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火出預期,影投又開始搶網點了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
有的影投還沉浸在豐收的快樂中,有的影投已經在找網點開新店了。一些已經很長時間沒聯系的影投拓展,居然在春節檔這么忙的時刻,發信息過來慰問,順便問問有沒合適的物業網點推薦。賺得盆滿缽滿之時,不忘再加把火。一家影城一天隨便一二十萬的收入,確實爽到爆,太久沒有這種時刻了。之前都得小心翼翼的問候,順便試探下有沒開店的意愿。現在開店都不是事,IMAX /CINITY/DOLBY都能投,豪氣都上來了。
2019年前,有個影城物業十幾家、甚至幾十家影投來搶都是很普遍的事,哪里需要什么招商,選就行了。斷裂的這幾年,似乎又要銜接上來,人們對于娛樂消費的熱衷沒有消失,只是被壓抑。
十幾天前,我對于票房的預期是企穩并在春節檔步入反超軌道。從疫情恐慌度、春節檔票價、內容端變化以及管理層等方向梳理路徑,得出復蘇結論。隨著春節檔的炸場,短短幾天時間,市場基本空翻多,影院行業將進入新的上升通道。
大年初一13億的開盤并不是太理想,但這是在場次同比少了10幾萬場的情況下獲得的,表現可圈可點。初二、初三開始一般場次會進入跳水階段,今年春節檔的場次跌幅得到很好控制,續航能力不錯,市場接力激活,初二初三同比反超,后勁強,更多受眾需求被激活,恐慌性陸續逐步褪去。于是,兔年春節檔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實現同比反超,并躋身歷史第二高票房。
內容端的《滿江紅》及《流量地球2》雙頭部成為拉升的主力,中腰沒有實力影片頂上是缺陷,由原來下腰頭部《熊出沒:伴我熊芯》前移支撐,好在下腰片子票房也不是太渣,整體內容端支撐力還是夠的。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是個敗筆,上映兩天撤離,反復定檔搞得影院方面相當不滿,本來就人手不夠忙得不可開交,還要擦屁股。頻繁調檔極度考驗影城耐心,之前影院渠道端能夠忍受在于內容端匱乏,只能忍,只能跪著求片方。接下來的態勢是內容端擁擠,積壓片、新片、引進片同時涌進渠道,話語權向渠道端轉移,以《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這種玩法,不小心就可能被影城“祭旗”。不過最近一個月窗口,影城應該能夠包容,下一個這么調檔的片子,估計會很難堪。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調檔2.17,同檔期有實力競品《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風再起時》,春節檔片子余溫尚在,《黑豹2》以及214情人檔片子阻擊,能夠拿到的排片頂多10%,比春節檔好不到哪去。讓《風再起時》提檔至2.5,讓出排片空間,算是增加點排片權重。不過還是得施展魔力讓后期沒有實力新片阻擊,才有望實現絕地反擊。
2月份有兩部漫威電影,《黑豹2》雖然提前出片,稀釋掉部分觀眾,《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實現與北美同步。上旬有春節檔影片余溫加持,外加《風再起時》、《黑豹2》,飽滿度不錯;中旬情人檔+《蟻人與黃蜂女》,不會太差,下旬內容端偏弱。定檔還在陸續進行中。
春節檔+內容端的不斷夯實,給了影投信心,增加渠道數量,增厚話語權,成為未來思考的方向。疫情雖然使渠道端進行了一定的重組并購,但并沒有太大的案例,渠道集中度不夠明顯。部分TOP榜影投甚至接連關店,行業集中窗口被打亂。這輪能夠存活下來,都各有其特點。
以往影城生態模式簡單,地產玩家做生態,影城作為流量輸出,通過做大生態獲利;傳統行業玩家做上下游鏈條,一手內容生產,一手渠道銷售;中小影城玩家,偷偷票房怡然自得,不偷靠著市場紅利也能生活。
疫情前幾年,影城單店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與內容端票房分配開始逐力。大家都盯著同一塊蛋糕,內容方分得多點,渠道方就少,渠道方想掣肘內容方必須加速渠道覆蓋,通過市占率反制內容端。疫情后,渠道端基本被打趴了,內容端發行價肆意飆升,渠道端只能轉向提高票價擼消費者的毛,結果去年消費端用腳投票,整個行業集體趴下。到今年春節檔,內容端發行價依然居高不下,只是渠道端不敢輕易漲太多,自我消化。
渠道端想要反制約達到新的平衡,加速布點,提升話語權是必然。分散的影城投資格局為產生連鎖影城提供了土壤。大部分市占率低的玩家,都可以趁著行業復蘇之際,提高市場占有率。像萬達電影市場率十幾個點很可能會迎來加速突破,除了依托集團物業,大量非萬達物業對于萬達電影的認可度居高不下,自營+加盟會迎來增長點。
原來手握資金想要投資并購的企業一直不敢下手,無非擔心投到半山腰。隨著底部的出現,先知先覺的影投開始尋找物業。下個月開始,影投拓展要開始忙起來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