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低史低又史低,為什么iPhone總在降價?
來源/雪豹財經社
作者/瀚星
6月的一個下午,北京王府井蘋果直營店店員張晴(化名)在10分鐘內連續處理了3位顧客的退貨需求。
其中一位顧客剛剛在店內購買了最新款的Apple Watch,走出店門僅僅幾分鐘,她發現電商平臺上參與618大促的同款產品比店內便宜近600元,于是折返回來當場退掉了剛買的手表。另外兩筆退款,也是類似的原因。
在線下直營店購買蘋果產品的,通常是對價格最不敏感的一批用戶�!暗幻舾幸灿邢薅龋上便宜得太多,就連我都有些心動�!睆埱绺嬖V雪豹財經社。
電商平臺狂卷低價,蘋果產品的線上線下差價被不斷放大。在剛剛結束的618年中大促期間,這一差距被放大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蘋果的價格體系被攪亂,受影響的不僅僅是從不降價的線下官方直營店,遍布全國的線下授權分銷商、零售商們的利潤空間也被大幅擠壓。從價格更低的電商平臺上“進貨”,能賺取比官方渠道進貨更高的利潤。
亂價背后的蘋果,一面享受著618霸榜的傲人成績,一面默默吞下降價這劑苦藥。
01
iPhone亂價
接待完3位退貨的消費者后,張晴拿出手機看了看天貓蘋果旗艦店。疊加平臺優惠和88VIP會員折扣,iPhone 15 Pro Max的售價已經比直營店低了近3000元。
iPhone的銷售有很強的周期性。通常從9月新品發布開始價格逐步走低,在次年6月降到最低點。再加上蘋果官方很少降價促銷,每年618,各大電商平臺都會喊出“iPhone降至歷史最低價”的口號。
其中,天貓蘋果旗艦店是蘋果官方唯一授權的線上直營店�!斑B官方授權直營的價格都卷成這樣,顧客只逛不買、退貨,都可以理解�!�
據張晴介紹,進入6月后,她每天為店里顧客講解最多的是,在線下直營店購買蘋果產品可以享受14天無理由退換貨,舊設備可以當場抵扣,而且在店里做數據遷移更方便。
“以前用戶可能會為了這些服務付出幾百、一千元的溢價,但當溢價超過兩千,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就過于奢侈了�!睆埱绺嬖V雪豹財經社。
三線城市手機零售商劉浩(化名)6月6日拿到的官方分銷渠道批發報價單上,128G的iPhone 15和iPhone 15 Pro,進貨價分別是4700元、6050元�!巴ǔ谶M貨價的基礎上加價一到兩張(100~200元)來賣�!眲⒑聘嬖V雪豹財經社。
作為對比,兩款機型的官方售價分別為5999元和7999元。
但比起從官方分銷商手里拿貨,還有利潤更高的進貨渠道。
就在劉浩拿到報價單的同時,各大電商平臺的618年中大促開啟。在拼多多百億補貼頻道中,iPhone 15和iPhone 15 Pro的售價比官方渠道拿貨價低300元左右,京東、淘寶、抖音商城的價格也均低于官方批發價。
一群被稱為“平臺掃貨人”的黃牛由此誕生。
他們在各個電商平臺比價,挑選其中價格最低的購買,然后適當加價后賣給線下零售商。電商平臺售價與線下拿貨價相差的幾百元,就是他們的利潤空間。
即便從黃牛手里加價回收iPhone,零售商依舊比從官方渠道進貨更有利可圖。從事蘋果授權分銷12年的孫平(化名)告訴雪豹財經社,“黃牛加價一張,零售再加價一張,還是比從官方授權渠道拿貨便宜100多元�!�
這批從電商平臺流出來的iPhone,經過黃牛和零售商的兩次加價后,一部分賣給了線下購物的消費者,“還有很大一部分又從零售商手中回流到電商平臺”。
薅電商平臺補貼羊毛的不只有黃牛和線下零售商。一位拼多多商家告訴雪豹財經社,京東和抖音商城也是他們的進貨渠道,今年各平臺對“同行掃貨”的管控明顯沒有之前嚴格。
在這個鏈條中,黃牛和零售商賺取了倒賣的利潤,平臺則獲得了流量和GMV。
為應對線上渠道的低價攻勢,蘋果官網在618期間推出了400元的舊設備抵扣補貼。但對比電商平臺動輒千元的降幅,這樣的力度顯得有點小打小鬧。
02
失控的價格體系
蘋果正在失去對其產品價格的掌控力。
客觀上,蘋果龐大且復雜的銷售體系,為其產品的價格調整提供了騰挪空間。
蘋果在中國的銷售渠道分線上和線下。在線上渠道中,蘋果官網和淘寶Apple官方旗艦店是官方直營,京東的Apple產品自營旗艦店、山姆會員店、蘇寧易購等,則是官方授權的線上經銷商。
線下渠道更為復雜,又分為直營、直供和分銷三層。
直營和直供主要覆蓋一二線城市,直營店包括北京三里屯、王府井店和上海靜安店等,直供渠道則是各大商場常見的Dragonstar、Coodoo等蘋果優質經銷商(Apple Premier Reseller)。
一二線以外的城市,則主要由蘋果的授權分銷商覆蓋。目前蘋果官網上有23家授權分銷商,它們負責把蘋果的產品分銷給二級分銷商,再分發到全國上萬家蘋果零售店。
