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裁員,B站直播為何沒做起來?
B站直播之路還沒火熱多久,裁員風波已經甚囂塵上。
據新浪科技消息,近日,某接近B站的匿名人士表示,B站直播業務部門計劃裁員,名單已初步擬好,待上海地區恢復正常后進行裁員約談,本次裁員將會波及整個直播部門。
至于原因,報道稱或為B站直播區與入駐公會之間的生態失衡所致。
針對裁員消息,B站回應直播部門或將整體裁員稱:直播業務情況很好,毛利連續三年在提升,未來是B站最重要的業務之一,目前在積極對外招聘,在招崗位超過40個。
裁員風波上演的戲碼背后,也透露著B站直播正走在水深火熱之中。
直播公會刷量,已經是直播行業的普遍現象,無論是老牌的虎牙、斗魚,還是后來者抖音、快手,都嘗到了“公會制”玩法的甜頭,B站直播自然也想借此上青云。
可二次元屬性的B站直播間,在復刻的“公會制”“小黃車”等玩法下,刷榜橫行、淪為秀場,尤其在“公會制”玩法下,用利益牽引,工會不斷返點刷流水,直接破壞了B站整個直播生態,也損害了用戶體驗。
年輕用戶不買賬、刷榜玩法沒土壤,可B站直播業務所承載的商業化目標卻是舉足輕重。
B站CEO陳睿曾表示,直播業務是B站必備的能力,是整個生態環境的重要環節,CFO樊欣不久前也明確地給出了B站的盈利時間表。
B站CEO陳睿,圖/嗶哩嗶哩彈幕網微博
而據B站2021年財報顯示,B站直播、大會員等增值服務帶來的收入快速上升,2021年增值服務收入首次超過移動游戲收入,占據整體營收的三成左右。
B站直播業務被寄予厚望,商業化的重擔也落在了肩上。
可即便如此,B站直播業務的拉跨依然為外界所詬病,此次裁員事件的風言風語,也暴露出了B站直播在玩法模式、用戶屬性上的多重隱患,B站直播業務似乎已經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想要在盈利時間表期限內交出盈虧平衡的成績單,任重道遠。
01
B站直播,還在用老方法
裁員風波之下,B站的古老直播玩法“公會制”儼然成了眾矢之的。
據新浪科技報道,此次對直播業務開刀是因為直播區生態出現失衡,直播部門“允許”入駐公會用高于行業的標準無限返點刷流水,導致流水金額虛高,但是平臺并未得到相應利潤。
據新熵報道,公會在B站刷100元,正常B站會從中抽取40元,但如今B站會給公會反20-40元不等,去年極端情況下,平臺甚至會返10809元,只為吸引公會不斷刷流水。
公會制玩法在直播平臺大勢所趨,其實B站的這一玩法,并不是專屬與獨創,虎牙、快手、斗魚等直播平臺早已引入了公會制。
B站公會入駐頁面,圖/ 嗶哩嗶哩官網
所謂“公會制”玩法,簡而言之,就是集結各種主播的一個組織。在資本、資源的扶持下,把優質網紅主播聚集到公會,公會可以提供包裝、宣傳、簽約談判、拉取粉絲,運營成功的主播會在平臺積累大量粉絲,通過獲得打賞,同時為公會和平臺創收,公會和平臺再對這些創收按雙方約定好的協議進行分成。
對于“直播公會刷流水”的傳言,B站官方目前并沒有給出相關回應,但從B站今年最新的公會分成政策來看,B站直播也是下了血本。
據《嗶哩嗶哩直播2022年公會入駐介紹》,2022年1月1日后入駐的新主播,享受3個月70%的無責獎勵分成,3個月后也能在50%的基礎分成上,通過完成任務獲得20%的獎勵分成。
甚至公會旗下的新主播如果表現優異,B站也會給予相應的底薪扶持以及流量資源扶持。
B站的公會玩法“分成套餐”雖然誘人,但其實也是綜合復刻了其它直播平臺的經驗,甚至高于行業分成標準的“瘋狂”決策,多少有點飲鴆止渴。
早在2019年,快手直播公會便對外開放,當時快手在和公會主播五五分成的基礎上,給予公會流水返點,公會最高可獲得10%的返點,而公會制玩法鼻祖—YY直播近十年來,已經給公會和主播分成近300億,合作的公會超過了1.5萬個。
拉新獎勵、開播獎勵、自刷流水返點,可謂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在豐厚的公會激勵政策下,B站內的各大公會紛紛策劃、拉動自己主播的直播間瘋狂刷榜,營造出“熱鬧”的直播盛況。
可就是這樣復刻而來的返點盛況,也為B站增加了沉重的財務負擔,據財報顯示,B站在2021年Q4收入分成成本為24.3億元,同比大幅增加91%。毛利率降低至19%,主要原因是收入分成成本增加。
