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現“輕奢水療業態”,對未來消費升級有何啟示?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無名
近日青島業界出現一件“新鮮事”,一家名為“寬渡”、號稱“輕奢水療”的項目橫空出世,據說開業時陣勢浩大,又是無人機群表演、又是豪車巡城,一時沸騰于網絡,引發島城各路人馬的廣泛關注。
之所以能引起如此關注度,一方面源自開業的聲勢,另一方面,即核心在于“輕奢與水療”這一新奇結合。在大眾心智中,水療業態雖與品質生活相關聯,但與“奢”還是存在較大距離的。那么問題來了:
·“輕奢水療”是一種什么奢法?
·它對于商業各業態消費升級方向探索有哪些啟示?
·消費升級方向是否會是未來商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為此,我專程前往進行了一次體驗,拋開別的不說,僅就門票價格就已甩同行幾條街,268元/人,且這還是開業特惠價,僅限開業期。那么究竟值不值?
一、探店與思考
消費升級具體是在哪方面?這可從馬斯洛五層需求理論說起: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五個層次,各層需求相輔相成、層層遞進。大家或許不清楚的是:在1970年,馬斯洛又將其擴充為八層,新增“認知需求、審美需求、超越需求”三層需求。
但無論是五層還是八層,越往下的都是物質需求、往上的則是精神需求,所以這其實正應了馬克思主義“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基本規律。換言之,上層建筑須有物質基礎作為支撐,沒有堅實基礎的上層建筑是難以持久的。
因此,消費升級方向的探索首先意味著“須打下深厚、堅實的物質基礎”,就像蓋樓一樣,越高的大樓地基也越深。“物質基礎”即直觀部分: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上層建筑”即感官部分:看不見、摸不著、但又確實能感覺得到。在商業領域,物質基礎即各類基礎設施、人員風貌之類;上層建筑即調性、服務、流程體驗之類。我們以該輕奢水療項目為例——
“物質基礎”方面:
1、它的基礎設施及用料方面更為考究,舉個例子:它的洗護用品全部都是進口大牌的(不是雜牌),比如洗護發、沐浴露全部都是歐舒丹;
2、助�。创暝桀悾┡鋫湟徽讓I基礎設備,比如自動控溫的搓澡床等,且流程也與其他同行大為不同,涵蓋一套簡單按摩護理;
3、服務追求高度標準化與流程化。每一個模塊都由專人引導,而且能看出人員都是經過專項培訓的,服務禮儀、用語基本統一。這在水療業態是非常少見的、也是尤為不易的;
4、門票中包含水果與飲品自助,但其水果都是“晴王”一級的,另外還有諸如椰子、西梅、龍眼之類特色水果;飲品則是星巴克咖啡之類(瓶裝);冰激凌則是哈根達斯。我與友人打趣調侃道:“這么看來門票價格其實不高,能吃回來啊!”;
5、休息區中庭設置一處吧臺,吧臺區域又設置了一處“藏酒展示區”,展示的都是年份洋酒。對酒我著實不懂,但同行的朋友卻精于此道,他打眼一看不由大吃一驚,和我介紹說:“這里面隨便一瓶都得10萬起步……”
“上層建筑”方面:
1、設計用料追求品質,整體設計風格追求簡約。這讓我不由想起《天道》中的一句話——越復雜的人的家中越簡單。其實所謂高端設計,簡約而不簡單,這可謂基本范式;
2、設計語言則趨向“方方正正、一板一眼”,有點“棱角分明”的感覺,這與其他水療圓形設計語言的風格迥然不同�?偠灾瑘A形設計語言給人一種親近感,就像一個整天笑呵呵的人;而方形設計語言則給人一些距離感,但卻讓人感到一股更強烈的質感,就像一位真正貴族,一舉一動無不體現出“規規矩矩”;
3、相較于其他水療同行,其空間規劃更為追求精致與私密,即每個區塊都不大卻更精致、且設置了更多私密空間(比如諸多二人VIP包間)。這與傳統開放大廳式,即所有人其樂融融、熱熱鬧鬧聚在一起截然相反,更多了一份私密與悠然;
4、在嗅覺方面應是引入了香薰系統,且設置獨有味道。這是較令人意外的,因為此項不僅成本不低,而且有時不易察覺,所以一般看來性價比極低。但對于消費升級領域而言,它卻是較為重要的,這彰顯出一種品質、專業與周密——連你聞什么都規劃了;
5、除基礎的各類汗蒸空間、影院、書吧等外,它還打造了一處“多功能空間”。我詢問了一下服務人員,據其介紹,此空間用于舉辦類似頌缽之類的禪修體驗主題活動,以此全面滿足客人對于精神放松方面的深層需求。所以,越是升級探索越更深度洞察,而不能停于表面,越深度的洞察意味著越強的核心競爭力,而越強的核心競爭力則意味著更強的粘性與護城河;
