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一年翻一倍,大號充電寶火了
“碳中和、碳達峰”政策的推動下,電動化正成為全球范圍內的大趨勢。
這其中,除了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儲能兩個萬億級賽道外,還有一些市場規模較小的細分賽道正呈現出驚人的爆發力。便攜式儲能(亦稱“戶外電源”)就是其中之一。
機構高工鋰電報告顯示,自2017年至今,全球便攜式儲能的市場規模每年至少翻一倍。預計2021年全球市場規模達到111.3億元,同比增速超過160%,呈現出持續爆發式增長的態勢。
哪里有高增速賽道,哪里自然就少不了資本的參與。紅杉、高瓴、中金、達晨等明星投資機構已經紛紛下注行業的頭部企業。而相關行業的巨頭們,如華為、公牛等均已布局相關產品。
自去年開始,便攜式儲能賽道的兩家頭部企業——深圳市華寶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寶新能)和深圳市正浩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正浩科技)開始籌劃IPO,謀求進一步的規模擴張。
不過,市場連年翻倍的便攜式儲能賽道發展也在突飛猛進,還隨時可能有新的巨頭企業橫插一腳。華寶新能和正浩科技只是行業發展早期的階段性龍頭,后期必然會有更具實力的企業搶食蛋糕。要想保住現有市場地位它們只能快人一步,傾盡全力。
01
風口起飛
低門檻賽道,入門并不存在太高的技術壁壘。
便攜式儲能設備,通常被消費者稱為“大號充電寶”和“戶外電源”,其電池容量遠大于一般的手機充電寶,普遍在1000-3000wh區間(即存儲1-3度電),可以為電煮鍋、電磁爐等電器供電。
便攜式儲能近幾年的爆發,一方面源于疫情影響下,全球戶外運動的爆火,野餐、露營、攝影、垂釣、自駕游等戶外消費,帶來了戶外電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應急場景的備用電源需求也在換代升級。
這一點從行業老大華寶新能的財務數據中可見一斑。招股書顯示,2021年華寶新能的便攜式儲能產品的銷售額達到了18.35億元,而對比2019年的2.5億元,三年時間銷售額翻了6倍。
行業市占率排第二的正浩科技創立于2017年,其在去年完成由紅杉中國領投的B輪融資后,估值已經來到了10億美元。據悉,其2021年的營收在15億人民幣左右。
賽道的快速爆發,明星投資機構的布局,行業龍頭的造富效應,很快吸引了更多的新玩家入局和加碼。
巨潮查詢電商網站發現,科技巨頭華為、插座一哥公牛均已推出相關產品;A股上市公司,力帆科技已經官宣入局并推出了5款戶外電源產品;而由寧德時代參股公司時代星云代工的戶外電源產品也于近期在京東商城上架。
四面八方的玩家們之所以能夠快速涌入,主要還是因為這一賽道的低門檻。便攜式儲能產品主要包括電芯、控制系統和熱管理三個模塊,構成相對簡單。尤其是低容量產品,入門并不存在太高的技術壁壘。
眾所周知,中國充電寶的市占率全球第一,充電寶甚至被外國網友戲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在戶外電源這個大型充電寶賽道上也不例外。高工鋰電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超過90%以上的便攜式儲能產自中國。
此外,國內鋰電池、逆變器的可觀產能和市占率,以及儲能代工產業鏈的日趨成熟,都讓新玩家快速入局便攜式儲能賽道更加容易。如全球便攜式儲能市占率第三的GoalZero,其便攜式儲能產品就由A股上市公司豪鵬科技、博力威代工生產。
高工鋰電的報告指出,預計到202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的市場規模將會超過800億元,未來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48%。可以預見,隨著賽道不斷擴容,這個快速增長的新興賽道對于新玩家們將會越來越有吸引力。
02
群龍混戰
玩家們很難建立起品牌壁壘。
新玩家的快速涌入無疑有利于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改進,但對于現有玩家卻并不是個好消息。
目前便攜式儲能賽道上的頭部玩家普遍成立僅數年時間,如華寶新能、正浩科技,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市占率小幅領先,卻很難談得上有多深的品牌壁壘和市場壁壘。
產品方面,鋰電池儲能仍處于發展早期,技術有待改進,其產品功能也尚未完全定型,因此產品發展趨勢可能會導致原有不同產品、品牌定位的公司產生較大份額波動。且目前頭部企業如華寶新能2021年的研發費用率僅2.8%,而電芯、逆變器、智能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均依賴外購,很難稱得上是技術驅動型的公司。
