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紙貓窩引爆網路,還原麥當勞社交牛逼癥“病因”
最近,麥當勞的“漢堡盒貓窩”火了。
這個貓窩單買買不到,需要用戶購買指定套餐售價為59.9單人套餐或者79.9的雙人套餐,作為限量周邊贈送。由于顧客必須在麥當勞 App、微信小程序、餓了么App中,選用“麥樂送”外賣服務下單,貓窩也直接被冠名為“麥樂送貓窩”。
全國限量10萬份,還沒正式售賣,小紅書的筆記就有3000多篇,上線半天就賣空,網友們的熱情和瘋狂導致麥當勞小程序連續兩周崩掉,還因此上了熱搜。
發售當天下午,有搶到的網友吐槽貓窩“設計不科學”的聲音此起彼伏,但搶到的、沒搶到的、轉發的、圍觀的,都成為這波營銷活動的自來水。截至目前,小紅書筆記已達到一萬多篇。
無形當中,“麥樂送貓窩”已經成為有寵人士的身份標簽。
麥樂送本來是針對到家做場景拓展,選中了喵寵圈層來試水,但這次活動過后,有寵人群的體量和熱情遠遠出乎麥樂送團隊的意料。
麥樂送團隊告訴剁椒TMT,“初期,貓窩在小紅書投放KOL只有20多個,在貓窩在社交平臺火的這段時間,有很多KOC博主主動表示,希望我們給一些試用。我們才意識到,養寵人群已經不是小眾圈層。”
01
一個貓窩動用5家代工廠,
麥樂送為什么要自己做周邊?
麥樂送做貓窩并非臨時起意。
今年年初,麥樂送團隊就開始籌劃,從創意產生、設計、貓窩生產、再到能夠折疊并且可配送,持續接近一年的時間。沒有選擇和品牌聯名,自己做貓窩,紙盒、貓抓板、開模、貼紙、包裝塑料袋,動用了5家代工廠,最后才組裝成為“麥樂送貓窩”,這也是數量為什么少的原因。麥樂送團隊調侃道,這比做漢堡麻煩太多。
一次偶然,麥樂送團隊觀察到,去年雙十一,寵物相關產品的消費增速非常明顯。這來源于新家庭的消費需求。現今一二線城市新家庭人群的組成發生變化,更多的兩人家庭、單身貴族,甚至一人一寵/多寵的迷你家庭開始出現。
不過,麥樂送跟電商配貨機制不同,電商是集中性配貨,麥樂送是基于門店配貨,需要參考門店商圈之內的貓狗人群數量,但這樣的數據無從查詢,只能做“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按麥當勞以往的傳統來說,營銷模式躲不開“套餐+玩具/周邊”,而只要做周邊,就離不開聯名。不完全統計,近2021年麥當勞就發售了十余款品牌聯名玩具,比如裸熊、hello kitty、貓和老鼠,以及國潮品牌RandomEvent。
但這次,他們選擇自己玩。在調研用戶需求時,麥樂送團隊發現,傳播對象雖然是貓主人,使用終端用戶卻是貓。
貓產品那么多,為什么是貓窩?麥樂送團隊解釋道,麥樂送是即時配送的業務。首先,騎手可以在30分鐘內把周邊配送給顧客。其次,騎手要同時配送餐品和貓窩,需要考慮貓窩的體積和重量。貓用產品中,貓咪最愛類紙盒子的貓窩,不僅重量輕,還能回收利用;雖然體積大,但可折疊。
最重要的是時間節點。麥當勞主打居家場景消費,消費最旺的季節就是冬天。冬天冷,大家都“窩”在家里不想出門,就可以通過麥樂送點到美味。而貓窩就是給自己點一份美味的同時,還可以給身邊的家人-貓主子,一個窩,一份溫暖。通常來講,貓咪冬天習慣性地喜歡鉆“窩”。
除此之外,因為貓窩足夠大,麥樂送團隊表示,希望顧客可以感知到“這是一個真的能睡貓的漢堡盒。”,讓顧客有一種驚艷的感覺。這也是為什么麥當勞沒有選擇跟其他品牌、設計師聯名的關鍵點。比如“設計師可能會把重點放在盒子的設計上面”“需要體現合作方的權益”,可能傳播點就會變得不夠聚焦。
雖然沒有聯名,但麥當勞知曉度最高的“漢堡元素”就是最經典、獨特的設計。從視覺上看,一個等比放大的漢堡盒,就像貓貓在漢堡里。有貓人士韻之在小紅書曬道,“這是我的一個貓貓漢堡。”
事實上,貓咪的“鉆窩”角度,麥樂送團隊也經過了多次測驗,最可愛的一個是“貓從盒子里面探出頭來。”對于貓主人來說,給貓咪拍可愛的照片是非常好的炫耀點和社交密碼。
但有網友認為,由于貓咪進入的口在盒子上方,因此貓咪進出全靠頂蓋,然而這個頂蓋可以說是形同虛設,紙盒不結實導致貓咪直接從兩邊的縫隙鉆過,導致頂蓋和底蓋分離。
“其實,貓窩對于大多數貓貓是友好的。如果有貓貓實在覺得不愿意鉆或許希望有體積更大的,可以把殼子打開分成兩半直接鉆進去。”麥樂送團隊回應。
網友的反饋和建議,比如貓貓非常淘氣,會撕毀貓窩,是否有尺寸可以供顧客選擇等,麥樂送團隊也在積極收集,想要真正解決用戶購買體驗中的痛點。
02
貓窩未發售先出圈,
麥樂送貓窩掌握了什么樣的流量密碼?
