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美妝品牌又關店!
來源/青眼
作者/越溪
近日,韓妝平價彩妝品牌伊蒂之屋天貓旗艦店發布停業公告。自2020年起,砍掉線下單品牌店,回歸美妝集合店和發展線上,伊蒂之屋此前已有過多次調整。此番關閉天貓店又是為何?進口彩妝為何頻頻失守?
01
近370萬粉絲的店鋪關了
雙11剛結束不久,青眼注意到,近期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反映“伊蒂之屋天貓店關了”,甚至有網友擔心以后再也買不到該品牌的產品。
伊蒂之屋天貓旗艦店發布的公告顯示,店鋪將暫停運營,自11月12日下架店鋪所有商品,恢復時間待定。據了解,該店粉絲數為369萬。
▍截自伊蒂之屋天貓旗艦店
對關店的具體緣由,以及公告中所謂的“戰略調整”。青眼第一時間聯系伊蒂之屋母公司愛茉莉太平洋相關負責人,對方并未告知詳情,但表示“店鋪之后會重新開啟”。
回顧伊蒂之屋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歷程,這至少是品牌第三次做出調整。
公開資料顯示,伊蒂之屋創立于1985年,于2013年入駐中國,入華之初就以其粉紅、夢幻的公主風格和潮流創意,受到國內消費者喜愛。鼎盛時期,伊蒂之屋在中國市場有近60家店。
由于早期與中國代理商的糾葛,品牌一度轉變思路,采取自營模式,這可視為第一次重大調整。第二次,是伊蒂之屋砍掉線下單品牌店,而開始發力線上和入駐美妝集合店。
青眼在2020年就有報道,彼時伊蒂之屋陸續關掉線下門店后,很快便進駐了調色師。目前,從地理位置來看,伊蒂之屋已入駐了調色師廣州凱德廣場店、上海月星環球港店等21家門店。
現今,伊蒂之屋再次調整,關閉天貓旗艦店,這是否意味著,對中國市場開始動搖?
青眼調查發現,除伊蒂之屋天貓旗艦店已經暫停營業外,伊蒂之屋微信官方商城早在今年2月23日就已經進行閉店處理。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雖然在正常營業,但店內只有伊蒂之屋柔焦美艷妝前乳、伊蒂之屋10色盤兩款產品可購買。對此,客服告訴青眼,除以上兩款產品外,其余產品均無現貨,“且產品庫存由公司統一調配,無法確定具體的補貨日期。”
不過,就在伊蒂之屋天貓旗艦店宣布暫停營業前后,天貓上出現一家”ETUDEHOUSE伊蒂之屋海外旗艦店“,青眼詢問客服后得知這是一家新店,粉絲數不足1000人,店內產品都由韓國原裝進口。目前該店內有眼線筆、唇釉、美妝棒、潔面乳16款產品在售。
▍截自伊蒂之屋天貓海外旗艦店
另外,青眼致電武漢、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的調色師門店了解到,目前伊蒂之屋仍在正常售賣,而且種類齊全。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渠道頻繁調整,但伊蒂之屋品牌仍然還在堅持。
不過,伊蒂之屋錯失的市場將很難再奪回。青眼此前根據愛茉莉太平洋財報整理,2018年和2019年,伊蒂之屋共計虧損2.5億元人民幣。
愛茉莉太平洋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伊蒂之屋的化妝及皮膚護理銷售額均有所增長,但受免稅店撤出的影響,整體銷售額下降3.6%(2021年第三季度銷售額約為1.38億元人民幣,2022年第三季度銷售額約為1.33億元人民幣)
▍截自愛茉莉太平洋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
“韓妝火跟韓劇風行有很大關系,韓國影視文化輸出,帶動韓流時尚。但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再加上限韓令,兩地交往很少了,韓妝風潮自然就弱了”。某位業內人士告訴青眼。
華西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也指出,韓妝品牌首先搭上文化產業發展的快車,借助影視作品大力推廣品牌,融入傳統文化元素,提升品牌認同感,但是海外擴張期的歷史顯示,文化賦能只可助力短期彎道超車,長期口碑還要靠產品質量與科技含量樹立。
02
多個進口彩妝“失守”
近兩年受整體環境影響,彩妝市場增長承壓業內有目共睹。靠口碑與品質奠定市場基石,在中國市場立足,同樣適用于其他進口品牌。
然而面對彩妝這個高速賽道和急劇變化的渠道,部分進口品牌響應速度慢,對市場不了解,開始出現水土不服,或調整戰略,或干脆退出中國。
據了解,韓妝品牌HERA赫妍已于3月撤出中國線下專柜,并于3月25日關閉線上微信商城。今年6月,雅詩蘭黛集團旗下彩妝品牌Too Faced天貓海外旗艦店發布公告,稱于8月結束該旗艦店的運營,目前Too Faced天貓海外旗艦店店鋪已搜索不到。
無獨有偶,今年7月,美國彩妝品牌Stila宣布結束天貓海外旗艦店的運營;另一個網紅輕奢彩妝品牌GlamGlow格萊魅也在8月份關閉天貓旗艦店,黯然退出中國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第一批入局純凈美妝的高端品牌Lilah B.也宣布在年底關停品牌,該品牌的零售合作伙伴包括絲芙蘭、Net-a-porter和BlueMercury等。
可見,在全球范圍內,彩妝市場恢復元氣都還需要一定時間,更不必說中國這樣一個品牌眾多,充分競爭的市場。
03
新國牌逆襲
相較于不斷萎靡的韓妝、頻頻失守的進口小眾彩妝,國牌化妝品在電商平臺與新社交平臺的興起下快速成長。
以雙11榜單舉例,近3年,天貓雙11彩妝TOP10榜單每年都有2個國貨品牌上榜,完美日記和花西子都曾分別登上榜首。
與此同時,彩棠、Blank me半分一、毛戈平等已獲得大眾認可。據了解,彩棠品牌上半年銷售額達2.32億元,同比增長110.57%,雙11期間更是以1.37億商品交易總額位居彩妝榜第12名;Blank me半分一也一度沖進今年雙11彩妝預售榜單前十。
事實上,新國貨品牌中不乏專注產品研發的品牌,以打破大牌“平替”的標簽,以不輸國際大牌的品質,但又更親民的價格,去贏得市場。
據《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高線城市年輕女性客群偏愛國潮文化特色商品,高線城市女性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更為明確,是國潮文化商品的主力消費人群,彩妝是年輕女性消費主線。這些也說明國產彩妝已獲得消費者青睞。
一位美妝電商行業從業者對青眼表示,美妝市場更新換代速度較快,隨著國貨崛起,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如果美妝品牌在產品品質與創新上缺乏迭代,在性價比、產品功能性上可能會顯弱勢,而品質與創新恰恰是國產品牌最注重的一點。另一位美妝零售負責人也表示:“現在的中國消費者已經更加理性了。”
當前,美妝市場競爭激烈,彩妝產品流行趨勢多變,更新迭代快,只有針對當下的消費趨勢與用戶需求,實現產品的與時俱進,深入洞察年輕消費者痛點,才能在美妝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