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扎堆打造“夜市”,夜宵餐飲的“東風”來了?
“夜市、夜秀、夜游”,購物中心盯上“夜”經濟!
商務部數據顯示,我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
“夜經濟”作為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舉措,惹得全國一批購物中心開始打造“夜市”,挖掘夜經濟,比如將B1層、天臺改造成夜宵小巷、酒吧街、微醺派對……
而適合夜宵的“居酒屋”、“酒吧”、“燒烤”、“西餐廳”、“小吃”等餐飲品類,則擁有了最好的“借勢”機會。
究竟購物中心是如何撬動“夜經濟”的?
適合夜宵的餐飲品類又如何才能搭上商場夜經濟的“東風”?
跟隨職餐記者,一起深度分析夜經濟的餐飲新趨勢。
夜市街、轟趴巷、主題夜樂園
各地商場盯上夜經濟
今年以來,夜間消費風潮席卷全國,地方紛紛出臺相關措施鼓勵夜經濟發展,夜經濟趨勢再次升級。
在這個背景下,一大批極具特色的主題活動成為了商業購物中心聚人氣,刺激消費的新路子。
1、酒吧+韓式簡餐+燒鳥+日式居酒屋,打造“夜”主題街區營業至凌晨
與我們以往見到的購物中心“美食街”不同,現在很多商場都在圍繞“夜生活”,打造主題街區,鎖定夜經濟去集合一些夜宵品類、酒吧等。
像是就在7月1號,北京CBD就新開了一家圍繞夜經濟的美食夜市街——華貿17街。
這條街位于華貿中心附近,緊鄰大望路,華貿中心已經成為眾多白領、商務人士日常活動的首選之地,主打客群就是附近的白領一族、年輕海歸、Z世代客群。
它將商場的地下一層改造、整合,目前由9家餐飲品牌構成,包括日式居酒屋、串燒小酒館、韓國簡餐、威士忌酒吧、紅酒吧等。
而該街區營業時間一改以前的22:00,持續至零時左右。
華貿中心相關人員表示,華貿17街主打“美食、酒館,歡聚”,通過網紅打卡點與互動裝置遍布,希望打造成為區域內新的深夜食堂和深夜酒館,能夠讓消費者感受到沉浸式體驗。
2、融合“吃+喝+玩”,商場變年輕人夜晚聚集地
而像北京通州萬達,為了吸引喜歡夜生活的年輕人,它把“吃+喝+潮玩”放到了一起,將以前人流量較少的B1層,直接變成美食夜經濟小巷,名字也為了迎合夜晚取名“東8yeah巷”。
將目標客群鎖定16-30歲崇尚自我、熱愛潮玩、追求顏值的潮流青年群體身上。
不僅僅是一個商業空間,而是基于年輕群體的娛樂需求、社交需求及審美需求等多維角度,涵蓋了三大沉浸式主題街區,分別是:潮玩集市、潮能補給站、潮玩地帶。
潮玩集市:主要鎖定潮流零售品類,滿足顧客買買買。
潮能補給站:則以餐飲業態為主,以美食、美酒等核心內容,將餐酒吧、輕食、小酒館等品類放在其中。
潮玩地帶:則是配合年輕人夜生活的娛樂,比如VR、劇本殺、KTV,讓年輕人玩起來。
目前這個街區已經涵蓋了40多個餐飲品牌,像是老鄉雞、鶴所、茶話弄、7分甜、海倫司、唐記排骨、點兵點將、南鑼肥貓麻辣烤魚、犟牛家榴蓮烤肉、和府撈面、很久以前羊肉串、栗記仙豆糕等。
3、利用商場廣場、天臺空間打造夜生活嘉年華,成年輕人一站式打卡地
而商場除了利用購物中心之中的空間,打造夜生活街區、小巷,還將外部的廣場、天臺等作為大型夜市嘉年華的場地。
像是深圳,以福田星河COCO Park為例,打造青年不夜城,相繼推出草坪音樂節、“40°煙火氣夜火集市”等主題活動,引入鼎幸臺式麻辣鍋·道地臺味、食冶日本料理鐵板燒·海鮮自助餐、野·湖南等大量餐飲業態,同時引入 BlaBlaBar奈雪酒屋 、海森堡現代德國餐廳、OOKI DOKI等夜間消費業態。
還有長沙的梅溪不夜城,是新的商業購物中心,直接圍繞餐飲、游樂、文創、文體、國潮演藝、網紅打卡等多種文娛業態,打造吃、喝、玩、樂、購的一站式潮玩勝地,還舉辦煙花夜游節、啤酒音樂節、國潮燈會等,融入國潮表演、樂隊駐唱來吸引喜愛夜生活的年輕人。
更有一些民國主題夜市街區、大唐不夜城主題街區、宋朝夜市集會等文化主題夜市,因為匯集了餐飲、休憩娛樂、演繹等豐富的活動及消費空間,年輕顧客愿意熬到凌晨,在夜市釋放自己。
