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去金拱門背單詞的,都是狠人
來源/19號商研社
撰文/ 葉曼至
頭圖/聯商圖庫
什么人會一邊吃漢堡一邊背單詞?答案可能是各種備考人。
近日,云南42家麥當勞的“麥麥自習室”對外免費開放。這對云南大學生蕭晴(化名)來說,無疑是個備考的好去處。
她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得知云南麥當勞餐廳開放了自習室服務后,她隔三差五就去,往往早上八點鐘到店,吃完一個9塊錢的“自習早餐”后,便一直學習到下午1點鐘才離開。
“自習區域的位置挺多,基本不會坐滿,座位間隔比較寬敞。在這種白噪音的環境下復習備考,我感覺還是挺高效的。”蕭晴笑道。
針對開放自習室一事,9月15日晚,麥當勞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麥當勞洞察到部分消費者對自習場所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云南麥當勞結合自身交通便捷、環境舒適、服務周到等優勢,于7月開始便在省內42家餐廳開放了免費的“麥麥自習室”,并同步推出套餐飲品免費續杯等回饋活動。
“活動開啟后吸引了眾多學子光顧,同時也贏得了廣大市民的廣泛好評。麥當勞將基于消費者需求及市場洞察,不斷創新服務形式。”上述相關負責人說道。
麥當勞門店增長計劃
餐飲品牌“轉行”做自習室,聽起來像是“不務正業”,但在網友看來,卻是個好消息。
“上學那會兒就有去麥當勞做作業的習慣,現在終于名正言順了。”“十年前就應該開啦!”“什么時候讓自習室普及全國各地?”網友們紛紛發話。
據悉,“麥麥自習室”不僅提供免費的學習場地、飲用水和WiFi,還提供免費USB充電。
除了開放自習室,麥當勞還向前來自習的消費者推出兩款自習套餐,套餐飲品可以憑借套餐內附的“自習室書簽”免費續杯。蕭晴表示,其實只要在店內自習,即使不買套餐,向餐廳經理詢問也可以拿到“自習室書簽”進行續杯。
“麥麥自習室”書簽/圖源:小紅書
這不是麥當勞首次推出針對學生的空間生意。早在2018年,麥當勞曾和晨光文具聯合推出高考“陪戰自習室”,將“陪戰”元素嵌入門店的某一區域,讓概念具像化。
“陪戰自習室”/圖源:微博
與此同時,在與空間生意強聯系的咖啡生意方面,麥當勞也有所動作。
近日,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麥咖啡全面下架了拿鐵,宣布推出“奶鐵系列”,并將其作為麥咖啡專屬明星產品,在全國近2500家麥咖啡門店長期售賣。據悉,麥咖啡預計2023年新增約1000家門店,大部分位于三線城市。
9月15日,餐飲行業分析師、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師林岳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連鎖餐飲品牌、便利店有著合適的場地條件,比如光線明亮、有舒服的座椅、有網絡、有吃有喝,如果有條件隔出相對安靜的地方,就幾乎是一個完美的自習場域。”
“麥當勞能夠提供這樣一個空間,是實現企業社會責任的正面案例。但這種模式能否持續,可能還需畫一個問號。此外,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這些需求也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很難持續性地投入過多資源去完善和經營。”同日,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向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出自習室的當月,麥當勞公布了第二季度業績。財報顯示,麥當勞收入57.18億美元,凈利潤為11.88億美元。
對于中國市場,麥當勞CFO KevinOzan表示,依然相信中國市場有非常大的機會,預計今年在中國市場新開800家門店。
截至2022年6月30日,麥當勞在全球118個國家擁有餐廳3.96萬家餐廳,95%為特許經營餐廳。其中,麥當勞在中國市場擁有餐廳4727家,較2021年的4083家,新增644家,已超過預計的一半。
空間生意,盤活資源
不止麥當勞,星巴克、全家等連鎖品牌都曾做過自習室的空間生意。
2021年11月,國內首家星巴克共享空間概念店在上海來福士廣場辦公樓開業,門店總面積約200平方米,設有近100個座位,并劃分了會議室、半開放單人辦公區域、沙發區、休閑區四個區域,且配備了電源插座,部分桌面甚至還備有閱讀燈。
星巴克共享空間概念店/圖源:星巴克官方微博
在付費會議室方面,該店還配備了三間4人會議室和一間8人會議室。據悉,該店是星巴克“共享辦公”模式在中國的初步探索,為了滿足移動辦公和商務社交的需求而設。
9月14日,星巴克中國發布2025戰略愿景,計劃至2025年,以平均每9小時開出一家新門店的速度,新增開3000家門店,覆蓋中國300個城市。
早在2020 年2月,全家便利店也曾和服裝品牌Urban Research、設計策劃公司生活方式研究所在東京虎之門之丘商業大廈開了一家集辦公、零售、餐飲、便利店,并針對辦公室用戶的綜合便利店“Urban Famima”。而在此前,全家官網顯示,針對上班族的店型“Famima”已布局了41家店。在此基礎上推出的“Urban Famima”,是全家正式踏入共享辦公領域的第一步。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學生和職場人士對于自習空間有很大的訴求,在滿足防疫要求的前提條件下,連鎖品牌開放自習場所,對于消費者和商家來講,都是一個雙贏局面。“這種商業模式也有利于門店拉動銷售,增加人氣。”
“在符合疫情防控情況下進行業務創新,可以有效地盤活資源,是一個商業創新行為,滿足了社會需求。”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中心副教授王鵬向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同時,他還建議,連鎖品牌應當運用數字化方式讓消費者提前預約自習空間,此外還需增加個性化服務,創新與空間配置的資源與產品,拉長產業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