5、在餐飲配套方面,它更是獨樹一幟——配套并非傳統餐飲,而是“酒吧式餐飲”,即“餐飲+品酒模式”。要知道——在一般水療業態是不推酒的,因為容易出事,而它卻反其道而行之,這也說明其對定位客群及其需求的深度洞察與認知。
綜上,可對“消費升級對應元素”作如下總結歸納:
1、物質基礎必須匹配上層建筑。這并不是指格調就是追求用材、用料的品牌與價格,而是指“如果物質基礎與上層建筑不匹配,那么上層建筑就無法成型”。換言之,即格調的基礎須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品質,沒有這些作為基礎,則為空中樓閣、自娛自樂;
2、之于消費升級探索而言,“物質基礎”雖是重要的,但卻是基礎的、次要的;核心在于“上層建筑”(感官)。感官雖須依托物質基礎呈現,但它必須“超越物質”,不能限制于物質基礎,即認為“敢砸錢就能買來高端感”。作個直白比喻,就像暴發戶與沒落貴族在氣質、審美等方面是有差異的;
3、越簡約則越具調性。如果大眾化對應“大而全”、那么品味則意味著“小而美”,是做“減法”,所以越具品質則越精致;
4、消費升級意味著小眾,小眾意味著“尊享”,尊享意味著“私密”,私密則意味著“封閉”(與大眾化的“開放”對應)。所以越向上則越小眾,越小眾則越應重點關注“私密與封閉”;
5、品質彰顯及取勝于細節,而這些細節主要在于“那些意想不到之處”,比如獨有味道、書吧中的選書、影院放的影片、藏酒展示等。相對于意料之中而言,意想不到則會讓人“驚艷”,驚艷則意味著留下更深刻印象;
6、“萬物皆由人”,這一方面指對定位客群的多維、深層洞察(由于高端對應小眾客群,所以更應關注個體);另一方面則指服務人員及服務意識、流程的標準化體系塑造。比如豪車車行與其他車行、奢侈品品牌與其他品牌在服務人員方面的差異,有時這是決定性的,因為“人比物更生動、更傳神”。
綜上,相信把握住以上六點,則消費升級的精髓已在其中矣。但務必牢記一條核心原則:高端絕不是肯砸錢就可以的,它不是高端材料的堆積,物質只是基礎,絕不可“以偏概全”。
業態/品牌為何須重視消費升級的布局與探索?
之前大家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消費究竟是在升級還是在降級?而當下答案愈發明晰,“雙11”的主要數據尤能說明問題:
雙11總銷暴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眾消費意愿與能力的大幅下滑,當然這其中有主觀原因(未來預期);也有客觀原因(收入與就業形勢)。但無論哪種原因,都意味著中產階層的消費能力在急劇下行。要知道雙11原本即是為中產階層而生,故就中產階層而言:消費降級趨勢基本明確。
所以,未來主要服務于中端客群的商業形態預計將遇到較大挑戰:一方面存量太大、競爭激烈;另一方面主客群消費能力驟降且預計將呈持續下降趨勢,這意味著一大部分中端客群的消費情況將不斷下探(低端化)。而這些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因為“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手頭真緊了、未來越來越不確定了,依舊勇于透支的著實不正常。
換句話說:未來中產(中端客群)的錢確實越來越難賺了。而與中低端客群對應的高端客群卻受影響不大,主要因為他們是真正有資產的,抗風險能力更強,甚至在經濟低迷時反而成為其進一步崛起的機會,別忘了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因此之于高端客群而言,他們的消費是繼續升級的,尋求更高的感官體驗,方向則按馬斯洛需求理論——向精神需求方面提升。所以,高端將成為藍海,高端化探索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布局方向,尤其之于體驗業態,更可謂必由之路,更何況不進則退且已退無可退。
因此,“寬渡”這一水療業態的向上探索為業界指出了一種未來方向與方法論,見微知著,如若水療這類相對特殊的體驗業態都能完成其高端化進化,那么想必其他業態則更沒問題。所以,若你有空來青島,建議去實地體驗一下,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