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事件”背后,BOY LONDON為何變為“社會大哥”標配?
打人事件爆發后,BOY LONDON遭網友抵制。眾多網友沖入了BOY LONDON的微博、抖音等官方賬號,直呼其“燒烤戰袍”,且“穿上BOY,武力值暴增”,甚至在一些潮牌衣服的直播間中,只要有售BOY LONDON品牌,就可見到網友的“犀利”點評。
“唐山打人事件”后,一張“遠離這類穿搭人群”的圖片火了。
雷達財經注意到,在這張圖片中,金鏈子、BOY LONDON T恤、愛馬仕皮帶、手包/手串兒、不穿襪子的豆豆鞋等衣著成為了“社會大哥”的標配。而此次涉事的施暴男子之一,當天身穿的也恰好是BOY LONDON短袖,其背后寬大的燙金老鷹圖案及醒目的BOY標志令人印象深刻。
打人事件爆發后,BOY LONDON遭網友抵制。眾多網友沖入了BOY LONDON的微博、抖音等官方賬號,直呼其“燒烤戰袍”,且“穿上BOY,武力值暴增”,甚至在一些潮牌衣服的直播間中,只要有售BOY LONDON品牌,就可見到網友的“犀利”點評。
公開資料顯示,BOY LONDON是1976年成立的英國街頭潮流服飾品牌,曾一度被麥當娜、安迪沃霍爾、蕾哈娜等多個明星穿在身上,風靡全球。入華后,BOY LONDON也曾引領一波時尚潮流,有上海年輕人專程開車去常州新店掃貨,也有夫妻買來在拍婚紗照時當情侶衫。
不過,時至今日,BOY LONDON卻已淪為“土潮”的代名詞。“難看要死,還死貴”、“精神小伙、社會大哥必備”……被諸多網友吐槽背后,BOY LONDON品牌影響力也出現下滑。
是什么導致了“金鷹”的墜落?
唐山打人事件發酵,BOY LONDON躺槍
6月10日凌晨,河北省唐山市一家燒烤店發生一起多名男子群毆女性事件,引發輿論廣泛關注。6月12日,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發布通報稱,經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陳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已由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執行逮捕。
值得注意的是,網傳該燒烤店的監控視頻中,將白衣女子拽著頭發拖行至店外,并在此后對其拳腳相加的其中一人就身穿BOY LONDON短袖,這引發了部分網友對該品牌的“抨擊”。
“該品牌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流氓混子的制服。”有網友吐槽道。還有網友希望品牌出面道歉:“我知道人不是你打的,但你有沒有反思過為什么這么多犯事的人都穿你家牌子。”
網友們還沖入了BOY LONDON的微博、抖音等官方賬號,直呼其“燒烤戰袍”,且“穿上BOY,武力值暴增”,甚至在一些潮牌衣服的直播間中,只要有售BOY LONDON品牌,就可見到網友的“犀利”點評。
據了解,目前已有消費者因唐山事件選擇退掉自己在618期間購買的BOY LONDON衣服。而BOY LONDON官方旗艦店客服也已針對唐山打人事件設置了自動回復:“您好,我們堅決抵制暴力行為,感謝您對我們一如既往的支持。”
事實上,網友們的“印象”并非一蹴而就。雷達財經注意到,在公開的惡性案件中,多位犯罪嫌疑人身著BOY LONDON。
2019年,南京市警方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曾披露這樣一起案例:以頭目劉某強為首的涉黑性質組織涉及數起違法犯罪案件,在市內多個區域采用打雜、跟蹤、威脅、堵門等手段非法討債,多次實施尋釁滋事、強迫交易、開設賭場以及敲詐勒索,甚至派人沖撞人民法院的執法車輛,挑戰公權力。
而該組織的一張合影中,亦有多人身穿BOY LONDON衛衣,胸前碩大的品牌Logo在被模糊過后的圖片中仍清晰可辨。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品牌方不應背鍋。上海美谷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項方亮律師提示,消費者應區分事件本身和品牌的不同,客觀評價此事,切記不要惡意侵權。
