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雙11首日快遞攬收量超5.69億件
11月2日消息,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1日全國共攬收快遞包裹5.69億件,同比增長28.54%。廣東省和浙江省快遞攬收量雙雙破1億件。
按照國家郵政局此前部署,2021年快遞業務旺季自11月初至2022年春節(2月1日)前夕,共計92天。
國家郵政局要求全系統全行業要統籌疫情防控與行業發展,統籌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統籌前端與后端平衡,以實現“兩不”(全網不癱瘓、重要節點不爆倉)、“三保”(保暢通、保安全、保平穩)為目標,繼續發揮“錯峰發貨、均衡推進”的核心機制作用,堅持以疫情防控和生產運營并重、保障質量與安全運行并重、末端穩定與維護權益并重,全力確保旺季平穩運行,努力打造安全旺季、暢通旺季、暖心旺季。
隨著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雙11首單快遞已由小時級進入到分鐘級。
京東方面數據顯示,10月31日晚上8點剛過,甘肅省蘭州市民便收到了京東快遞員送來的一箱蔬菜與牛羊肉,這也成為今年京東雙11送達的第一單。而鄭州一位市民在晚8點通過京東“小時購”下單購買了一袋貓糧,達達騎手僅用時6分半就將貓糧送到該消費者家中。
據悉,今年京東在全國運營超過1200個倉庫,其中38座亞洲一號再創新記錄。此外,今年京東雙11預售前置模式擴展至幾乎所有中小件全品類,城市覆蓋范圍也擴張至超過300城。
菜鳥方面,截至11月1日14點,全國已有366個城市簽收天貓雙11的包裹。截至11月1日14點,菜鳥直送在283個城市實現了送貨上門。雙11期間,菜鳥直送聯合天貓超市繼續推行“送貨上門、不送必賠”配送服務。承諾非特殊原因,天貓超市商品一律送貨上門,若無法達成,消費者可獲得賠付。
為保障消費者的收貨需求,今年菜鳥驛站首次在雙11試行送貨上門。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5個城市,通過設置專職運力和兼職運力多種形式,盡力保障雙11包裹的順暢履約。
此外,菜鳥七大海外分撥中心上線,以各國分撥中心為核心,通過卡班、落地配及自提柜自提點,菜鳥能在當地構建了一張跨境包裹高效運輸的派送網絡。
在物流服務方面,蘇寧也在雙11前夕發布“219”家裝物流服務標準并啟動試點,與家裝協會、頭部家裝品牌共同探索家裝物流行業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
據悉“219服務標準”將率先在南京啟動試點,待成熟后擴展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川渝4大核心經濟圈,預計2022年底,覆蓋全國300個核心城市,帶動全行業服務升級。
此外,為助力低碳雙11,針對快遞包裝循環再利用這一綠色物流關鍵環節,今年雙11,菜鳥聯合天貓共同推出6萬菜鳥驛站發放750萬雞蛋激勵包裝回收、1萬菜鳥驛站試點舊包裝循環寄件項目,并上線“個人減碳賬單”、聯合媒體和社會各界共同發起“綠色合伙人”行動,最大范圍鼓勵和推動快遞包裝回收,讓綠色回收成為一種社會新風尚。
據悉,菜鳥也在菜鳥已在全國1萬家驛站開展循環包材綠色寄件試點,鼓勵大家把包材留在驛站,供其他寄件人免費使用。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市場營銷與商業化中心負責人邵京平表示,通過使用減量化包裝、循環包裝以及回收材料等舉措,今年雙11京東平臺消費者收到的每個包裹,平均都可以節約210克紙類包裝材料、11克一次性塑料和25厘米膠帶。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指出,針對快遞包裝存在的主要問題,過去三年來,在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如推廣電商快件原箱發貨,減少過度包裝;快遞包裝的循環使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凸顯環保效益;在快遞網點設置快遞包裝箱回收點,方便居民定點參與回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