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大食堂開業,“零售+餐飲”業態成新舉措
來源/零售圈
打工人的胃,已被越來越多的傳統商超盯上。繼廣州盒馬推出“平價快餐”系列后,物美超市“物美大食堂”也已正式上線。
01
自助暢吃
物美超市全新推出物美大食堂
《零售圈》注意到,該全新餐飲業態在北京中關村店推行,主打午餐和晚餐時段的自助餐飲服務,正餐供餐時間為上午10:30至晚上8點,中間不閉餐。
可以看到,食堂菜品豐富多樣,涵蓋涼菜、炒菜、主食、水果、小吃、甜品等在內的共計60余種菜品。其中,面食類碳水自助13元可無限暢吃,炒菜類自助僅需19.9元,可滿足不同顧客的口味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常規點單之外,食堂向每位顧客收取5元押金,就餐結束后將餐具送到押金返還處,即可退回押金。另外,為避免浪費,食堂將會對剩餐按重量3/兩進行結賬。
為保證新鮮程度,物美大食堂聯手莎莎供應鏈使用“非轉基因油”,全程凈菜冷鏈配送,所有菜品均為現場炒制,以確保食材的新鮮度和健康安全。與此同時,物美承諾不賣隔夜菜,旨在讓消費者吃得安心、放心。物美超市餐飲負責人陳少兵表示,“每天,位于天津的凈菜工廠將食材提前洗凈切好、真空包裝,再統一運往門店”。
另外,物美大食堂實現明廚亮灶,顧客可以透過玻璃窗看到廚師烹飪的場景。陳少兵提到,本月北京大興黃村店和通州龍湖店的物美大食堂也將亮相,年底前將拓展至20家門店。
事實上,在食堂業務亮相前,物美中關村店餐飲檔口每天銷售額只有三四千元,自該食堂試營業一周以來,單日用餐客流已達500多人,餐飲銷售額增長至上萬元。未來,該店還會考慮擴大就餐區,以適應就餐高峰期需求。
在《零售圈》看來,物美大食堂的推出是物美集團通過整合供應鏈資源,為消費者提供的高品質、低價格餐飲服務,也是其在零售領域多元化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按照計劃,物美大食堂將在今年底前拓展至20家門店,覆蓋更多顧客群體。
02
“零售+餐飲”業態成新舉措
如今,伴隨著傳統零售業態進入黃昏期,越來越多的商超企業開始探索新的增長曲線,將餐飲業態融入線下門店則成為了最為普遍的舉措。
《零售圈》注意到,除物美之外,北京SKP華聯超市內也在銷售均價二三十元的盒飯、涼皮等平價快餐。今年年初,永輝超市在福州等地開設永輝食堂,以滿足顧客一日三餐需求。和物美大食堂一樣,永輝食堂也主打現炒現做的自助餐模式,店內共計20余個SKU,涵蓋小碗菜、餃子包點、麻辣燙、鹵味熟食、牛排、日料等,人均價位在15元左右。
中百也曾以惠民服務配套建設標準,打造首家市場化運營“幸福食堂”。該食堂以老年服務中心為就餐地,既包括可在店內食用的盒飯、飯團、便當等即食產品,也有可購買回家加熱即食的產品,或洗好、切好、搭配好的預制菜品,以滿足快節奏生活下居民的多種需求。
奧樂齊此前在中國市場也提出了“奧家廚房,社區食堂”的定位。奧樂齊中國區主席陳有鋼表示:“之所以提出社區食堂概念,把它提到比較高的高度,核心是中國市場由于外賣的發展,出現了餐飲零售化和零售餐飲化不可逆轉的趨勢”。他表示,“零售如果不積極思考餐飲化路徑的話,未來空間會越來越小”。而熱氣騰騰的社區食堂正是零售商滿足消費者生活方式需求變化的關鍵所在。
新零代表盒馬日前也在廣州推出了“平價快餐”系列,包含9元的梅州腌面,19.8元的三菜快餐、16.8元的豬雜湯、潮汕粿條、客家腌面、老廣燒臘、牛排肉脯等品類,客單價基本上在30元以下。
事實上,不只傳統商超,便利店業態也在積極探索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餐飲需求,包括全家便利店、羅森便利店、唐久便利單等在內,都在加碼“鮮食+預制菜”的模式。
早在去年7月,全家便利店就已經推出了第一家五代門店,在設計和設備方面進行全面升級,鮮食區面積加大并獨立成區,門店餐飲區更是提檔升級為咖啡廳。
與此同時,便利店巨頭7-Eleven今年4月在廣州開設全國首家小食堂模式門店,在原有鮮食基礎上新增12款產品,且強調現制、現烤、現炸。
《零售圈》認為,便利店和傳統商超作為和用戶日常生活最為密切的業態之一,深刻洞察到了當代消費者在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下,對“便捷性”所存在的較大需求。基于此,這兩種業態以“餐飲”確立為與消費者生活交融的重要觸點,并將門店內部升級為融合產品、服務、情緒價值于一體的復合型門店。
一方面,餐飲業務具備較高利潤,CCFA數據顯示,7-Eleven在中國市場鮮食商品的銷售占比40%,毛利占比達60.4%。另一方面,相較于餐飲業態本身,商超、便利店等零售商跨界做快餐擁有天然的品牌效應及供應鏈優勢,引入餐飲業態后,可進一步為其解決線下客流不足等問題,畢竟餐飲需求較為高頻且剛需。
外部環境來看,多項針對餐飲利好政策的相繼出臺也為商超及便利店業態增設餐飲業務提供了良好的生長土壤。5月10日,上海在2023年12月起施行的《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辦法》的基礎上,施行《上海市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實施辦法》,取消了對如拍黃瓜、泡茶等簡單制售行為的專間設置要求,進一步放寬餐飲企業限制條件,刺激消費活力。
基于此,餐飲業態對于傳統零售業態極具吸引力。可以預見,未來,無論是便利店業態還是超市業態,都將以消費者為核心,不斷迭代自身發展模式,以滿足快速變化的零售市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