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J18全國招商推介會圓滿舉辦 全國最大蔦屋書店入駐
7月28日,新型城市生活綜合體【建業J18】以“締造超越理想的生活”為主題的全國招商推介會圓滿舉辦,眾多國際國內時尚零售、特色餐飲與潮流體驗領域行業精英歡聚一堂,共商新型城市商業新格局。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著名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先生、R+Production藝術文化智庫總裁暨前云月投資副總裁王迦誼女士、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中國總代表兼董事長野村拓也先生出席并進行主題分享。
建業J18全國招商推介會圓滿舉辦
01
建業J18
最具代表性的新型城市生活綜合體
建業J18位處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核心區域,總面積近100萬平方米,是由建業集團匯聚安藤忠雄、馬巖松、nendo 工作室創始人佐藤大、DEPT建筑事務所創始人Amata Luphaiboon等十五位世界級建筑大師、設計師及生活提案專家聯袂打造的“新型城市生活綜合體”。
總規劃為曾一手打造北京三里屯太古里與成都遠洋太古里的The Oval Partnership歐華爾顧問有限公司,融合國際設計大師對未來空間的想象,把建筑美學、藝術文化、綠色生態、理想人居、休閑購物、餐飲娛樂等集于一體,構建人與自然、藝術與時尚、商業與生活和諧共生的理想生活中心。
J18項目建構全方位理想生活場景,其中包括以“全球靈感生活新地標”定位的多元商業(花溪坊、大峽谷、品味十八、十八街區、蔦屋書店)、J18藝術公園與J18博物館、綠色低碳居�。ɑㄏg、花溪18)以及雲岫酒店。
建業集團重點項目公司總經理荀濤先生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建業集團的重點項目, J18從城市用地規劃到整體項目開發,每一步探索都承載著對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景,將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理念與豐富多元的生活方式相聯結,讓城市空間更具品質,讓藝術融入日常生活,讓商業滿足美好生活需求,讓消費者擁抱全球生活新視野�!�
建業集團重點項目公司總經理 荀濤先生
J18的商業是整體項目的另一大亮點。推介會上,J18商業運營公司副總經理陳曉陵女士對J18項目的商業戰略與業務布局進行了詳細解讀。
J18購物中心由五大單體組成,以不同建筑、不同形態、不同設計的商業體交相輝映,打造多元場景及感官體驗,涵蓋花園美學生活體驗所“花溪坊”、探索式時尚潮流圣地“大峽谷”、潮食社交階梯新聚點“品味十八”、潮玩運動趨勢試驗場“十八街區”、生活方式的提案地“蔦屋書店”。
J18商業運營公司副總經理 陳曉陵女士
J18購物中心以不同建筑、不同形態、不同設計的商業體打造多元場景及感官體驗
除了美好的居住與生活購物環境,理想的生活離不開藝術與自然。為此J18為河南帶來了第一座國際建筑大師的作品——J18博物館,由世界殿堂級建筑大師安藤忠雄所設計,位處J18藝術公園的核心位置,以“光的容器”作為設計概念,創造出奇妙的、獨一無二的空間體驗。
J18特別構建了總建筑面積逾7萬平方米的藝術公園,由國際知名的中國建筑師馬巖松創辦的MAD建筑事務所設計,靈感源自大地藝術,園內設有藝術裝置、植物體驗場、野生花草園、游樂場、露天市集等。
J18博物館以寶石和當代藝術為主題,在安藤忠雄設計生涯中尚屬首例
由馬巖松設計的J18藝術公園,本身就是一件大型的露天藝術品
“一個綜合性項目不但要給發展商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也應該為城市的品位進行相應的提升,充盈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藝術,為城市留存共同的文化記憶,為城市帶來持續發展的動力。于當代城市發展進程中,J18 向我們展示了藝術與設計在商業中的價值,以區域的特色景觀打造舒適的人居環境,利用公共藝術挖掘城市文脈,發揮區域文化特色的潛力,為城市經濟的發展提供更豐富的人脈聚合能力和更優越的投資環境條件�!盧+Production藝術文化智庫總裁暨前云月投資副總裁王迦誼女士如是說。
R+Production藝術文化智庫總裁暨前云月投資副總裁 王迦誼女士
02
國內最大規模的蔦屋書店率先入駐
攜手J18提案美好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被選為全世界必須要去的52個場所之一的【蔦屋書店】將進駐J18,打造全國最大的蔦屋書店,總建筑面積逾14,500平方米,以創新的GO OUT概念,為消費者提供多元時尚生活體驗及最新潮流資訊,如世界旅游、健康生活、潮流創意、知識探索,另有活動工作坊、咖啡館、特色餐飲、限定紀念品等。
生活方式的提案地“蔦屋書店”
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中國總代表兼董事長 野村拓也先生
繼蔦屋書店率先入駐J18后,一眾國際、國內品牌也紛紛進駐,其中超過60%為鄭州甚至中原的首進品牌。推介會現場,建業集團重點項目公司總經理荀濤先生、J18商業運營公司總經理李蒲先生與部分品牌代表共同啟動簽約儀式。J18將與眾多品牌商戶攜手打造獨一無二的主題概念店,共同開創城市商業新格局。
部分品牌代表共同啟動簽約儀式,攜手J18共創理想生活
