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中國換帥
出品/聯商網
撰文/牧之
賣身蘇寧三年之后,家樂福中國迎來換帥。
有消息稱,蘇寧易購近日在內部發布重要人事變動公告:蘇寧易購副總裁龔震宇將兼任家樂福(中國)CEO,原CEO田睿調任蘇寧營銷總部副總裁,負責店面籌建工作。蘇寧方面對此消息暫未回應。
2019年9月27日,蘇寧易購宣布已經完成收購家樂福中國的股權交割手續。自此,家樂福中國正式進入蘇寧時代。彼時的蘇寧易購副總裁田睿也隨即出任家樂福中國CEO。
田睿掌舵的三年,正值大賣場業態遭遇周期困境,家樂福中國力圖破局的努力,效果并不明顯。此次換帥,或與業績未達預期有關。
業績承壓,關店止損
近年來,大賣場業態頹勢凸顯,客流下滑、業績不振、持續關店已成為業內常態,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社區團購等沖擊,超市業績承壓。
蘇寧入主以后,從2019年9月份收購正式達成之后到2019年底這段時間,家樂福實現凈虧損3.04億元;2020年,家樂福實現凈虧損7.95億元;2021年,家樂福實現凈虧損33.37億元,創歷史新高;2022年上半年,家樂福實現凈虧損4.71億元。此外,2022年上半年,家樂福可比門店銷售同比下滑14.30%,坪效同比下降13.62%……
與此同時,家樂福中國的關店步伐也在持續。2019年,家樂福關店3家,凈減少2家;2020年,關店20家,凈減少5家;2021年,關店26家,凈減少23家;2022年上半年,關店24家,凈減少24家。截至2022年6月30日,家樂福門店總數為181家。三年來,家樂福門店凈減少54家。
關于閉店原因,家樂福方面給出的解釋是,戰略調整、房屋租金和市場變化等影響。其實,大賣場的租期一般在15年到20年,最近幾年也已經到了超市租約陸續到期的階段。在大賣場行業呈現整體業績承壓,普遍虧損的不利局面下,關店止損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在大賣場式微的情況下,倉儲會員店似乎成為傳統大賣場轉型的新路徑。家樂福也將目光轉向了這一賽道。
入局會員店賽道
就在家樂福投入蘇寧懷抱的同時,Costco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大陸首店落戶上海,開業即引發轟動效應。加之,大陸市場會員店的先行者山姆業績頻頻飄紅,正處于迷茫期的傳統商場像找到救命稻草一樣,一窩蜂入局會員店賽道。家樂福也是其中一員。
2021年10月22日,家樂福中國首家會員店在上海正式開業。不過,開業當天即遭遇“二選一”困境。家樂福方面表示,從會員店籌建到開業,競爭對手持續向一些品牌進行“二選一”施壓。而開業當天,部分品牌不堪競爭對手壓力,不得不回購買空相關商品。同時,家樂福也不斷接到品牌不再繼續合作的通知。
這一事件也折射了會員店的優質供應商稀缺之困。的確,會員店需要做出自己的差異化產品,避免同質化,更要適應本土化的消費需求,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信賴。
即便首戰遇挫,家樂福會員店的拓展計劃依舊野心勃勃。家樂福CEO田睿在2021年10月曾表示,家樂福規劃在未來三年內將200家大賣場中的100家全面升級改造為付費會員制的會員店。2022年9月2日,家樂福會員店上海南翔店正式營業,長寧中山公園店也將于9月正式營業。一個月內雙店同開,可以看做是家樂福加速布局會員店業態的重要動作之一。不過,截至目前,家樂福會員店數量僅為個位數,與百店目標尚有差距。
眾所周知,會員店對商品的管理能力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要求很高,傳統大賣場轉型會員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長時間的沉淀、打磨與市場檢驗,同時也需要長期的較高成本輸出,并且短時間內無法立竿見影見到效果。在母公司蘇寧易購也面臨困境的情況下,家樂福會員店能否投入更多資源和精力去做,值得商榷。
寫在最后
如今,家樂福中國正在推進“雙重融合”和“三重變革”。“雙重融合”強調在組織上加強體系協同融合,在業態上進行不斷迭代融合;“三重變革”強調重建渠道價值,重構商品力和重塑經營模式。
那么,即便新CEO上任,家樂福中國的戰略方向應該不會有重大調整,畢竟是內部調任。未來,在龔震宇的掌舵下,家樂福中國能駛向更加光明的彼岸嗎?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