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攻美團的大軍,只有小紅書掉隊了
錯失良機,小紅書開始創造機會
當內容社區們紛紛盯上美團,持續加碼本地生活業務時,小紅書也出現了新動靜。
近日,小紅書在平臺內發起了“街巷小店改造計劃”,或可視作其布局本地生活的最新動作。該計劃鼓勵用戶“發筆記分享和你有故事的小店”,平臺會聯合社區創作者對其中的一些小店進行改造。
計劃中涉及的小店主要是小食鋪、雜貨鋪、小書屋、理發店等,都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果點進活動頁面用戶們分享的筆記,會發現其中大多小店都帶有具體位置和POI,似乎小紅書想通過這種方式打造出一批新的“網紅店”。
過去幾年里,由小紅書捧紅的網紅店可謂數不勝數。在小紅書上,用戶幾乎總能找到幾個當地的“必打卡”網紅店。這些筆記里也同樣是包含了店鋪的具體位置和亮點,只不過很難看到“團購套餐”之類的鏈接。
現如今,曾經爆火的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等網紅品牌都已不復當初萬人空巷的排隊盛況。隨著時間推移,只靠裝修環境的網紅店基本很難再有回頭客。而即便有爆款產品,也會有其他商家推出價格更低的平替產品,這就使得網紅店逐漸失去了人們的興趣。
當初網紅店最火的時候,小紅書只是充當內容傳播的平臺,并未利用好流量優勢向本地生活業務拓展。錯過了風口以后,現在小紅書積極鼓勵用戶發現有成為網紅店潛力的店鋪,不禁讓人猜測,它想在未來正式進軍本地生活業務時掌握更多主動權。
2021年開始,小紅書也上線了一些與本地生活相關的功能。比如增加門店POI、酒店、民宿預訂等功能,但也都僅限于內容分享,并沒有太多商業化的痕跡。
如今看來,小紅書在本地生活上較為明顯的動作就是頻繁發起的活動了。除了小店改造計劃以外,小紅書最近還發起過推薦餐廳、咖啡館、小酒館和民宿等的活動。在這些活動的相關話題之下,不乏一些商家的推廣筆記,其中的圖片都帶有預訂鏈接,用戶可以跳轉到小程序下單。
盡管如此,小紅書對于本地生活探索的每一步都顯得謹小慎微。隨著抖音、快手這兩個新晉內容社區都開始布局本地生活業務,天然具備種草優勢的小紅書卻仿佛投鼠忌器,遲遲未見大動作。
巨頭紛紛加碼本地生活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從 2014 年到 2018 年,我國本地生活服務的市場規模以年復合增長率 41.3% 的速度在不斷擴大,預計 2024 年將突破 2.8 萬億元,而如今生活服務的線上滲透率僅有 12.7%。
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自然讓不少巨頭心動。從2018年開始,抖音就嘗試了布局本地生活業務。那時候抖音更多借助的還是第三方平臺,或者是為商家在“企業號”上開設團購功能,但都反響平平。
直到2020年10月,字節跳動商業化部成立了專門拓展本地生活業務的“本地直營業務中心”。此后,抖音通過地推的方式,不斷招攬本地商家入駐抖音,獲得了一定的商家數量基礎。
2021年,抖音在首頁上添加了團購入口。為了增加本地生活業務的流量,抖音對入駐的商家們都進行了流量和補貼扶持。因而有些團購套餐設置的價格,甚至比美團還要便宜一些。到了今年6月,抖音正式對本地生活商家抽傭,這也代表著抖音在本地生活市場的地位初步穩固。
另一邊的快手同樣有著入局本地生活的想法,2021年底,快手宣布與美團達成互聯互通戰略合作。此后,快手平臺內上線了美團小程序,為美團商家提供套餐、代金券、預訂等商品展示,并且可以進行線上交易和售后服務。
同樣是在2021年,美團的老對手阿里,終于不堪忍受常年低美團一頭的局面。7月,阿里宣布旗下飛豬、高德、餓了么組成“飛高了”生活服務板塊,由高德集團董事長俞永福統一管理,力圖重新挽回在本地生活業務的市場地位。
更有甚者,抖音和京東還相繼傳出了要進軍外賣業務的消息,整個本地生活市場都被巨頭們覬覦著。平臺們之所以如此急于瓜分本地生活的蛋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線上流量變現難,O2O模式的本地生活業務則可以為線上線下打通渠道,實現流量的快速變現。
慢悠悠的小紅書,還在解決問題
反觀小紅書這里,眼看本地生活市場風起云涌,卻顯得一點也不著急。即便是添加了一些跟本地生活相關的功能,但也更多是為平臺上的內容創作者提供便利,目前還未有商業化跡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大概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小紅書對自身的定位仍然很模糊。2017年,小紅書的創始人瞿芳曾直言:“小紅書不是電商,而是一個游樂場。”意思是小紅書還是以內容社區為根基。為保護平臺內容真實性,小紅書還多次打擊虛假種草,并封禁了大批賬戶。
但小紅書又難以放棄變現的機會,于是在平臺里上線了自營商城,還要求投放廣告的商家必須通過官方渠道“蒲公英平臺”跟KOC進行合作。對于商業化的曖昧態度,導致小紅書在本地生活變現問題上也拿不定主意。
其次,“濾鏡”是小紅書開展本地生活業務最大的攔路虎。2021年,小紅書照片加濾鏡前后對比圖引發熱議。諸如“粉色沙灘”“天空階梯”“海邊小屋”等網紅場景,在其他用戶去當地打卡后都是大失所望。強烈的落差感讓用戶對小紅書上的“必打卡點”逐漸失去信任。
(濾鏡圖&現實圖)
事件發酵后,小紅書官方也下場回應,反對過度美化,提倡“真誠分享”。但用戶對于小紅書網紅店鋪和景點的懷疑,就不是那么好消除的了。如果小紅書想要發展本地生活業務,就必須盡力消除“濾鏡事件”的負面影響。
最后,小紅書本身的機制其實也沒有那么適合本地生活。誠然,用戶之間的相互分享很容易讓人“種草”某個線下店。但小紅書的推薦機制對于商家來說卻并不友好。相比抖音快手的達人推薦機制,小紅書的內容分發更偏向于“去中心化”。也就是說內容才是首要的,頭部KOC得到的曝光不一定比普通用戶多很多。
(數據來源:艾媒咨詢)
如此一來,商家在抖快請一大幫達人幫忙打廣告的模式就行不通了。小紅書上的廣告矩陣收益率要低上不少,而且對于做本地生活的小商家來說,是否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投放也是一個問題。
此外,小紅書對于用戶來說,更像是一個工具。在抖快這些短視頻平臺上,本地生活奏效的邏輯是“用視頻讓用戶產生興趣”。而在小紅書上,用戶更多是將之作為一本“工具書”,在需要的時候進行檢索。
比如用戶想找當地美食,可能就會去知乎或者小紅書上搜索關鍵詞,希望得到推薦。這種模式屬于長期性質,即使商家進行了投放,也很難在短期內看到效果。并且,想要讓投放的內容精準覆蓋大部分用戶的搜索方向,這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定位、用戶信任、機制,這三個難題始終阻礙著小紅書真正開展本地生活業務。如今小紅書已經開始整治平臺內的各種亂象,以挽回高質量內容和用戶信任。對于小紅書來說,本地生活進展緩慢是長期問題堆積的產物,只有先“清理門戶”,才能繼續拓寬平臺的業務邊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