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狂賺7億!葉國富正籌備第二家上市公司
出品/天下網商
據彭博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名創優品正考慮拆分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并在中國香港上市,籌集資金約3億美金。目前,名創優品官方未對此消息作出回應。
上一次,名創優品引起資本市場關注還是2024年9月23日收購永輝超市,彼時葉國富斥資62.7億元收購永輝超市29.4%股權,當時交易價格大約為2.35元/股。此后一周,在多重政策利好下,永輝超市股價一路上漲至3.63元/股,這比葉國富交易價上浮了54%,永輝市值也暴漲125億。如此算下來,短短一周,葉國富收購永輝超市的賬面財富就多了30多億元。
其實,早在2022年7月,名創優品在港股二次上市時,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就表示,“非常看好潮玩賽道,希望可以在三年內讓TOP TOY實現單獨上市”。
《天下網商》從業內知情人士處了解到,2024年底,葉國富就在籌劃剝離TOP TOY的事宜,當時已經在接洽相關潛在投資人。
如今,三年之期已到,葉國富正在朝著規劃方向邁進。
從市場環境來看,潮玩行業一片向好。據新華網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的《潮玩產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潮玩全球市場規模預計2024年達到448億美元。在中國,預計2022~2026年間行業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24%,2026年零售額將超過1000億元。
由此來看,當前是TOP TOY獨立發展的最佳時機。
開潮玩集合店,月入近8000萬
2020年12月18日,廣州正佳廣場一樓,名創優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在此開出首家門店。這是一個面積超400㎡,擁有超1200個SKU,集齊HelloKitty、漫威、迪士尼、火影忍者等全球52個頂級IP的潮玩門店。
開業三天,這家門店帶來了超百萬銷售額,這堅定了名創優品加快布局潮玩的速度。
此后,TOP TOY在全國各地四處開店。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TOP TOY門店總數達到234家,包括29家直營和205家合伙人門店。相較2023年同期增加112家,較2023年末凈增86家門店。
從門店布局看,TOP TOY主要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80多座城市的100多個主要核心商圈,這也是潮玩主要消費群體的所在地。
葉國富的野心不止于國內市場。2024年8月,TOP TOY以店中店的形式入駐名創優品印尼雅加達Central Park旗艦店。同年10月,TOP TOY正式以單店形式在泰國曼谷開出海外首店。
“東南亞市場以其年輕的人口結構、快速的經濟發展和日益增長的消費能力等優勢成為TOP TOY出海戰略的首要目標市場。我們相信,通過在東南亞市場的深耕,TOP TOY能夠實現快速增長,并為其全球擴張奠定堅實的基礎。”在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葉國富強調。
葉國富對TOP TOY增長的信心,來自于近些年其優異的業績表現。
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TOP TOY的總營收為7億元(月均營收7800萬元左右),其中第三季度營收為2.72億元,同比增長達到50.4%。更關鍵的是,TOP TOY已實現連續4個季度盈利。
2024年前三季度TOP TOY營收情況 圖源:名創優品財報
TOP TOY連續盈利的關鍵在于銷售毛利更高的產品。從名創優品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財報可以看到,2024年上半年TOP TOY客單價為111.2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24.7元。對此,名創優品在財報中解釋,是因為產品組合轉向盈利能力更高的產品。
雖然TOP TOY表現不錯,但從整體營收看還是無法成為營收支柱。2024年前三季度,名創優品實現122.8億元營收,同期TOP TOY的7億元收入,僅占總營收的5.7%。
如果TOP TOY想要獨立上市,那么無論是營收、利潤還是門店數,都要繼續往上拓展,證明其獨立發展的潛力與增長空間,否則終究只是名創優品的子品牌。
葉國富,想搶泡泡瑪特、布魯可的生意
在潮玩市場,泡泡瑪特無疑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泡泡瑪特2024年半年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5.6億元,同比增長62.0%,經調整后凈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90.1%。其中,MOLLY、SKULLPANDA、THE MONSTERS等7個IP半年營收均過億元。