而在B站月度公會優質榜單中,小象大鵝位列第一,但對于在諸多直播平臺都入駐的大公會來說,小象大鵝對B站直播的重視程度并不高。
B站直播公會排行榜單,圖/ bilibili直播公會中心
在小象大鵝2-3月戰報中,旗下主播7.3萬人全網粉絲數達到了14.2億,梅尼耶和茄子的茂名日常傳播量更是達到了1億,登頂抖音熱榜,而虎牙紅蓮的連續奪冠也為虎牙帶去了不俗的流量。
而反觀B站,今年較為出圈的也只有“神奇的老皮VFX”打造的特效創意大片,顯而易見的是,直接復刻的“公會制”玩法并不能長足地成為B站的護城河,結果已經適得其反。
除了公會制玩法,B站自去年年底還上線了小黃車功能,開啟了直播帶貨之路。
但內容平臺加碼直播電商的玩法,B站也是沿著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早已走通的路子在摸爬滾打,可擺在B站直播面前的,又豈止是二次元商品自營品類窄、電商SKU少的困境,B站6500萬的日活量與日活超過6億的抖音、日活3億的快手狹路相逢也只能望其項背。
在直播這條蜿蜒小道上,后來者B站還在用競爭對手的老玩法追趕,想要實現彎道超車,現實看來這條路不僅難走,還對B站造成了反噬。
02
為何B站用戶不愛B站直播?
以重度二次元社區、ACG內容為主的小破站,似乎本來就與直播屬性不搭。
據火燒云數據顯示,B站新用戶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以年輕的二次元用戶群體為主,其中超50%用戶是來自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而據陳睿在B站去年12周年的公開演講中提到,B站35歲及以下的月活用戶比重超86%,新增用戶的平均年齡是20.2歲。
從B站的用戶畫像來看,其主流用戶所在年齡段的二次元屬性和消費能力,都與直播這條路顯得格格不入。
創作者畫像,圖/2021年B站創作者生態報告
但在公會制分成政策的加持之下,B站的主播們正在直播間拼命地刷榜沖榜,引導粉絲們購買“船票”,曾經二次元氛圍滿滿的小破站,如今充斥著秀場直播的熱浪氛圍。
打開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對B站直播板塊的吐槽隨處可見。
在新浪微博“B站直播”的話題下,今年至今只有7條用戶討論量,冷門到了極致。
同樣的,在知乎“如何評價B站直播”這一問題板塊中,高贊回答“用戶群屬性不同”“直播氛圍已經變質”等回答都能窺見如今的B站直播并不受老用戶青睞,甚至不少用戶直言,“B站直播現在在走斗魚、YY的老路”。
當用戶畫像與直播玩法絲毫不匹配時,也就直接導致二次元主用戶群體對直播的望而卻步。
其次,對于帶貨直播間,B站的二次元用戶大多也不感興趣。因為UP主的粉絲大多數是由于其視頻作品才進行關注,而脫離二次元屬性的帶貨直播,也讓不少粉絲質疑“商業化氛圍太重”“變現頻率太高”等。
與此同時,直播間氛圍和內容產出的背離,也讓主播、工會等B站直播深度參與者越來越功利化,B站后天營造的打賞土壤,沒能改變二次元以外其他類型主播的成長環境。
豪擲千金高價簽約知名游戲主播馮提莫,大費周章引入外部娛樂公會,還在原有虛擬禮物的基礎上,增加了“大航�!贝蛸p渠道,粉絲可購買“船票”,成為艦長(198元/月)、提督(1998元/月)、總督(19998元/月)。
大航海打賞界面,圖/ bilibili直播間
缺少二次元優質內容填充,又滿滿商業氣息的B站直播間,讓原本的B用戶群體并不愿意付費。
此外,追逐其它直播平臺上馬的“小黃車”電商玩法,也在B站用戶的“不買賬”態度下沒有激起多少水花,接近半年的時間過去,B站“小黃車”依舊并未普及直播間。
從B站直播的表現來看,無論是直播間氛圍也好,商業化體驗也好,都在無視著自身平臺的用戶屬性,與B站用戶意愿背道而馳,自然也得不到用戶的喜愛與追捧。
如何在保障內容和兼顧用戶喜好、平臺調性之間尋找到平衡點,才是B站直播當下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03
直播帶貨淺嘗輒止,直播業務的商業化路在何方?