購物中心挖掘的“夜經濟”,
或成夜宵等品類的新“藍海”
夜晚,是當代年輕人的充電方式,隨著Z世代消費客群的崛起,夜經濟成為一片“藍海”。
而夜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影響著商業地產,無論是shopping mall室內的街區改造,天臺、廣場夜生活打造,都在通過引進新興業態,完善配套服務,舉辦活動等諸多形式,來延長營業時間、擴大流量。
隨著商場渠道紅利的消退,商場餐飲早已經進入存量時代,據相關數據統計,能在商場中盈利的餐飲品牌僅為20%,優質的、成熟的商場成了稀缺資源,餐飲品牌想要蹭商場流量已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隨著商場夜經濟的崛起,似乎讓很多具有夜宵屬性的品類看到一絲曙光。
1、流量退散的商場,試圖靠“夜經濟”回血
對于餐廳來說,這幾年可謂成也商場,敗也商場。
商場成就了一批頭部餐企,比如海底撈、西貝、外婆家等,借助商場紅利賺得盆滿缽滿,但隨著商業地產進入存量競爭,商場也正面臨關門、虧損、“換臉”,自身難保。
所以在急需流量回血的當下,也在各地政策的助力下,夜經濟成了商業購物中心的好抓手,通過撬動夜經濟來吸引客流。
為了迎合年輕人喜歡的夜生活,商場開始吸納一些新業態,追求新興的玩法,通過獨特的新型生活場景實現差異化營銷,比如商場B1層主題商業街,屋頂新社交空間,并適當對區域延長營業時間,徹底融入到夜經濟模式中。
打造集合潮吃、潮玩、潮休閑等業態,像是“酒+”、露營、音樂節、劇本殺等一系列綜合場景升級,成為“拯救流量的一劑良藥”,成為商場吸金吸客的“重頭戲”。
而在商場的創新動作之下,一部分餐飲品牌也順勢抓到了機會。
2、有夜宵屬性的餐飲品類可借勢而起
對于餐廳來說,很多像是炸串、烤串、小吃走食類品牌小店和商場往往是不搭邊的,很多夜宵性較強的品類不會選擇商場。
因為一方面是房租成本受限,一方面是商場的營業時間太短,基本都是營業到22:00就關門了,對于小酒館、燒烤屋、酒吧這樣的業態都是夜晚才開始有人消費,所以很難進駐商場。
而圍繞夜經濟,商場現在做的夜市街區、夜市嘉年華,融合了多種業態,不僅拉長了營業時間至凌晨,還涵蓋了夜生活的各個業態,吸引年輕人前來一站式打卡,因為在一處就可以有好吃的、好玩的,夜晚有了休閑娛樂的地方。
而且商場的夜生活主題活動,也幫助有夜宵品類屬性的餐廳吸納一波新流量,比如商場會通過KOL種草、直播互動等,引起顧客獵奇心理,快速擴大知名度與影響力。
餐飲品牌也就順帶蹭上了一波流量,而且對于很多不可“外擺“的城市,商場內的夜市街區就成了餐廳最好的撬動夜經濟的機會。
3、“商場夜經濟”或成就一部分夜宵品牌規模化、品牌化
而對于很多燒烤、小吃、酒吧、酒館等夜宵品類屬性的餐飲品牌來說,通過街邊小店打品牌、規模化很慢。
很多快餐、正餐可以通過進駐成熟商圈來打品牌、走連鎖規模化,夜宵類品牌一直沒有一個好的切入點來蹭到商場這波品牌紅利。
但商場夜經濟的興起,讓很多烤串、酒吧、酒館等夜宵類品牌看到更多可能,比如通過進駐商場的夜市街區,提升自己的品牌力,不再只是僅能開在街邊的小店,也可以多維度提升自己的品牌力,也更適合去復制擴張規模化。
而商場夜經濟的興起,也給更多想要走連鎖品牌路子的餐飲品牌一個新的機會,新的選擇,不再受限制,可以多個渠道一起發展,這也說不定可以成就更多品牌,像是以前海底撈、西貝的誕生,或許在未來會有一系列夜宵品類、小吃品類品牌爆發乘勢而起。
職業餐飲網總結:
夜經濟不僅是商業地產的藍海和新趨勢方向,也是具有夜宵品類屬性餐飲品牌的一個新機會點。
能否抓住機會撬動夜經濟,將成為很多餐企此刻要深度考量的問題。
商業地產夜經濟的崛起,會成為一部分餐企業績增長的新引擎。能先一步把握住這波趨勢的,或許可以重新獲得商場紅利也說不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