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告別”王府井
廣州王府井百貨店是北京王府井走出京城的第一家異地分店,于1996年7月開業至今已經營25年,如今卻從歷史中淡出。
最初“傳言”即將閉店是在今年10月,起初只是一份商業信函在網絡上流傳。
隨后10月20日,廣州王府井百貨官微也推送了文章正式宣告——“感恩相伴25年,再見了,東山口!”
廣州王府井百貨在文中稱:“將于2021年11月30日閉店后停止營業”。
結束了11月30日最后的促銷活動之后,12月1日上午,廣州王府井百貨營業大門沒有再打開。
承壓
對于此次門店關閉,廣州王府井方面表示“因商場物業租賃合同到期”,但事實不止如此。
公開信息顯示,廣州王府井百貨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26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由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截至2021年中期,總資產約為4229萬元,凈資產1315萬元,凈利潤-433.5萬元。
王府井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期內,在華北、華中、華南、西南、西北、華東、東北七個地區,僅廣州王府井所在的華南地區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為負增長,具體數值為-3.21%。但與此同時,也僅有華南地區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有減少,為-20.79%。
一方面經營成本減少,另一方面營業收入仍無法轉正,廣州王府井的經營情況并不樂觀。
更早些時候的2020年中期,王府井集團七個業務地區中,僅華南與華東毛利率為個位數,分別為8.05%、0.36%,另五個地區的毛利率增幅達30%-40%。
對此,王府井認為,毛利率低主要是由于廣州王府井百貨和福州王府井百貨報告期內收入較低,無法覆蓋成本影響所致。
目前,福州、廣州王府井百貨均已先后閉店。
調整
有王府井內部人士曾向媒體表示,廣州王府井門店關閉也是王府井集團對百貨業態進行調整的一個必然選擇。
10月29日,王府井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經營數據公告,奧特萊斯、購物中心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2020年均有明顯向好,百貨業態相對恢復較慢。
具體來看,前三季度營收73.46億元,其中,百貨業態營收46億元,同比增14.10%;購物中心營收10.82億元,同比增33.13%;奧特萊斯營收7.26億元,同比增37.34%;超市營收3.75億元,同比增16.98%;其他營收5.63億元,同比增80.18%。
百貨的“慢增長”顯然并未跟上整體的腳步。然而,即使直到2021年上半年,百貨業態仍為王府井集團業績的主要構成,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過半,達到62%。但這一數據較去年同期的67.32%,也已經有所下滑。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王府井集團新增公司9家,新增目的為奧特萊斯運營管理的有3家,免稅品運營管理與購物中心運營管理各2家,物業管理1家,持有經營物業1家。
2020年新增公司8家,新增目的以奧特萊斯運營為主達3家,百貨業態同樣并未涉及。
在2020年9月,王府井集團董事長杜寶祥曾對外表示,王府井集團在業態發展方面以“有稅+免稅”模式發力,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超市、免稅五大業態組合發展;力爭三年后購物中心和奧萊業態門店收入占有稅業態收入的比重不低于50%。
2021年半年度報告中,王府井表示,公司已取得免稅店經營資質,免稅店經營將成為公司主要業務之一。
可以看到,購物中心、奧特萊斯正成為王府井發展重點,對百貨業態進行的升級改造也成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閉店
百貨業的經營困境有目共睹。
近年來,華聯商廈多家門店也接連停業改造,此前北京市面上在營業的唯一一家華聯商廈——華聯商廈望京店,也于今年9月宣告閉店,北京市自此再無華聯商廈。
華聯方面表示,2020年,在購物中心業務管理層面,公司將實施既定的三年調改計劃,通過拓展品牌資源、優化品類、創新內容等方式推動購物中心品牌升級,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年輕、時尚、有活力的社區型購物中心。
高端商業擴容,傳統百貨業態式微,加碼購物中心不失為一種選擇。
“有商圈綜合消費,有時尚顏值,有城市地標性、有商旅消費,這是很重要的外部因素。”有業內人士分析稱。
截至2021年中期,王府井集團仍有近20家百貨門店運營中,在閉店與轉型升級之中,似乎總要做一個選擇。
據北京市商務局消息,自2019年北京市啟動商圈改造提升工作以來,重點推動了王府井、前門大柵欄等22個傳統商圈的改造提升。2019年首批確定王府井百貨、長安商場等10家試點,此后相繼共確認25家試點企業。
其中,長安商場等16家試點企業基本完成升級改造,并實現業績明顯提升。王府井百貨大樓月均銷售同比增長30%;長安商場、甘家口大廈月均銷售額比升級改造前提高一倍。
傳統百貨煥發生機,仍需要時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