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咖啡還是沒能跑贏新茶飲
來源/壹覽商業
撰文/樊益寧
茶與咖啡,在飲品行業的發展堪稱一對冤家。過去三年,在新消費浪潮迅猛發展下,新茶飲、咖啡在國內快速崛起,在資本的加持下開始跑馬圈地。
2022年,雖然兩個行業均面臨著內卷外爭,但從整體發展形式來看,新茶飲、咖啡依舊在持續增長。
2022年,茶飲方面,滬上阿姨、茶百道等一系列品牌持續大規模擴店,地方品牌霸王茶姬開始全國布局,蜜雪冰城也已披露招股書開始沖刺“茶飲第二股”;咖啡方面,以瑞幸咖啡、幸運咖等為代表的“快咖啡”品牌領銜擴張,同時下沉也成為了咖啡行業的主題,Tims中國在9月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國內咖啡第二股。
在新茶飲和咖啡蓬勃發展的背后,離不開資本的持續關注。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2年在新茶飲與咖啡賽道,共發生45起融資事件,披露出的資金總額將近40億元人民幣。
其中,新茶飲賽道共發生24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約21.4億元人民幣;咖啡賽道共發生21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約18.6億元人民幣。從融資事件數量和融資金額來看,咖啡仍是輸了新茶飲一籌。
不過,在壹覽商業看來,經過近三年的爆發式增長,新茶飲與咖啡行業正在迎來新的轉變。
01
咖啡加速成長,新茶飲格局形成
2022年,咖啡延續了去年的增長趨勢,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達3817億元,2022年將達4856億元,并預計2025年將達10000億元。另根據《壹覽商業》統計數據,2022年咖啡領域共發生21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約為18.6億元。總體來講,在新消費行業遇冷的情形下,咖啡領域依舊堅挺,融資數量和融資金額總體變化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咖啡領域還迎來不少新品牌。比如,成立于2022年9月的新派咖啡品牌意士多在10月份便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目前在全國已開出100余家門店;RUU COOFF以直營為主,主打自提及外賣服務,不提供堂食,于5月被新茶飲品牌檸季全資控股投資。
在銷量上,有數據顯示,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間,天貓的咖啡一級類目速溶咖啡/咖啡粉/豆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22%,三級類目中咖啡液同比增長率高達215%。
此外,經歷過財務造假退市的瑞幸咖啡也迎來重生,財報顯示,在2022年第三季度,瑞幸實現營收38.95億元,同比增長65.71%;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凈利潤為5.15億元。而國內咖啡市場也跑出“第二股”,9月底,Tims中國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
與之對應的是,新茶飲領域在年內也發生了多起融資事件,有24起,融資金額21億元。不過,在這之中處于早期的項目偏多,24起融資中,A輪及以前的品牌有18起,融資也多為百萬、千萬級別。
事實上,在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后,新茶飲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22年底,門店存量超3500家的新茶飲品牌有7家,而同期門店超1000家的連鎖咖啡品牌僅有5家。
另外,從整個市場市場發展來看,新茶飲已經度過了市場增長高峰期,增速已開始出現放緩。據《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2020年,中國新茶飲市場收入規模增速分別為26.5%、23.4%以及26.2%,2021-2022年的增速將下降至19%左右。而且,其預測接下來的2-3年,增速將進一步收窄至10%-15%。
不過,在2022年,仍有多家新茶飲品牌在大規模擴張,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據壹覽商業統計數據顯示,包括滬上阿姨、茶百道、古茗等8個品牌在年內新開門店數量超過500家,總新開門店數量超14000家。
相比之下,仍處于成長階段的咖啡市場表現就沒有這么強勁。從整個市場來看,美團線上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初,中國內地共有咖啡門店11.73萬家;而據《2022新茶飲研究報告》數據,2022年年底在業的新茶飲門店總數約48.6萬家,比2020年年底的37.8萬家,增長超28%。
另從頭部品牌來看,截至2022年底,咖啡行業中門店數量最多的瑞幸咖啡有約8171家,而新茶飲中的蜜雪冰城現存門店則突破23000家。
02
連鎖咖啡下沉,茶飲頭部開始為增長發愁
2022年,在咖啡市場,以線下為場景的連鎖咖啡品牌增長最為顯著。壹覽商業統計的2022年咖啡領域的21起融資事件中,連鎖咖啡品牌有17起,已披露的融資金額達17.1億元,占總融資金額的91.9%。其中,Tims中國以近兩億美元拔得頭籌。