招募UP主內測、收購支付牌照、上線“小黃車”功能等,B站對直播業務的商業化可謂是全力以赴。
前不久,B站公布了2021年全年以及第四季度未經審計的的財務報告。據財報顯示,得益于直播及大會員業務的良好發展勢頭,B站增值服務業務收入達18.9億元,同比高速增長52%。全年增值服務業務收入達69.3億元,同比增長80%。
對于直播業務帶來的貢獻,年報里并未公布具體數額,一筆帶過。
而從現有的幾場B站主導的直播中,UP主們都未明確公布自己的銷售成績,甚至在整個B站直播平臺,都還沒有出現其他平臺類似的帶貨神話,這也讓B站直播帶貨的商業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但可以肯定的是,B站直播業務發力較晚、基數較小,對營收的貢獻并不大,目前B站也并未大規模推廣直播帶貨,“直播帶貨”更像是“私域帶貨”,B站直播商業化淺嘗輒止。
雷聲大雨點小,可B站直播業務為何要在強敵環伺下繼續推進商業化?
直播賽道競爭已經白熱化,虎牙、斗魚、映客、陌陌等已經是老玩家,后來者有用戶基礎更大的抖音、快手在崛起,這時候出手,無異于硬碰硬砸錢。
可B站卻不能猶豫,畢竟作為社區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直播板塊,已經與社區的創作生態形成了良好的雙向反饋。
B站對直播業務的投入,也正在慢慢發揮效用。據財報顯示,2021年Q4,B站收入分成成本同比增長91%,逾24億元,主要原因是向直播主和內容創作者支付的收入分成增加,截止2021 年,B站百萬粉絲UP主中,超過70%同時也是直播主播,全年有超過60萬內容創作者通過直播獲得收入。
而在財報數據中,增值服務也已經成為B站最大收入來源,占比32.8%,超過了移動游戲業務,而直播業務與增值服務的收入還有著更為緊密的關聯。
據財報顯示,從去年開始,B站加強了增值服務的商業化能力建設,其中包括大會員、直播服務及其他增值服務的付費用戶數量均有所增加,從而導致了B站增值服務營收較2020年同期有了80%的同比增長。
B站CEO陳睿也曾表示,B站的直播業務不僅是一個營收業務,更是B站必備的能力。在3月份的財報電話會議上,CFO樊欣給出了B站盈利時間表,預計到2024年實現non-GAAP(非通用會計原則)下的盈虧平衡。
直播帶貨的商業化所要承載的盈利目標不言而喻,既然直播業務在B站的戰略地位非比尋常,那毫無水花的B站直播還能有出路嗎?
B站擁有品類豐富的UP主,盤活UP主做主播,不僅迎合了用戶群體的口味,也讓B站的內容生態得到擴容,這是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都無法比擬的優勢。
此外虛擬主播同樣是B站獨有的優勢,根據darkflame數據,2022年1月B站虛擬主播通過直播打賞等從觀眾獲得的總收入5959萬元,同比增長146%,日均付費用戶數及日均互動人數分別為3.4萬人和27.2萬人,同比分別增長153%和113%。
虛擬主播直播界面,圖/鈴木玲子_Suzuk虛擬主播直播間
可B站似乎并沒有利用自己獨有的屬性優勢,對于其它直播平臺商業變現的玩法套路卻深信不疑。
“喊麥、刷榜、打賞”,直播間畫風突變,這讓B站越來越多的二次元偏年輕化用戶群體所不能接受,畢竟在直播打賞上,目前95后、00后的消費能力偏低,并不足以為B站直播業務“添磚加瓦”。
而B站直播在偏離了用戶群體后,已經把其它直播平臺的玩法都玩了個遍,“公會制”玩法導致了生態失衡,“小黃車”帶貨玩法停滯在了用戶不買賬的尷尬局面里。
在B站用戶的“怨聲載道”聲中,直播玩法可以說是失敗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監管政策也對直播領域釋放了收緊信號。4月15日,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中宣部出版局聯合發布通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平臺游戲直播管理。通知要求,嚴禁網絡視聽平臺傳播違規游戲,嚴禁違法失德人員利用直播發聲出鏡等。
重金打賞、電商帶貨,直播商業變現的路徑不外乎這么幾類,可留給B站試錯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限時盈利的目標高懸頭頂,承載重任的直播業務卻還在流血不止。在政策趨嚴的大環境下,追趕對手的B站腳步越邁越大,但突圍的難度卻越來越大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