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跟快手牽手了,抖音呢?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老刀
12月27日,快手發布消息稱,已經與美團達成戰略合作。美團將在快手開放平臺上線美團小程序,為美團商家提供套餐、代金券、預訂等商品展示、線上交易和售后服務等完整服務能力,快手用戶將能夠通過美團小程序直達。
目前,美團小程序已率先完成餐飲品類的試點上線,未來還將陸續上線酒店、民宿、景區、休閑玩樂、美容美發、劇本殺等多個生活服務品類。
對于快手來說,此次合作將擴大在本地生活板塊的存在感,推動流量變現,為用戶和內容創作者提供更多樣性的服務,而對于美團來說,快手超3億的日活用戶將帶來巨大流量加持和市場增量。
01
快手的流量變現
美團與快手的合作,是一次“流量+電商”的雙贏。這種合作模式很顯然并不是首創,但更多的是社交平臺與電商的合作,尤其是騰訊與各大電商平臺的攜手。美團在微信上早已上線了其外賣的小程序。
但短視頻平臺與電商的合作,還是首次。美團與快手的牽手,對于美團來說是流量加持,對快手的意義又體現在哪里?
首先來看一看,快手上市之后日子過得怎么樣。
今年2月5日,頭頂短視頻第一股的光環,快手成功在港上市。上市10天后股價最高沖到417.8港元,對應市值1.75萬億港元。彼時,按市值計算,快手成為僅次于騰訊、阿里、美團、拼多多的第五大互聯網公司。
但這種光環沒有持續很久,市場開始擠泡沫。截至12月28日,快手總市值不足4000億港元。僅僅不到1年時間,快手市值消失了1.3萬億港元。
根據快手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三季度快手DAU達3.204億,MAU達5.729億,單季度新增6670萬月活用戶。營收方面,快手Q3總收入205億元,同比增長33.4%,超越市場預期。快手電商交易總額(GMV)達1758億元,前三季度已經完成2021年年度總目標的近70%。
雖然收入和用戶數量方面獲得了雙增長,但快手最大的問題是,獲客成本高,流量變現難,一直在虧損。
三季度中快手營銷開支由去年同期的61億元上漲為110億元,同比漲幅達到80.3%,其凈虧損達到了48.22億元、同比暴增401.4%。也就是說,快手為了保持用戶增長,投入了重金。
據統計,今年以來快手現金及等價物減少171.31億元,大幅度下滑近3成。在2021年快手第三季度電話會議中,快手首席執行官程一笑表示,快手對降本增效一直抱有很大的決心,并已于第三季度開始付諸行動。
據報道,快手2021-2022年的凈虧損均超過120億元,而扭虧為盈的時間節點也從2022年推遲至2025年。
早在2019年,快手就宣布,將重點發力本地生活。當時,快手有關負責人表示,快手在本地生活服務上與美團和大眾點評并非是競爭關系,只要能夠幫助消費者順利完成交易過程即可,并不介意與美團或其他品牌合作。
但時至今日,雙方才達成戰略合作,可見快手別有心思。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說,“之前快手一直想自己做本地生活業務,但這個業務比較重,需要地推等,比較費錢,而快手現在比較缺錢。”
這對對快手跟美團的合作,很顯然是一次流量變現的機會。雖然沒有具體公布,美團與快手的利益分成機制,但是,通過快手的引流,將部分用戶轉化為美團的消費者,快手一定是有利可圖的。
02
美團需要新玩法
從2016年以來,電商直播搞出了無限生機,2021年雙十一主流直播電商平臺銷售總額達到737.56億元,也預示著直播電商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淘寶京東就不要說了,甚至連抖音、小紅書、微信視頻等等都開始吃直播帶貨的生意。本地生活的美團顯然也需要新玩法,需要新的流量入口。
11月26日,美團披露了2021年三季報。十二月份美團股價和2月份460港元高點相比,接近腰斬。三季度,美團實現營收488.29億元,同比增長37.9%;營收增長不錯,但盈利能力比較糟糕。三季度,美團凈虧損99.94億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去年同期美團盈利63.21億元。
2021年10月初,美團收到了反壟斷處罰決定書,被處罰款34.42億元。但即使不考慮這部分一次性支出,美團三季度的虧損額仍然是過去三年來最高的。
從虧損來源看,餐飲外賣三季度毛利為8.76億元,環比大降64%;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毛利比較穩定,為37.84億元,環比增長3.3%;包括美團優選、買菜、美團單車和餐飲供應鏈服務在內的新業務虧損最多,虧損額高達109.06億元,虧損環比增加18.1%。
過去四個季度,美團優選等新業務累計虧損了340億;與此同時,美團新用戶增長了接近2億。王興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美團優選目標是未來數年帶來3、4億新增用戶。
這意味著,在外賣和酒店業務碰到天花板之際,燒錢獲取新用戶,緩解“流量焦慮”成為美團的最重要戰略。在拼多多依靠燒錢補貼收獲8億用戶后,美團怎么辦?