03
鄭州,下一個新消費之城
J18,一座與世界接軌的潮流活力幸福之城
活動現場,著名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先生十分看好鄭州的商業前景:“作為全國樞紐中心,鄭州近年來經濟總量和城市國際影響力不斷攀升,推進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提檔升級。未來幾年,鄭州的綜合性潛能將不斷釋放,加快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在2021年‘城市年輕力指數’中,鄭州排名第五。年輕的鄭州,將成為下一個新消費之城�!�
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近年來經濟迅猛發展。在剛公布的《2022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鄭州充分發揮了其全國交通樞紐優勢,排名攀升至全國新一線城市的第七名,超越南京、天津、長沙、東莞等。鄭州的商業氛圍、良好的區位環境以及巨大的消費潛力,都將成為J18蓬勃發展的穩固基石�!癑18在鄭州建了一座與世界接軌的潮流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將為鄭州的繁華商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秦朔先生說道。
著名人文財經觀察家 秦朔先生
“用創新引領世界,一起步就是傳奇。河南需要J18,呼喚J18,J18也將成為河南給世界的一個驚喜�!闭缜厮废壬f,J18薈萃國際想象力,聯結國際品牌力量,共創理想的生活購物體驗。J18必將引領鄭州活力繁華的商業新氣象,賦予生活全新的靈感體驗。
關于建業J18
建業J18位處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核心區域,總面積近100萬平方米,是建業集團與逾十五位世界級建筑大師、設計師及生活提案專家聯袂打造的“新型城市生活綜合體”,融合國際設計大師對未來空間的想象,把建筑美學、藝術文化、綠色生態、理想人居、休閑購物、餐飲娛樂等集于一體,構建人與自然、藝術與時尚、商業與生活和諧共生的理想生活中心。整個J18項目由四個街坊組合而成,每一個組合都有不同的建筑形態,囊括了令人憧憬的生活方式,包括:
?創新商業:花園美學生活體驗所“花溪坊”、探索式時尚潮流圣地“大峽谷”、潮食社交階梯新聚點“品味十八”、潮玩運動趨勢試驗場“十八街區”、生活方式的提案地“蔦屋書店”。
?J18博物館藝術公園:J18藝術公園以大地藝術為靈感,圓形作為基本幾何形狀,本身就是一件大型露天藝術品。J18 博物館以“光的容器”為核心創意,力圖為觀眾創造出奇妙的空間體驗。
?理想人居:自然與美學的詩意空間“花溪間”公寓;以及“人文藝術自然低碳國際社區“花溪18”住宅。
?精品酒店:以洞穴作為設計靈感,創造出視覺上具有穿透感的“雲岫酒店”。
1.創新商業
J18商業部份主要由花溪坊、大峽谷、品味十八、十八街區以及蔦屋書店五大單體組成。以不同建筑、不同定位、不同設計的商業體組合形成 , 每座商業體針對不同的消費客群打造多元定位的商業氛圍。
·花溪坊 (花園美學生活體驗所):定位為品味生活的體驗館,將都市的生態花園、購物、休閑與娛樂融合在一起,是品味生活的理想所在。商場內涵蓋時尚生活、品質家居、精品超市、花園式餐飲、兒童娛樂與體驗、私享會所等功能,滿足品味生活購物體驗。
·大峽谷(探索式時尚潮流圣地): 以“峽谷”為創作主題,由國際知名的nendo工作室設計,其創始人佐藤大以其縱橫多領域的設計而聞名,業態包括國際時尚、潮流服飾、美妝、網紅餐飲、影院及潮流體驗館等,打造引領行業變革的探索式綜合零售目的地。
·品味十八 (潮食社交階梯新聚點):匯聚國際美食、精致餐廳、音樂酒吧等,將創新的城市餐飲體驗與室外公共空間相融合,白天是新潮的餐飲打卡地,夜晚是年輕人喜愛的派對集中地。為繁忙都市人群提供放松身心的休閑聚所。
·十八街區 (潮玩運動趨勢試驗場):以街道與商業結合的方式,融入各類運動時尚旗艦店、潮流運動體驗及健康生活體驗館等,并定期舉辦各種主題活動,助力十八街區引發全民運動與消費的新浪潮。
·蔦屋書店 (生活方式的提案地):國內最大規模的蔦屋書店,結合地域特色定制千店千面風格,為消費者提供多元的生活提案。
2.J18博物館藝術公園
【J18博物館】由世界殿堂級建筑大師安藤忠雄設計,以“光的容器“為設計核心,結合幾何學的純粹性、光的空間、地形的塑造、材料的強度,為觀眾創造出奇妙的空間體驗。
【J18藝術公園】由國際知名的中國建筑師馬巖松設計,借鑒大地藝術的概念,營造多種文化藝術活動的生態空間。園內設有藝術裝置、植物體驗場、野生花草園、游樂場、露天市集等。
3.理想人居
【花溪間公寓】自然與美學的詩意空間“花溪間”,采用開放式、圍合型樓體景觀造型,層層退臺為山,景觀為水,綠意交織,將自然邀請到室內,同時將生活邊際向外延伸,打造國際公寓標準的品質住區。
【花溪18住宅】人文藝術自然低碳國際社區“花溪18”,是J18項目極具辨識度的住宅地塊,建筑布局以黃河為靈感,自然切割出流暢的公共空間動線;高低錯落的建筑形態,取材于被自然力量雕塑的山峰。從低到高,建筑被劃分為三個風格鮮明的層次,充分包容多元化的居住需求,讓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土地、樹木和風景。
4.精品酒店
【雲岫酒店】與大峽谷相鄰的雲岫酒店,是nendo工作室在中國的酒店首秀,設計靈感取自于河南的山體、洞窟等自然元素,將“石窟”與“洞穴”理念巧妙融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