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毅進軍寵物食品市場
來源/品智PLSC
作者/許小九
盒馬創始人、前CEO侯毅退休不到一年,開始第二次創業。
他在今年8月份創業做了平價海鮮燒烤餐廳“金宵一刻”之后,最近又開始籌備寵物類新零售門店,這個項目也有一個有趣的名字——“派特鮮生”(PET鮮生),派特正是寵物英文PET的音譯,侯毅為法定代表人。
這不僅是侯毅個人職業生涯的又一次轉型,也引發了零售行業對寵物賽道未來格局的諸多討論。
不斷完善自己的新零售構想
侯毅向界面新聞確認了“派特鮮生”項目的真實性,并表示目前新項目已經獲得融資。企查查顯示,上海派特鮮生網絡科技公司在11月18日新增股東黃華隆,持股比例為49%,侯毅持股的比例為51%。
據悉,新增股東黃華隆是寵物用品制造商耐威克的創始人兼董事長。耐威克是一家創立于2007年的公司,產品涵蓋貓狗糧、寵物用品和保健品等,擁有寵物食品研發中心和工廠,是我國寵物主糧行業的頭部企業。
關于新項目,侯毅向聯商網透露,他在籌備的是渠道品牌,而非商品品牌,會同時鋪設線下和線上渠道,線下門店除了銷售,還有現制業務,主打新鮮,門口有外擺區,狗狗可以來吃飯。目前大概的定位為新零售連鎖店。
取名帶有“鮮生”兩個字,侯毅的解釋是:“我們視寵為人,按照人的生活方式來制作寵物食品;我們將新鮮食材在門店現制現售,加工成寵物食品,類似于盒馬餐飲,消費者也可以帶寵物到門店來堂吃;同時推出寵物預制菜、3R、烘培和蛋糕、新鮮羊奶和酸奶等奶制品。”
值得注意的是,“金宵一刻”首店開業時,侯毅曾對他將開設寵物折扣店的傳聞進行回應,表示“沒有的”。
而如今餐飲項目推行僅3個月,新項目就被提上日程。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短期高頻換賽道,可能是舊項目存在不能實現快速復制的問題。
派特鮮生涉足的寵物食品業務,正是基于新零售理念而展開的,而作為新零售領域的資深人士,侯毅已在這個領域奮斗了長達九年的時間。不難發現,即便離開了盒馬,侯毅依然對新零售懷有深厚的情感,并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和完善他的新零售構想。
選擇寵物食品市場作為切入點
這次,侯毅選擇了寵物食品這一細分市場作為切入點。
值得一提的是,侯毅擔任盒馬CEO期間,盒馬也曾嘗試過寵物服務業務。
2023年8月15日,盒馬在APP內上線了“寵物服務”頻道,消費者可以在線預約貓、狗的洗澡、美容等服務,由專業的寵物護理師和美容師上門提供服務。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項業務并未得到更大范圍的推廣。
侯毅對寵物賽道的持續探索,來自對寵物市場發展潛力的巨大信心。
經濟越差,寵物市場越活躍。美國寵物用品協會(以下簡稱:APPA)、《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數據顯示,疫情期間,中美寵物市場的增速都接近20%,并且,從中日美三國的發展歷史來看,中國寵物行業現階段比較接近于美國和日本快速成長期初期的發展狀態。
而眼下,寵物食品與傳統零售的運作模式類似,寵物食品、用品企業通過進駐寵物店、超市以及線上平臺完成交易,像美國兩大寵物連鎖店PetSmart、Petco這樣的大體量門店,在國內并不多,這些大型寵物連鎖店不僅涵蓋所有寵物食品用品,還擁有自有品牌產品,此外,Petco在門店還提供寵物美容、獸醫、寵物收養和小寵物交易等服務,顧客粘性非常高。
寵物主人對寵物食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挑選合適的寵物食品,自己會花時間做很多功課,仔細研究每一款產品的成分和功能。這種消費理念,注定了在可見的未來,精細化寵物食品賽道大有可為。
寵物行業尚未出現“巨無霸”
近日在上海火爆收官的寵物展會成果遠超預期,吸引了12.4萬專業觀眾,38.6萬寵物愛好者,達到歷年最高,較去年增長41.8%。可見即使在經濟逆增長的周期下,寵物經濟依舊能夠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此外,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雙11淘寶天貓寵物行業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僅開賣4小時,658個品牌成交同比翻倍,659個品牌訂單量同比翻倍。以高端寵糧、智能養寵設備等為代表商品的寵物品牌迎來全面爆發。
寵物經濟高速增長“百花齊放”,但行業尚未出現巨無霸型的企業的現象。
據「券商中國」報道,A股二級市場上寵物經濟概念股整體市值偏小,上市公司數量不多,乖寶寵物、中寵股份、佩蒂股份、源飛寵物、依依股份等多只概念股中,僅有乖寶寵物、中寵股份在百億市值以上,這些個股背后有多只基金重倉持有,甚至還有外資機構持倉的身影,尚未出現具壓倒性優勢的企業。
寵物數量首次超過嬰幼兒
根據NBC解讀國際投資機構高盛(Goldman Sachs)的報告顯示,今年中國的寵物數量首次超過4歲以下嬰幼兒數量。
高盛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寵物數量將超過7000萬只,而四歲以下嬰幼兒數量將減少到4000萬以下,寵物數量接近嬰幼兒數量的兩倍。
同樣是東亞國家,早在2022年,日本寵物數量就已經幾乎是4歲以下嬰幼兒數量的4倍了。同時,人口只有5000萬的韓國人養了超過1400萬只寵物,還衍生出了“pet family”“pet economic等等新造詞匯。
換言之,年輕人們越來越不愿意生孩子,而是更多地養起了“毛孩子”。
不光愛養寵物,年輕人對于寵物的情緒價值和生活品質也非常關注。
寵物生病了,半夜打車也要去醫院;“毛孩子”每月的驅蟲、洗澡,一次也沒落下;618、雙11,自己的東西可以不買,但“毛孩子”的口糧、零食、玩具少不了;光主糧還怕營養單一,罐頭、凍干、生骨肉、營養補劑,通通安排;要出去旅游,寵物在家可能沒人照顧,自動喂食器、自動貓砂盆、自動喂水機,這些產品開始越來越火......
可以說,這屆養寵人在寵物身上傾注的情感,已經讓寵物不再僅僅是寵物,而是上升到了“家人”甚至“孩子”的程度,愿意在寵物身上花大價錢。
“世界破破爛爛,小狗縫縫補補”,寵物們“縫補”的,正是當代年輕人們在生活重壓下支離破碎又渴望被愛的那顆心,在996的間隙里,年輕人們所有的力氣都用來生存,已經太疲憊了。而選擇養寵物,是選擇了一份簡單易得的“小確幸”。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