Tims中國于2019年進入中國市場,隨后相繼獲得騰訊投資、紅杉資本等的投資。在資本加持下,Tims中國加快擴張速度,截至2021年底,品牌共開出390家門店。進入2022年后,Tims中國在加快擴張的同時,還于同年9月底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另從整個行業來看,在消費遇冷的2022年中,雖然新茶飲、咖啡逆勢上揚,但在內卷外爭下,很多品牌也開始為增長而發愁。在這其中,打開三四線下沉市場,成為多家咖啡品牌的目標,而且像幸運咖、瑞幸咖啡等品牌已經率先嘗到下沉市場的“甜果”。
以幸運咖為例,在2020年4月開放加盟后,品牌開始提速擴張。進入2022年后,幸運咖更是加足馬力在下沉市場跑馬圈地,全年新開門店1484家。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幸運咖的門店在三四五線城市中占比高達60.78%。
至于瑞幸咖啡,年內聯營門店數量一直在增加,且大多都是分布在下沉市場。據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聯營門店數量達到2473家,相比2021年底增加846家門店。
而在下沉市場加盟成為品牌的新引擎后,2022年12月,瑞幸咖啡正式宣布開啟新一輪合作伙伴招募,面向全國9個省份41個城市公開招募加盟商,以北方三四線城市為主。
相比之下,像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頭部品牌在門店擴張上也不輕松,而為了擺脫增長困境,這些茶飲品牌在2022年開始了一系列為增長而進行的調整。
一方面,在2022年初,像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相繼宣布下調產品價格,以迎接更多大眾消費者。另一方面,包括茶百道、喜茶等品牌也展開一系列的營銷活動,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品牌聲量。
在門店擴張上,大家也展開了各不相同的策略。11月初,喜茶宣布將開放加盟模式,在非一線城市以合適的典型展開事業合伙人業務,近日在品牌十周年報告中又稱將全面大力發展大眾市場。
至于奈雪的茶,在12月5日曾發布公告稱,已簽署對樂樂茶主體公司上海茶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協議,奈雪的茶以5.25億元收購樂樂茶43.64%的股權。而蜜雪冰城則選擇尋求上市以獲得更多擴張的資本,9月份,蜜雪冰城披露招股書,不過近日有消息稱其開始準備轉戰港交所。
在頭部品牌為增長發愁之際,資本也開始在新品牌中尋求機會。在壹覽商業統計的2022年茶飲領域的24起融資中,處在天使輪、A輪系列的品牌有17起,占比約70.8%。
03
咖啡茶飲終成一家
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行業內卷加劇,新茶飲品牌在達到一定規模后,想要繼續增長,保持競爭力,需要不斷創新和多元化發展,而同為飲品的咖啡就成了新茶飲布局的方向。
在過去一年,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書亦燒仙草等品牌,不是入股了咖啡品牌,就是推出咖啡門店。而更早前,蜜雪冰城在2017年就推出咖啡品牌幸運咖,目前其門店數量超1800家,近兩年發展迅猛。2021年,喜茶也開始多元發展,投資了像少數派咖啡、Seesaw Coffee等咖啡品牌。
由此,越來越多的新茶飲品牌開始打起咖啡的主意。2022年4月,書亦燒仙草戰略投資了DOC咖啡,占股23.5%;5月,檸季全資控股投資咖啡品牌“RUU”;8月,茶顏悅色推出咖啡品牌“鴛央咖啡”,同時5家門店在長沙地區齊開。在年內,奈雪的茶也相繼投資了AOOKA咖啡、怪物困了等品牌。
不僅新茶飲,咖啡品牌也開始攻入新茶飲占地。在同年7月,MANNER入股了茶飲連鎖品牌阿嬤手作,持股1.2%。而更早之前,瑞幸在2019年推出小鹿茶,均開始與新茶飲搶奪市場。
在雙方相互進入對方陣營下,速溶咖啡也持續向線下市場邁進。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2年有包括花田萃、小洋僑、少數派等4家速溶咖啡品牌獲得融資。在銷量上,有數據顯示,隅田川咖啡在2022年天貓618中全渠道銷售額突破9000萬元,同比增長186%,在天貓雙11銷售額預估同比增長30%以上。
另據“弦鏡”數據顯示,2022年天貓11月咖啡類目的銷量前三分別是三頓半、雀巢和隅田川。其中三頓半銷售額約為4615萬元,雀巢銷售額約為3718萬元,隅田川銷售額約為969.58萬元。
盡管在線上獲取了不少的流量和聲量,但要想從流量品牌轉變為國民認可的大品牌,走到線下,開設一定規模的實體店,將商品和服務展示給消費者是很有必要的。
速溶咖啡品牌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近些年在持續發展線上業務的同時,也開始走向線下。2020年,起家于線上的時萃開始布局線下門店,隅田川則在上海、杭州進行了快閃店的嘗試;2021年,三頓半在上海開出首家門店。
2022年,也有多家品牌開始進入線下市場。7月21日,永璞咖啡全國首家線下門店“城是CITYBORING”在上海開業,截至目前,永璞已在上海、深圳共開出5家門店。
04
最后
總體來講,在過去一年消費行業遇冷下,新茶飲、咖啡賽道整體仍有較好的發展,但同時行業競爭愈發激烈。而且,品牌們不僅加速開店,在門店運營、市場份額上也開始下功夫。
2023已來,消費行業回暖的曙光就在眼前,身處其中的新茶飲、咖啡賽道亦是如此。
但兩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又不一樣。新茶飲方面,隨著2022年收購兼并的風聲不斷,2023年會是一個行業玩家加速洗牌的階段。但并不是說,這其中的贏家就可以占據絕對的優勢,門店經營、產品等仍是行業競爭的關鍵。咖啡方面,盡管行業整體仍在高速發展,但隨著新入場玩家不斷涌入,市場格局仍會不斷有新的變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