深陷商標爭奪戰13年,假貨遍地致“社會人”購買成本低
在多位行業人士看來,BOY LONDON的現狀,與其曾陷入的商標糾紛有關。
BOY LONDON源自一家在倫敦國王路街道開設的名為“BOY”的商店,是英倫街頭時尚潮牌的鼻祖,母公司為安格洛聯營公司。
初創時期的BOY LONDON,骨子里寫滿了叛逆,其以一種顛覆性的理念挑戰傳統的服飾行業,大膽的圖案、寬大的T-Shirt剪裁、與納粹黨“帝國之鷹”高度相似的LOGO等都是其標志性特征。
不過,也正是這樣一種反叛讓BOY LONDON很快成為了英國的時尚標簽,彼時英國的《每日快報》、《太陽日報》上,刊登了大量注明歌手和明星是其粉絲的報道及照片。
1995年,BOY LONDON為到韓國開拓市場,決定將商標轉讓給當地的寶成國際株式會社,轉讓期為10年,雙方約定在十年后商標必須無償轉回至安格洛聯營公司。
然而后續寶成公司卻因經營不善,在破產前再度將商標轉讓給了韓國自然人金甲琪,而后者不僅未在轉讓期滿后將商標歸還給安格洛聯營公司,還打起了進軍中國市場的念頭。
2001年,金甲琪在中國申請注冊“BOY及圖”商標,雷達財經搜索中國商標網發現,該商標幾乎與原版BOY LONDON商標一模一樣。此后,金甲琪開始在中國發展代理商,進一步拓展市場。
“這個牌子是什么玩意兒?據售貨員說是韓國的?哪位知道啊?怎么看怎么像地攤兒牌子。”早在2002年,就曾有網友發帖詢問BOY LONDON品牌的具體情況,而其口中的正是金甲琪版BOY LONDON。
與英版相比,金甲琪調整后的BOY LONDON版型較為修身,更適合亞洲人,但其華麗的設計理念也更著重于突出金鷹的logo,給很多從未接觸過該品牌的國人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此外,諸如BigBang等韓國一線明星團體也曾大力推崇韓版BOY LONDON,這讓品牌從韓國火到了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2005年安格洛聯營公司與金甲琪的商標授權已到期的情況下,金甲琪仍在繼續注冊與BOY LONDON相關的商標。中國商標網顯示,2005年8月5日,金甲琪曾連續在國際分類18(公文包、旅行包、書包等)和9(眼鏡、太陽鏡等)下,注冊了名為“BOY”的商標。其還在網站上大量引用英國BOY LONDON的品牌歷史及其合作藝人的商標進行宣傳。
金甲琪的行為,激起了安格洛聯營公司的強烈不滿。1997年,安格洛聯營公司就已在中國注冊商標,其還于2001年在廣州中華廣場“流行前線”開設了中國首家門店。
2005年,安格洛聯營公司對金甲琪提起了訴訟,雙方對簿公堂長達13年。在此期間,金甲琪又新成立了寶愛貿易(青島)有限公司(下稱“寶愛青島”),并以此為平臺,自2014年開始密集申請了41個與BOY LONDON相關的商標,甚至發起了撤銷安格洛聯營公司在華商標的申請。
直到2017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才最終判決安格洛聯營公司持有英國BOY LONDON品牌所有權,確認了BOY LONDON品牌在華的唯一性。一年后,安格洛品牌授權上海梵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宣告英國BOY LONDON品牌商標維權成功。
不過,BOY LONDON假貨橫行的局面并未因安格洛的維權成功而結束。
伴隨海外團購的增多和新一輪潮流的興起,BOY LONDON開始在國內風靡,并在2015年左右達到頂峰。
“你離潮人就差一件BOY LONDON。” 2010年前后流傳的一句話,揭示了BOY LONDON在國內潮流圈的重要地位。
有潮牌愛好者回憶稱,2012-2015年是BOY LONDON在國內風靡的頂峰時期,“當時你去國內任何一片繁華的商業街區,像南京1912酒吧街,10個男生有8個穿BOY LONDON的衣服。”
