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奈雪的時間不多了
來源/妙投APP
作者/Eastland
2024年1月2日,兩家現制飲品連鎖企業——蜜雪冰城、古茗的上市申請同時出現在港交所官網。
現制飲品指的是現場制作、可立即飲用的飲品。從數據上看,2022年中國人均年消費現制飲品約18杯,歐美國家人均達2、3百杯。
值得注意的是,歐美國家人均幾百杯現制飲品幾乎全是咖啡。奶茶、果飲能否像咖啡一樣成為嗜好品,還是未知數。
于是,中國現制飲品“開拓者”分兵兩路:一路主攻咖啡,如瑞幸(PINK:LKNCY);另一路主攻茶飲、果飲,如蜜雪冰城、古茗、奈雪的茶(HK:2150)。
預計2024年,四家企業將在資本市場聚首。
01
奈雪的茶輸掉增速
據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奈雪的茶共經營1360間直營門店(加盟店僅有4間)。
2019年,奈雪的茶營收突破25億,同比增長130%;
2020年、2021年,營收增速分別為22%、41%;2022年營收增速為零。
2023年H1,營收25.9億,同比增長27%。
相比之下,蜜雪冰城、古茗采取加盟模式,截至2023年9月30日,中國門店數分別為3.2萬間、9000間。
從星巴克到端幸,從蜜雪冰城到奈雪的茶,各品牌旗下門店在面積、選址、運營方面差異很大,橫向對比開店數沒意義。但縱向對比門店數量,還是足以顯示品牌擴張力度。
同為加盟模式,密雪冰城門店增速比古茗更快,營收規模一路領先:
2022年,蜜雪冰城營收136億,同比增長31%;
2023年前三季,蜜雪冰城營收154億,同比增長46%;
2022年,古茗營收55.6億,同比增長27%;
2023年前三季,古茗營收55.7億,同比增長34%。
從數據可以看出,蜜雪冰城基數更大、增幅更高,領先優勢逐步擴大。而論門店數量擴張速度,加盟模式有天然優勢,奈雪的茶只能甘拜下風。
02
奈雪的三大主要成本
按照占營收的比例來看,奈雪的茶三大主要成本為材料成本、員工成本和門店成本。
·材料成本
約占營收的三分之一,近年有小幅下降趨勢:
2020年材料成本11.6億,占營收的38%;
2021年材料成本14億,占營收的33%;
2023年前三季,材料成本8.3億,占營收的32%。
·人工成本
占營收的比例與材料成本不相上下:
2020年人力成本9.2億,占營收的30%,比材料成本占比低8個百分點;
2021年人力成本14.2億,占營收的33%;
2023年前三季,人力成本6.9億,占營收的26%,比材料成本占比低6個百分點;
·門店成本
包括租金、設備折舊、使用權資產攤銷、水電等:
2020年門店成本6.8億,占營收的22%;
2022年門店成本突破10億,占營收的24%;
2023年前三季,門店成本5.7億,占營收的22%;
盡管努力壓縮,但奈雪的茶與門店相關的成本仍然占營收的20%以上。與采取加盟模式的蜜雪、古茗相比,有巨大的成本劣勢。
03
消費場景劇變,削弱門店價值
奈雪的茶將用戶消費場景分為三種:一是門店點單——現場下單并支付;二是自提訂單——使用微信/支付寶小程序或奈雪APP(包括現場使用);外賣訂單——需要配送服務的訂單。
2018年,店內收銀占比高達93%,外賣占比7%,自提為零;
2019年,店內收銀占比降至69%,外賣占比提高到17%,自提14%;
2020年,店內收銀占比斷崖式降至30%以下,自提占比40%,外賣占比超過30%。
到2023年H1,店內收銀行占比進一步跌到15%,外賣占比達44%,自提占比41%。
與門店相關的成本及人力成本合計接近營收的50%。例如2023年H1,門店、人力成本合計12.6億,占營收的48.5%。
如今外賣、自提成為主流,前者由第三方提供配送服務,后者對門店的依賴、人力成本也大幅降低。2023年H1與門店相當的12.6億支出,而“店內收銀”模式營收才3.5億。
04
在“友商”上市前扭虧
剔除對凈利潤影響較大的幾項公允值變動,奈雪的茶在年報中披露了“經調整凈虧損/利潤”(non-IFRS)。
2020年,經調整凈利潤為1664萬元;
2021年,凈虧損1.45億,虧損率3.4%;
2022年,凈虧損4.61億,虧損率10.7%;
