和吸引力,從而引發跟風,使得男士美妝市場出現快速上漲。男士美妝缺乏市場龍頭,存在較大想象空間,是資本愿意跟風下注的原因。”
03
食品飲料熱度居高不下
食品飲料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最熱門的賽道,無論是數量還是融資金額都遠遠把其他行業甩在后面。
在《壹覽商業》統計的“1—7月新消費投融資事件”中,新消費領域共發生358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超496億元。其中,食品飲料領域發生160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超220億元,占比均超過44%。
再來看7月份,食品飲料領域共發生36起融資事件,數量與6月份持平,但融資金額遠超6月份。據《壹覽商業》統計數據顯示,6月食品飲料領域融資金額為32.54億元,而7月融資金額為64.50億元,環比上漲了14.52%。
在食品飲料領域發生的36起融資事件中,融資金額達到億級以上的有12家,融資總和為53.6億元,占食品飲料領域融資金額的94%。可以看出,資本依舊比較謹慎,主要瞄準有潛力的頭部企業,而非遍地撒錢。
如Nature's Fynd獲得由軟銀愿景基金領投的3.5億美元C輪融資,這是一家位于芝加哥的食品科技公司,旨在研發多功能人造蛋白質,融資后,Nature's Fynd 將于今年推出Fy無肉無乳產品,預計2022年在亞洲及全球推出無肉無乳的營養真菌蛋白Fy。
另外,在飲料領域,M Stand咖啡和喜茶都獲得了5億元融資,前者由啟承資本和黑蟻資本聯合領投,后者投資方均為老股東。據悉,此輪融資后,喜茶的估值達到前所未有的600億元。
近日,行業有消息稱喜茶將于明年赴港上市,目標估值為1500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200億人民幣)。實際上,作為茶飲界的一哥,喜茶屢次被傳出上市的消息,但每次都遭到喜茶方面的否認。對于喜茶是否上市,外界似乎比喜茶更關心。
04
這些領域也值得關注
寵物賽道有5個品牌獲得融資,融資金額為2.69億元。融資數量與上月持平,融資金額比上個月多出2.36億元。其中,寵物用品品牌寵幸獲得祥峰投資投出的超2億元B++輪融資,這是近半年來寵幸完成的第三輪融資,此前,寵幸分別于去年12月、今年5月先后完成近2億元B輪融資和近4億元B+輪融資。至此,寵幸已經在B系列完成近9億元融資。
據36氪報道,今年618期間,寵幸旗下的品牌衛仕營養品再獲天貓、京東寵物營養品類銷售額第一,其中化毛球片同比去年銷售額增長305%,衛仕膳食平衡主糧較去年同增2705%。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我國成年單身人口的增加,養寵文化逐漸興起,寵物賽道也備受資本關注。除寵幸外,pidan彼誕、寵愛、棲遁寵物、小貓來了等寵物品牌也在本月獲得融資。
另外,服裝領域共發生2起融資,皆為內衣品牌,融資金額達10.88億元。其中,NEIWAI內外獲得由祥峰投資和啟明創投聯合投資的1億美元D輪融資;蕉內獲得老虎環球基金獨家投資的7000萬美元融資。
據悉,內外成立于2012年,已成為中國內衣家居服行業頭部品牌,2020年內外官宣王菲為全球品牌代言人。《壹覽商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內外較去年同期銷售增長超過260%,單月收入超2億元。618期間,內外在天貓文胸行業排名第二,在行業前五品牌中同比增速第一。而蕉內自2017年上線以來,連續三年實現100%增長,2020年銷售額達11億元。
除此之外,虎頭局、五爺拌面、陳香貴、遇見小面、時萃SECRE等品牌也獲得數額不等的億級融資。
可以看出,在新消費的熱潮中,不少品牌正迎來新的爆發和新的風口,在激烈的消費市場,品牌只有抓住消費者的需求,不斷推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能走得更遠。
附:2021年7月新消費融資
備注:
融資以披露時間為主,對于向市場公開金額的融資,計算中用實際數字。對于沒有公開的金額融資,部分融資額數據為估算值,計算方法如下:數十萬=50萬;數百萬=300萬;數千萬=3000萬;數億=30000萬;近億及億元=10000萬;千萬級=1000萬;百萬級=100萬,外幣經過換算,未披露融資金額暫不計入。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