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不走蛋糕突然全國停工,數千員工工資未發
出品/聯商網
撰文/西泠雪
日前,曾有“烘焙界海底撈”之稱的網紅蛋糕品牌“熊貓不走蛋糕”被曝突然全國停工,數千員工工資未發,老板欠薪跑路,讓人唏噓。
3月16日,熊貓不走蛋糕官方微博突然發布一則“員工討薪”內容。
有熊貓不走蛋糕員工稱,3月15日熊貓不走創始人楊振華失聯,數千員工三四個月工資未發,社保公積金斷交,截止發文前,老板本人依舊失聯,釘釘公司群突然被解散,迫于無奈,只能網絡發聲。
01
全國網點“暫停營業”
3月17日,已經有多名熊貓不走蛋糕員工確認,公司是在3月16日下午突然宣布停工的,不少配送員直到解散時仍在配送蛋糕。
有網傳截圖顯示,在公司倒閉前,熊貓不走蛋糕創始人楊振華在工作群中向員工道歉稱,由于管理決策失誤、疫情等內外部原因,公司停業。
楊振華表示,因為自己的無能,盲目樂觀,決策失誤,對疫情對政策對市場的錯誤判斷,公司資金鏈斷,欠薪負債導致公司停業、個人破產,借給公司2000多萬,讓法人代表也借給公司700萬,還是沒能把公司救回來。其也表示,之前已傾盡所有,無力償還債務,會接受法院公安等處理。
此外,有熊貓不走蛋糕惠州總部的員工表示,3月15日,公司各地的高管和法定代表人就已經到總部交涉,希望創始人楊振華能夠現身,但是楊振華并未出現。
在公司釘釘群解散后,熊貓不走蛋糕的員工們組建了互助群。截至3月17日下午5點,互助群里已經有240多名員工登記了自己被拖欠的工資金額,最低金額約2000元,最高約5.2萬元。
目前,熊貓不走蛋糕全國的網點均已經“暫停接單”。另外,根據大眾點評網,其全國的網點均顯示“暫停營業”。
02
昔日“明星”品牌轟然倒下
熊貓不走曾一度爆火,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如今熊貓不走還是“走了”。
天眼查顯示,惠州市熊貓不走烘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冊資本約157.58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姚秀華,董事長楊振華持股比例約為34.84%。
根據官網介紹,熊貓不走蛋糕是烘焙電商品牌,以自主創新的“產品+服務”模式,通過線上下單,熊貓人免費送蛋糕上門,提供跳舞、魔術等表演,讓每位用戶都有更快樂的下單體驗。
官網數據顯示,到2021年成立僅僅3年,熊貓不走累計賣出600萬個蛋糕,年營收超8億,受消費者喜歡程度僅次于老牌網紅好利來和鮑師傅。
憑借獨特的模式,熊貓不走迅速走紅,進駐多個城市,并在2年內完成3輪融資,總額近2億。2018年11月,熊貓不走獲頭頭是道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2020年3月獲IDG千萬元A輪投資;2021年1月,獲XVC上億元B輪投資。
目前,該品牌已進駐北京、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24座城市,擁有超2000萬用戶。
據了解,在熊貓不走微店中,單層蛋糕價格在100元-300元之間,購買需提前3-5個小時預約,作為增值服務的舞蹈免費。
如今,對于其突然倒閉,不少顧客在其社交賬號下留言。
有網友稱,“剛買了蛋糕,怎么退款?”、“今天的蛋糕沒送到。”、“上午訂的蛋糕,剛付了款、充了值,結果晚上被告知門店倒閉了。”
此外,黑貓投訴官微也聲稱,收到不少消費者投訴從熊貓不走購買的蛋糕無法配送,充值金額無法退換,客服聯系不上等狀況。
03
“暴雷”早有征兆
事實上,熊貓不走的“暴雷”,早有征兆,曾陸續被曝出存在影子店和生產日期造假等問題。
早在2022年,就有媒體爆料,“熊貓不走蛋糕”在長沙的16家分店中有6家是“影子店”。有記者走訪發現,按照在外賣平臺上登記的地址實地尋找熊貓不走蛋糕店,卻找不到相關門店。
據熊貓不走蛋糕天心店負責人透露,由于熊貓不走蛋糕只接受網絡平臺訂購,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品牌以這些“影子店”撐門面,讓消費者在外賣平臺上感受到熊貓不走蛋糕的經營規模和品牌影響力。
2022年3月,熊貓不走在廈門的一家門店因是“影子店”而被立案調查。
今年315前,熊貓不走被曝出虛標日期、線下門店造假等問題。相關媒體暗訪熊貓不走生產車間發布的視頻顯示,在3月11日當天,一個原本要求在3月12日配送的蛋糕已經打包完成,蛋糕包裝上的生產日期竟然也是3月12日。
對此,熊貓不走蛋糕廣州區域的負責人解釋稱:“我們也在查這件事情,現在不確定是標簽打錯了,還是我們人員操作問題?調查完后我們一定會給大家一個答復的。”
在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用戶吐槽熊貓不走的蛋糕不好吃、尺寸縮水、配送服務差,也有網友抱怨其不守時而影響過生日的心情,就連其特色服務“熊貓人跳舞”也變得越來越敷衍。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9月,熊貓不走蛋糕對外披露的數據稱,其單月營收超過7000萬元。根據公司提供的數據,其中私域營收占比超過60%,用戶復購率超過50%。
而在2023年11月,熊貓不走蛋糕全渠道的GMV(商品交易總額)僅有2273萬元,根據員工透露,這個水平是熊貓不走蛋糕的正常水準,其整體利潤率超50%。
有業內人士指出,盡管GMV和營收無法直接比較,不過能看出,其整體營收下跌了超過六成。
寫在最后
近年來,烘焙賽道競爭激烈,行業面臨大洗牌。在過去一年,已有超10萬家烘焙店倒下。
《聯商網》統計發現,2023年倒閉或調整的30個餐飲品牌中,有13家為烘焙品牌,占比達43%。除了虎頭局、墨茉點心局等網紅烘焙品牌在不斷調整收縮,日本“甜品界神話”LeTAO小樽洋菓子鋪、“法式甜品標桿〞LENÔTRE雷諾特、美國甜甜圈品牌唐恩都樂等國際烘培品牌,也在逐漸淡出中國市場。
有分析認為,不少網紅烘焙品牌沉淀不足,也并未真正了解客群需求,一旦盲目進行擴張,就會給品牌帶來較大壓力,如不能用持久的品質和服務打動消費者,很難長期發展,最終只能以失敗收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