2023年H1,三大成本合計占營收的比例從90%降至80%,其中材料成本率未變、人工成本率降低7個百分點、門店成本率降低3個百分點。剔除852萬公允值損失,稅后凈利潤約7300萬(2022年H1,經調整虧損約2.4億)。預計2023年將實現全年扭盈利。
2023年H1奈雪的茶扭虧為盈,關鍵是三大成本合計占營收的比例從90%降至80%。
此外,預計蜜雪冰城、古茗將在2024年招股。這意味著對中國現制飲品市場感興趣的投資人而言,可選擇的標的增至四家。奈雪的茶通過降本增效(主要通過壓縮人力成本)扭虧為盈,正當其時。
05
蜜雪、古茗“成色”對比
1)毛利潤
蜜雪冰城、古茗毛利潤率都在30%左右。
2021年,蜜雪冰城毛利潤32億,毛利潤率31%;2022年毛利益38億,毛利潤率28%;2022年前三季,毛利潤46億,同比增長54%,毛利潤率30%。
2021年,古茗毛利潤13億,毛利潤率30%;2022年毛利益16億,毛利潤率28%;2022年前三季,毛利潤17億,同比增長48.5%,毛利潤率31%。
數據對比可知,由于規模優勢,蜜雪冰城盈利能力更勝一籌。
2)費用率
藍色折線代表毛利潤率、彩色堆疊柱代表費用率,只有藍色淹沒彩色,才能錄得利潤。
下圖中,密雪冰城、古茗的“藍色”均遠遠高于“彩色”:
·蜜雪冰城
2021年毛利潤率31.3%,市場費用率3.9%、行政費用率3.6%、研發費用率僅0.16%,總費用率7.7%;
2022年毛利潤率回落至28.3%,市場、行政費用率分別增至5.7%、3.7%,總費用率提高到9.6%;
2023年前三季,毛利潤率29.7%,總費用率9.6%.。
·古茗
2021年毛利潤率30%,市場費用率4.2%、行政費用率2.8%、研發費用率1.5%,總費用率8.6%;
2022年毛利潤率28.1%,市場、行政費用率分別增至4.8%、3.4%,研發費用率2.1%,總費用率突破至10.3%;
2023年前三季,毛利潤率31%,總費用率9.9%。
2023年H1奈雪的茶扭虧為盈,關鍵是三大成本合計占營收的比例從90%降至80%。
3)凈利潤
蜜雪冰城凈利潤穩中有升:2021年凈利潤19億,利潤率18%;2022年凈利潤27億同比增長39%,利潤率提高到20%;2023年前三季凈利潤25億,同比增長51%,但利潤率回落至16%。
古茗規模化盈利從2023年才真正開始——前三季凈利潤10億,利潤率18%。能否持續、上市后會不會“變臉”有待觀察。
總結而言,從門店數量、營收規模、盈利能力來看,蜜雪冰城是更好的投資標的。
06
“加盟/自營”混合模式
熟悉咖啡行業的人想必知道,星巴克在中國沒有加盟店,全部自營,但這不是其一貫作風。
截至2023年10月1日(財年結束日),星巴克在全球擁有3.8萬間門店,其中加盟店占比為48%。過往四個財年,這個比例基本沒有變化。
截至2023財年末,北美1.78萬間門店,自營、加盟店的比例為6:4;在北美以外的2.02萬間門店中,加盟店占比達56%。
北美(美國、加拿大)是星巴克發跡的“大本營”,天時、地利、人和俱佳。可見, “六四開”是令星巴克“安心”的自營店、加盟店比例。因為,加盟業務毛利潤率是為自營業務的5倍!(注:自營業務毛利潤率約15%、加盟業務毛利潤率約為75%)
星巴克進入新市場的過程可以歸納為“三步走”——
第一步,以加盟店試水;
第二步,如果對目標市場有信心則改為以自營為主,甚至全部自營;
第三步,擇機向自營、加盟“六四開”的理想狀態過度,此時的加盟店與試水時的“初級加盟店”相比有很大提升。
星巴克1999年進入中國,2017年自營、加盟門店數分別為1540間、1396間。2018年,星巴克將在中國的所有門店改為自營,標志著在中國已經走到第二步。星巴克日本也處于這個階段。
2017年10月,瑞幸開出第一間自營店,此時已進入中國市場18年的星巴克在中國擁有近3000家門店(自營、加盟各半)。
2019年瑞幸開啟了“零售伙伴”模式。瑞幸為“零售伙伴”提供選址、店面設計、物流及原材料(如咖啡豆、牛奶等),不收取加盟費而采取利潤分成。以讓渡部分毛利潤為代價,換取零售伙伴的資金及本地人脈資源,同時節約門店租金/設備折舊成本。
截至2023年9月末,瑞幸1.33萬間門店中,自營、加盟數量分別為8807間、4466間。
總結而言,星巴克、瑞幸的“自營/加盟”混合模式位于金字塔頂層;蜜雪冰城、古茗的傳統加盟模式是中間層;奈雪的茶的純直營模式在增速、盈利能力方面均不占優勢,位于底層。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