2019年,美團的年度活躍用戶數增長已經基本停滯。而4億規模的年度活躍用戶,在阿里、騰訊、拼多多的比拼中,美團無疑會成為最大輸家。尤其是拼多多,過去數年依靠大規模的營銷和下沉市場的廉價紅包廣告,收獲了超過8.6億用戶。
從2019年三季度到2021年三季度,兩年內,美團年度活躍用戶增長了大約2億,這基本上是靠美團優選大規模的營銷投入和地推促成的。
快手的DAU達到3.2億,這對美團來說,可能是性價比最高的新流量來源。美團與快手的合作模式可能會包括幾個方面:
一、美團小程序上線快手。這是目前已經在逐步實現的合作之一,這個上線過程由易到難,首先是餐飲類外賣,然后是到店服務,比如酒店、景點等。而后也不排除美團當下重點發力的社區團購、生鮮等。
二、快手幫美團直播帶貨。快手自身本想嘗試進軍電商,奈何缺乏電商的基因,而且在于抖音的對抗中也處于下風。與美團合作之后,快手的流量資源、主播資源都可以為美團的本地生活商家進行直播帶貨。
三、快手多角度為美團接入入口。快手作為流量入口,可以通過直播間、廣告等多渠道為美團接入。
四、快手獲得美團的傭金分成。快手在通過為美團的引流過程中實現流量變現。
03
抖音的電商野心
此次美團與快手的合作,各方都看作是在對抗抖音。而抖音在電商領域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從對抗抖音的角度來看,對快手的意義可能更大一些。
從2019年開始,字節跳動前后入局了社交、金融、醫療、游戲、教育、云服務等十幾個領域,借助龐大的流量快速起量,希望打造出第二個抖音,以應對增長停滯的局面。
抖音電商2020年全年GMV超過5000億元,但是在5000多億交易總額中,有3000多億元的交易是從直播間和短視頻跳轉到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完成交易。
12月16日,字節跳動上線了首個獨立電商APP“抖音盒子”。其官方介紹是:抖音旗下“潮流時尚電商平臺”,圍繞風格、時尚、購物,從街頭文化到高端時裝,從穿搭技巧到彩妝護膚,捕捉全球流行趨勢,開啟潮流生活。
從傳統電商的角度來看,抖音一直也是在為其他電商平臺做引流的工作,如同今天的快手與美團的合作,通過引流的轉化,實現傭金收入。但今年10月份,抖音直播間正式切斷第三方商品外鏈,這被解讀為抖音將電商交易鎖定在自己地盤的重要信號。知道“抖音盒子”的上線,意味著抖音準備親自下場做電商生意。
從短視頻切入電商,很顯然是重大的“收入來源”變革,原來無論快手還是抖音主要收入來源都是廣告,切入電商之后,巨大的流量可以實現二次變現。但在電商這個領域,抖音很顯然比快手要深入得多。
另一方面,抖音在與美團撞車的“本地生活電商”領域也有所嘗試。
近一年來,抖音在美食、酒旅團購業務發展迅速。模式上,抖音將美食達人或者網紅的探店、吃播等視頻推薦給同城用戶,并在視頻頁面以及評論區附上團購鏈接。商家頁面中,除了基本信息和團購優惠,還有用戶評論打分區,內容與大眾點評類似。從優惠看,目前同一商家在美團和抖音上的團購內容并不相同。有用戶表示,近期在抖音上刷到同城探店視頻的頻率越來越高,也下單了部分團購優惠,抖音的推薦機制讓人更容易“種草”。
除了團購,抖音還在試水外賣業務。今年,抖音上線了肯德基的宅急送,在抖音上直接輸入肯德基即可進入宅急送小程序并且點餐。除了肯德基,抖音也與喜茶、樂樂茶進行了合作,目前在喜茶的抖音主頁中可以通過“喜茶GO”、“樂樂茶快樂送”點外賣。
不僅接入可自行配送外賣的品牌,抖音此前還傳出了正在內測“心動外賣”的消息。雖然目前抖音在外賣業務上的嘗試以聚合模式為主,今年一批曾在大眾點評負責客戶商家端的運營人員轉投字節跳動,從事商業化相關業務。這批在客戶商家端方面有豐富經驗的運營人員,會對抖音在餐飲客戶、商家方面落地有助力作用。
04
不是互聯互通,而是各取所需
有文章認為,快手與美團的合作是響應政策要求打破互聯網企業之間的圍墻。但實際上,快手與美團之間并不像騰訊與阿里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快手與美團這次合作本質上來說是一次雙贏的嘗試。
這次合作能深入到什么程度,能持續多久,就要看美團能拿出多大的誠意讓快手有利可圖,而另一方,也需要檢驗快手為美團帶來流量轉化的效率。但從總體判斷,對兩家而言均為各取所需。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