渠道方面,便攜式儲能的主力消費市場位于美日歐,消費群體分散且小眾,尤其是戶外活動滲透率高的美國占據了接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因此玩家們多是跨境電商的大賣家,它們通過亞馬遜、tiktok電商平臺銷往國外,對于線上流量較為依賴。
市場規模較小、消費群體分散、且依賴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臺的情況下,玩家們很難建立起品牌壁壘,更多地是依靠性價比、店鋪評分等取勝。
新玩家如今要切入這一賽道,并沒有太大難度。尤其是相關行業的巨頭企業,很有可能憑借資本優勢、技術優勢,對現有玩家造成沖擊。而這一切都要取決于新玩家們參與的意愿及投入的資源力度。
以便攜式儲能主要玩家之一的安克創新為例,此前由于便攜式儲能市場規模太小,安克創新一度不重視這一賽道,過去數年間僅推出過兩款不溫不火的便攜式儲能產品。但隨著賽道在2020年爆發,安克創新當年迅速推出兩款新品,并在近兩年持續加碼。
戰略轉向的背后,是安克創新在產品布局上一直以來的獨有打法“前海戰略”,即傾向于布局超級巨頭們“不太看得上”、不會輕易部署資源進行“戰略性阻擊”,且仍有一定市場規模和成長性的品類。
這意味著以當前便攜式儲能賽道近百億的市場規模,更強的科技巨頭可能“不太看得上”也不會重點培育。但一旦整個賽道如機構預期迅速爆發成長為數百億的規模,很有可能吸引來巨頭的“戰略性狙擊”,留給現有玩家的“舒適期”也可能并不會很久。
03
競爭升維
有機構觀點認為便攜式儲能將始終是一個規模受限的“利基市場”。
雖然近兩年行業快速增長,但未來便攜式儲能市場的發展始終要面對需求小眾的問題。如前文所言,其主要的下游需求來自于戶外出行和停電等應急場景的需求。這就決定了其總的需求受到目標受眾的限制。
也有機構觀點認為便攜式儲能將始終是一個規模受限的“利基市場”。在不熱衷于戶外運動,以及自然災難發生頻率低的國家,對于便攜式儲能的需求非常有限。以全球市占率第一的華寶新能為例,其48%的銷售額來自美國市場,35%的銷售額來自于日本市場,占到了全球總需求的83%。
以每個大號充電寶售價5000元人民幣計算,華寶新能2021年在美國市場的年銷售量僅為22.6萬臺。這顯然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市場。
據此,有不少機構分析指出,未來向戶用儲能轉型或許是便攜儲能玩家的一個發展趨勢。
家庭儲能指帶電量3度以上的大型戶用儲能設備,主要應用于離網家庭自發電、儲電備用和峰谷電價套利。尤其在高電價地區,戶用光伏發電加上白天夜間電價的套利,使得戶用儲能具備了經濟性,因而其應用更加廣泛,市場規模更大。方正證券預計,按儲能系統年均5%的成本下降測算,預計2025年全球戶用儲能行業規模約為1117億元人民幣。
不過要由便攜式儲能賽道切入戶用儲能賽道、并站穩腳跟卻并非易事。雖然兩種儲能的產業鏈相似、都是電源類產品且都具備一定的to C屬性,但也有著不小的差異。
一方面是技術難度。家庭儲能的帶電量更大,對于安全的要求更高,一旦帶電量超過2度,儲能系統在電芯、PCS、電源模塊等零部件上都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想要切入這一賽道的便攜式儲能玩家在技術上仍然需要追趕。
另一方面,戶用儲能安全性要求更高,因此不能像普通消費電子一樣即買即用,而是需要安全的安裝和使用過程,也就需要本地分銷商和安裝商的配合。且戶用儲能價格也更加昂貴,消費者更加傾向于在線下購買,這就要求廠商做到本地化,在消費國建立分銷市場。
而此前華寶新能、正浩科技、安克創新等主要便攜式儲能玩家都非常依賴亞馬遜、tiktok等線上渠道。要進軍戶用儲能賽道,本地化的分銷渠道和服務體系是這些玩家們的繞不過的一道坎兒。
總體而言,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渠道方面,要想跳出便攜式儲能市場,切入到更大規模的戶用儲能賽道,對于現有玩家來說都將是競爭的升維,其難度都將是進一步的提升。
04
寫在最后
一家創業公司要從0到1,從1到10,最關鍵的可能是選對一個快速增長的細分賽道。但越往后發展,賽道不斷擴容、吸引力增強,現有玩家都必須面對不斷涌入的新對手以及巨頭的潛在威脅,從10-100的跨越要困難得多。
華寶新能和正浩科技都非常幸運地押中了便攜式儲能這一新興賽道,并成功達到了IPO級別的規模和體量。但隨著行業一年翻一倍,它們面對的挑戰也與日俱增:要在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只有依靠技術創新和品牌升級。
以獲得紅杉投資的正浩科技為例,其創始人來自于大疆公司。正浩通過快速充電技術及快捷的手機APP操控體驗,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其產品的單價在同類型售價中也更高。
雖然受限于自身的體量和實力,當前僅15億元左右的年營收很難支撐正浩科技投入多大規模的研發。但現有玩家唯一能做的,只有利用好機會窗口,在更強的玩家入局之前,將護城河挖得更寬更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