另據報道,有常州新北萬達廣場BOY LONDON專賣店的店員回憶,2016年時,有人買這牌子的衣服是為了在拍婚紗照時當情侶衫穿,有人則是為了寄給明星,因為他們平時就穿這個牌子。一度,鹿晗、吳亦凡等頂流上身BOY LONDON的照片成了該品牌最好的廣告。
但一位自述曾在BOY LONDON原單店上班的知乎答主卻表示,2017年之前,線下專柜都是韓國版的BOY LONDON,是寶愛青島給的授權,直至2017年英國版BOY LONDON勝訴后,線下專柜才逐漸換為了原版。
如果該答主所述為真,那么顯然在真正的BOY LONDON打贏官司前,韓版的風格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此基礎上,由于設計簡單、容易模仿,BOY LONDON在國內還出現了較多仿品。
2016年開始,BOY LONDON在短時間內多出了BOY LONDOM、BOY LUNDON、BOI LONDON等諸多“假兄弟”。
泰州中院披露的一起案件顯示,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間,為牟取非法利益,被告趙某某伙同付某等八人,利用商標處于爭議狀態,設計、制作了仿冒商標證、BOY LONDON品牌防偽查驗系統、品牌銷售證明以及某英國公司出具的BOY LONDON品牌中國總代理商的授權書等,生產假冒商標服裝并進行銷售牟利,非法經營數額達500余萬。
2019年,警方又搗毀了一對夫婦為首的非法制售假冒BOY LONDON商標的團伙,該團伙以明顯低于市場價對外出售,原本1000多元的BOY LONDON服飾只售100-200元,月銷售額超10萬元。
雷達財經在裁判文書網中搜索“安格洛”,共檢索到916篇文書,時間全部為2016年至今。其中2019、2020年分別有365、336篇,為歷年最多,起訴理由多為知識產權權屬、侵權糾紛。
據報道,近些年,BOY LONDON位于上海南京東路旗艦店、蘇州紅唐購物中心、揚州萬象匯、揚州砂之船、南通港閘萬達、興化吾悅等購物中心的門店都因被曝涉假陸續關閉。
時至今日,電商平臺中自我宣傳是正品,但價格卻比官方低很多的BOY LONDON衣服仍隨處可見。
這不僅對其品牌力造成了嚴重打擊,同時還意味著,“社會人”可以用很低的成本,達成自己想要的效果。浮夸張揚的燙金雄鷹,與金鏈子渾然一體,既不失潮流,也能流露出“霸氣”。
“金鷹”墜落,被戲稱“土酷之王”
不過,資深時尚咨詢人士雪筠認為,BOY LONDON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潮流影響力的衰退。作為一家擁有45年歷史的潮牌,它可能已經過氣,跟不上現在的潮流。
BOY LONDON也曾做過一些嘗試和創新設計,其在2017年攜手英國先鋒設計師KATIE EARY發布聯名系列,并走上倫敦時裝周;2019年與日本銀飾潮牌聯名推出全球限量款,與經典游戲地下城、勇士聯名;今年4月還官宣了范丞丞成為其品牌全球代言人。但這些舉措并不能阻止品牌熱度的下滑。
小紅書上,最近幾年大火的潮牌Supreme筆記數量超過8萬,OFF-WHITE筆記數量超過6萬,兩者商品均有500+。而BOY LONDON相關筆記數量只有1萬+,商品100+,不少博主戲稱其為“土味潮牌”、“土酷之王”。
與此同時,國潮的崛起也對BOY LONDON曾經的市場地位形成了擠壓。隨著Z時代消費者對民族傳統文化和國貨自信心的提升,國潮風、國產品牌正在逐漸崛起。
《百度2021國潮驕傲搜索大數據》報告顯示,國潮在過去十年關注度上漲528%。其中國潮服飾排名2021十大熱搜國潮話題第二,僅次于國貨數碼。
另據觀潮新消費統計,截至2021年12月除,年內國內服裝賽道投資數量已近50起,投資總金額超100億元,創歷史新高。且這些企業背后不乏紅杉資本中國、IDG資本、老虎環球基金、泛大西洋資本、騰訊投資、經緯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就連B站、泡泡瑪特、快手等也看上了Z世代相關的潮牌、二次元服飾、漢服等細分服裝領域。
行業趨勢疊加突發事件的影響,BOY LONDON在國內的發展愈發不容易。
但時代的更迭,或許本就是潮牌的宿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