體量越大的授權分銷商,拿貨價格越低。
一位授權分銷商的地區倉儲負責人告訴雪豹財經社,愛施德、天音等規模較大的分銷商擁有較高的議價權,它們的拿貨批發價往往最低。行業內把這些低價iPhone的流通,稱為iPhone“二級市場”。
但同樣,只有出貨量足夠大的電商平臺和二級經銷商,才能從這23家大分銷商手中拿到最低價的貨源。這個二級市場,是拼多多和華強北的主要貨源地。
不僅如此,電商平臺獲得最低價貨源后,還會再進行一輪補貼,從而進一步拉大了與官方渠道的價差。處在蘋果銷售體系不同環節的淘寶和京東,雖然拿貨價格更高,但在全網比價的風潮下,也通過高額補貼將價格打到了與拼多多相近的水平,低于部分官方分銷渠道的批發價。
因此,對于劉浩這些小的線下零售店和檔口來說,與其在二級市場找低價貨源,不如在大促期間直接從線上進貨。
電商平臺的低價戰爭打得越兇,蘋果的價格體系就越失控。
2019年,拼多多剛上線百億補貼頻道時,iPhone價格比蘋果官網僅便宜幾百元。此后幾年,隨著各電商平臺卷入低價競爭,iPhone線上價與官方定價的差距越拉越大。2023年618期間,iPhone 14 Pro的全網最低價比官方定價低了約1500元。到2024年,2000元以上的差價已隨處可見。
蘋果并非一直對亂價行為視而不見。2020年,蘋果曾對當年新上市的iPhone 12系列產品進行了嚴格的線上價格管控,嚴禁授權分銷商將低價貨源流向電商平臺。
但隨著近年來蘋果在國內面臨的激烈競爭和手機出貨量下滑,蘋果對線上的控價早已松動。
03
患上“降價依賴癥”
降價雖然會對品牌形象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但在銷量面前,庫克選擇了讓后者的數字更好看。
近兩年,蘋果不僅不再對分銷商的貨源流到線上嚴防死守,官方直營店鋪也一改往日的高冷風格。
2022年7月,蘋果官網打破慣例,首次在新機發布前推出非教育優惠的折扣活動。從當年7月29日至8月1日,部分官網商品可享150元到600元不等的優惠。
5個月后,蘋果又在官網推出跨年促銷活動,消費者用指定支付方式購買符合條件的產品可享立減優惠,優惠幅度100~1000元。
2023年618前夕,蘋果“入鄉隨俗”地在天貓開啟了官方旗艦店首播,全系商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優惠。其中原價7999元的128G版本iPhone 14,優惠后價格為6499元,便宜了1500元。雖然該優惠活動以平臺補貼為主,但作為國內唯一蘋果授權的線上直營平臺,背后離不開蘋果的默許。
事實上,蘋果的確從降價中嘗到了甜頭。
IDC數據顯示,2023年Q4和全年,iPhone出貨量在國內市場均排在首位,市場份額分別為20%、17.3%。在今年淘寶、京東公布的618手機銷售榜上,iPhone 15、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三款機型,毫無懸念地霸榜前三。
IDC認為,雖然蘋果在國內高端市場受到競品明顯沖擊,加上自身產品升級幅度有限,導致吸引力下降,但是在第三方渠道較大幅度的降價促銷推動下,還是吸引了較多消費者。
但與此同時,蘋果也患上了“降價依賴癥”。
進入2024年,iPhone銷售再次承壓。張晴告訴雪豹財經社,以往iPhone的銷售淡季會從四五月開始,但今年春節過后,淡季就提前到來。
劉浩也觀察到,蘋果的分銷商從今年2月底開始,出貨價就幾乎“一天一降”。3月8日婦女節前后,二級市場上的iPhone批發價已降到和618接近的水平,“今年蘋果的618早開始了3個月”。
沒有了雙11、618大促的今年一季度,iPhone迅速失去了市場第一的位置。據IDC,Q1蘋果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6.6%,從上季度的市場份額第一滑落至第四位,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至15.6%。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分析師Ivan Lam認為,蘋果在中國的銷售已經越來越依賴線上渠道的打折優惠。
金字招牌正在日漸失色的蘋果,焦慮不可避免。
德國著名管理學學者、曾提出過“隱形冠軍”概念的赫爾曼·西蒙(Hermann Simon)在他的《定價制勝》一書中寫道,對高端產品來說,任何促銷和打折活動都是毒藥。太頻繁的打折或太大的折扣力度都會損害高端定價戰略。
但對蘋果來說,在當前的中國市場不卷價格,就會被用戶拋棄,入鄉隨俗可能才是現階段最好的生存之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