與以往不同,在社交、視頻平臺的作用下,今年“麥當勞貓窩”預熱周期非常長,整個傳播聚焦在“如何讓更多人知道麥當勞出貓窩”這件事。
回顧麥當勞貓窩整個爆火的邏輯:
本身麥當勞貓窩這個話題具備吸引度,只要用戶帶上“貓窩”這個標簽,小紅書的推薦機制就會定向推薦給有寵人群,會有更多人看到。貓窩已經在小紅書火起來的時候,官方還沒有開始售賣。3000多篇筆記,讓麥當勞貓窩變成一個流量密碼,引來更多的KOC轉發。
“貓窩未發售先出圈”,麥樂送團隊及時調整了自己的傳播節奏,開始把產品預熱的方式前置。這是面對小紅書、短視頻等網絡社交平臺的新嘗試。以往,考慮到消費者沒有見到產品、沒有真實地使用到,很難產生興趣和欲望機制,麥當勞通常會在發售當天,大面積覆蓋渠道,做最大發聲,迅速提高知曉度。
直到現在,貓窩已經發售一周多,微博、抖音的熱度,一直高居不下。當顧客真正受到貓窩之后,整個傳播又通過UGC的方式進行二次傳播。
而二次傳播的關鍵點在于,超出用戶的期待。
除了貓盒之外,麥樂送紙袋的包裝都用了貓貓的元素;消費者吃的漢堡的盒子圓孔也是貓貓的形狀,目的就是為了大小漢堡盒的呼應。
“別人家娃有的,我家也要有。”貓窩早已售罄,但消費者熱情一直在延續,沒有搶到貓窩的顧客更是各種頭腦風暴。
抖音用戶寧子把其他品牌的外賣袋、快遞盒改造成貓窩。小紅書用戶貝拉把漢堡盒改造成小倉鼠的窩。圍觀、參與、分享,麥當勞貓窩這一話題還在社交平臺持續發酵。
03
熱鬧背后,麥當勞收獲了什么?
“這是我們和顧客的共創,只有貓窩這個產品,沒有大家的狂歡,成就不了這么好的結果。”
麥樂送團隊認為。
現如今,年輕人、上班族作為主要的消費人群,對于外送的需求越來越高,外送場景也越來越多。麥樂送團隊表示,從品牌的觸點上講,麥樂送未來的場景會越來越細分。比如喵寵人群就是整個麥樂送到家場景的另一個拓展。從顧客情感訴求上講,麥樂送則會在外送的服務中,給顧客傳遞更多的關懷,強化和顧客的連接度。
產品創新方面,麥當勞未來將會有更多本土化的產品落地。今年上半年,麥當勞就有許多“開掛”表現。比如,麥當勞針對夜宵場景,限時推出“青花椒半雞”產品,還有桂林酸筍風味板燒雞腿堡、楊枝甘露麥旋風。今年圣誕節,麥當勞麥咖啡的玩法更是結合了萌寵和盲盒兩個興趣點,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在小紅書、抖音等,不少網友已經爭相曬圖。
從品牌渠道營銷來講,麥樂送也在逐步拓展全渠道,麥樂送跟美團外賣合作“麥當勞歡享日”,和餓了么合作“超級品牌日”。這次貓窩營銷是“麥樂送”和餓了么限定渠道發售。類似地,11月末和美團的限定合作,在美團下單“麥咖啡”的大杯盲盒咖啡,就會送限量的“小耳朵麥萌”杯套。
而在社交媒體時代,麥當勞時刻保持敏捷。2017年中信和凱雷入主麥當勞中國,給予管理團隊更多自主權,注冊公司更名為金拱門,這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關注,相關話題占據微博熱搜榜一。利用這一熱點,麥當勞圍繞“金”字,做足了本土化營銷。
包括麥當勞今年的直播打法也非常深入人心。今年,麥當勞第一次把金粉節拓展到抖音直播間。8月13日晚,楊超越和麥當勞中國CMO須聰共同出現在“麥當勞抖金店”,宣傳5塊錢買到原價19元的板燒雞腿堡。一場直播,就讓賬號漲粉10萬+。
與此同時,針對淘寶直播、B站、快手、斗魚等不同平臺,麥當勞采取差異化打法。在一些帶貨屬性更強的平臺,用戶動機主要是購買需求,麥當勞會突出產品的美味、工藝、原材料和優惠。在與內容為主的平臺合作時,用戶看重的是話題興趣匹配度,麥當勞便會突出品牌娛樂性、背后的故事、體驗感和互動性。
這次貓窩在抖音、小紅書、微博的聯合狂歡,則是全渠道的勝利,正是因為麥當勞對于顧客的洞察,來提供更多符合本土市場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的萬變,才讓麥當勞一次次有全新的故事可講。
*麥樂送的兩位分享人分別是麥樂送市場營銷負責人閆定華、麥樂送市場營銷經理羅義璇,應對方要求,在文中統一為麥樂送團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