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跨界做珠寶,價格對標潘多拉
出品/時代周報
撰文/孫藝格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開始轉型做珠寶了。
1月15日,泡泡瑪特(09992.HK)旗下珠寶品牌“POPOP”全國首家快閃店在上海、深圳同時開業。時代周報記者當天上午實地探訪了位于上海IFC商場的快閃店,商場營業不到1個小時,POPOP柜臺前已經擠滿了前來購買和咨詢的顧客。
記者在快閃店看到,POPOP的產品材質大多為925銀,價格在249元到2699元之間,而前來挑選飾品的顧客也不再只是年輕群體,也有不少中年人。
根據POPOP官微介紹,目前有5個系列發布,包括項鏈、戒指、手鏈等。在本次推出自主品牌POPOP之前,泡泡瑪特就已經涉足飾品賽道,泡泡瑪特分別在2023年、2024年與周生生推出聯名金飾;2024年6月,泡泡瑪特推出旗下IP“Skullpanada”系列首飾;2025年1月,泡泡瑪特在北京開出“Molly”系列首飾快閃店。
泡泡瑪特的業務包括 IP孵化與運營、潮流玩具與零售、主題樂園與體驗、數字娛樂四大板塊。
在多重布局下,泡泡瑪特的業績表現始終不錯,上市四年營收增長近40億,凈利潤翻倍。
針對珠寶品牌POPOP等相關問題,記者向泡泡瑪特發送采訪提綱,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單價對標潘多拉、APM,產品“限時不限量”
據POPOP店員介紹,店內飾品除了紅瑪瑙手鏈、貝珠手鏈、天然晶石手鏈之外,其他飾品均為“925銀”材質。此外,所有飾品的設計都是基于泡泡瑪特的大熱IP,其中包括“Molly”“小野”“Skullpanada”“Labubu”等IP。
POPOP快閃店內部分飾品 時代周報/攝
“目前POPOP的飾品只能在快閃店內購買,快閃結束后,暫時沒有其他渠道可以購買,我們是限時不限量的。”其中一名店員表示。
“平時我不怎么買銀飾,買金飾多一點,但泡泡瑪特(POPOP)的銀飾我覺得做得很好看,如果有合適的就會買。”作為泡泡瑪特的忠實粉絲,小莉(化名)幾乎不會錯過泡泡瑪特的每個動態。
不過,除了像小莉這樣的忠實粉絲,也有并不熟悉泡泡瑪特的消費者來到柜臺前挑選,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價格依然是關注點之一。一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如果價格再少200到300塊,我可能會買,畢竟我不太懂他們這些IP,只是聽朋友說過,可能更多的是品牌賦予的價值。”
記者觀察發現,POPOP部分飾品的價格對標潘多拉、APM Monaco等珠寶品牌,價格在249元-2699元之間。部分項鏈和手鏈可用不同吊墜進行搭配,吊墜單價在249元-459元,一條裸鏈按粗細分為559元、100元。
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泡泡瑪特自主開發珠寶品牌POPOP的優勢在于泡泡瑪特在潮玩市場已積累了豐富的品牌資源和廣泛的粉絲基礎,這些資源可以直接應用于POPOP品牌的推廣,形成強大的品牌協同效應。同時泡泡瑪特擁有多個知名IP,這些IP可以為POPOP提供獨特的設計元素,增加產品的吸引力。
不過,他也提到了珠寶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和行業壁壘,例如材料的選擇、工藝的精細度等,這些都是泡泡瑪特需要克服的挑戰。
“雖然泡泡瑪特在潮玩市場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在珠寶市場,消費者對POPOP的認知度相對較低,需要時間和資源來建立品牌形象。跨界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泡泡瑪特需要面對更高的市場風險,如何有效控制風險,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楊懷玉表示。
上市四年營收增長近40億,凈利潤翻倍
2016年,泡泡瑪特推出了首款Molly十二星座盲盒,隨著自媒體的發展和消費觀念的改變,盲盒類商品在2020年左右迎來巔峰。隨后,盲盒引發的市場效應便一發不可收拾,各大商場的大精品店幾乎被層出不迭的文具盲盒、化妝品盲盒、文創盲盒層所覆蓋。
正在上大三的Cici(化名)對記者表示,泡泡瑪特每出一個新款盲盒她幾乎都會購買,“有些熱門款我還會讓朋友替我搶,收集這些東西很有成就感的,它們就是我的戰利品。”
相比使用價值,年輕群體在消費中越來越追求情緒價值和精神價值。據艾媒咨詢數據,2024年中國盲盒消費者購買盲盒原因前三名分別為“喜歡該盲盒的設計”“被產品包裝吸引”“出于好奇跟風購買”。
泡泡瑪特在積極的市場情緒的影響下賺得盆滿缽滿。自2020年上市以來,公司總營收從2020年25.13億元快速增長至2023年的63.01億元,調整后凈利潤從2020年的5.90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1.90億元。2024年半年報顯示,泡泡瑪特期內實現營收45.58億元,同比增長62.0%;調整后凈利10.2億元,同比增長90.1%。
1月15日,泡泡瑪特CEO王寧在“為中國經濟點贊——企業家之夜”上表示,“以前總說我們想要去學習迪士尼這樣一家IP的企業,能夠成為中國的迪士尼。但是慢慢地我們也希望我們不再說要成為中國的迪士尼,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