相比之下,TOP TOY更像是知名IP的銷售渠道商。從名創優品財報可以看到,其旗下擁有迪士尼、三麗鷗、寶可夢等知名IP。2024年,TOP TOY聚焦核心品類推出了迪士尼草莓熊草莓果園系列手辦、三麗鷗繽紛游樂園系列積木等IP衍生品。
《天下網商》發現,TOP TOY天貓旗艦店銷量排名前列的產品分別為三麗鷗旗下IP酷洛米魔女的盛典系列手辦、豬豬俠系列盲盒、蛋仔派對系列積木等產品。這些產品均為TOP TOY外采的知名IP。
TOP TOY合作庫洛米IP 圖源:TOP TOY官網
TOP TOY創始人兼CEO孫元文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也會推出自己的IP,但不變的是堅持集合店,未來70%的IP依然會靠外采。剩下的30%則會依靠原創、聯名、品牌方共創等方式建立護城河。”
雖然TOP TOY依靠外部IP授權 自有IP的方式,保證了產品矩陣的豐富性,但這意味著TOP TOY需要付出大量授權費。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名創優品IP授權費同比增長38%,總開支同比增速達54%。
當然,IP授權也是把雙刃劍。雖然短期內增加了成本,但長期來看多IP策略有效降低了TOP TOY對單一IP的依賴風險。泡泡瑪特曾經就因只有一個爆款IP——Molly——而被質疑后續開發爆款IP的能力,但這一問題顯然不需要TOP TOY擔心。
名創優品也在打造自有IP,目前孵化兩個系列IP——mini family和DUNuniverse,代表形象分別為企鵝PENPEN和DUNDUN雞。但這兩個系列IP并未在TOP TOY旗艦店售賣,而是在名創優品天貓旗艦店售賣,其中DUNDUN雞銷量超過5萬單。
TOP TOY的優勢在于名創優品跑通的全球供應鏈網絡,以及知名IP二次開發的能力。TOP TOY官網顯示,旗下產品有盲盒、積木、手辦、拼裝高達、娃娃模型、獨家產品等核心品類。
相較泡泡瑪特的盲盒標簽,TOP TOY擁有更多樣化的產品形態。從TOP TOY天貓官方旗艦店看到,其“中國積木”的產品分類排名,僅次于核心潮玩盲盒類目。產品有庫洛米積木、HelloKitty積木、航天軍事類積木等,前十名產品均有過千單銷量。
作為對比,2024年樂高集團全年營收為743億丹麥克朗(約合7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凈利潤達138億丹麥克朗(約合146億元),同比增長5%。“中國版樂高”布魯可2024年上半年營收為10.46億元,同比增長237.6%,毛利潤為5.54億元,同比增長306.5%。
從樂高、布魯可的營收和利潤來看,TOP TOY還是有很多想象空間。但TOP TOY所有的想象空間,建立在對潮玩行業Z世代這一主要消費群體的洞察,以及不斷推出受Z世代歡迎的爆款產品。
簡而言之,當前潮玩行業的特色是追熱點、做爆款。今年初爆火電影《哪吒2》是典型案例,名創優品與《哪吒2》的合作產品僅有哪吒系列的卡片,而反觀泡泡瑪特,與《哪吒2》合作的天生羈絆系列盲盒,剛上線就脫銷,預售期甚至排到了7月30日。
無論是泡泡瑪特的盲盒生意,還是樂高、布魯可的積木市場,葉國富都沒那么容易搶走。
卷出來的新業務,闖入千億市場的“幸存者”
1998年,21歲的葉國富在中專畢業前夕,由于家中窮得交不上學費,最終未能拿到畢業證,只能從學校肄業,南下前往廣州打工。
但葉國富的打工生涯并沒有持續多久,2002年初他就與后來的妻子楊云云一起下海創業,開了自己的化妝品店,到2004年創辦“哎呀呀”飾品店,再到2013年創辦名創優品,葉國富靠著做年輕人的生意,成功將名創優品送上市。
2020年,名創優品在紐交所上市。當日收盤時,葉國富個人財富超過46億美元(約合334億元人民幣)。那一年,他也登上福布斯廣州富豪榜第六名。
身價百億的葉國富,也一直在努力跟上年輕人的潮流。據晚點LatePost報道,葉國富脫下了西裝 領帶 襯衫 皮鞋的“大老板四件套”,取而代之的是白色短T、Lululemon慢跑褲、Adidas或 NIKE運動鞋,手表也從50萬的百達翡麗換成不到3000元的華為智能手表 GT2 Pro。
葉國富的改變來自于業務的變化,他一直做年輕人的生意,但近些年的名創優品也有關卡要過。一個數據是,2018年之前,名創優品每年都是將近3倍的增長,之后就趨于平穩。
為此,葉國富一直在開拓新業務,例如2015年創辦了JU快時尚內衣,同年推出了對標宜家的線下家居集合店 Mini Home;2016年推出了對標網易嚴選的電商網站199全球購;2019年,看到潮玩興起后啟動了潮玩品牌TOP TOY項目……
由此可見,TOP TOY的誕生,是葉國富不斷探索新方向的過程中挖掘到的,而不是他一開始對潮玩市場有多么堅定地看好。
潮玩市場的興盛,或許也出乎了葉國富的預料。
《潮玩產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6年中國潮流玩具行業零售額將達到1101億元。中國潮流玩具付費消費者數量預計在2025和2030年將分別達到0.40億和0.49億。潮玩消費者在潮流玩具上的月消費額預計在2025年和2030年將達到194元和254元。
受益于潮玩大市場的欣欣向榮,葉國富暫時成功了。這個被“卷”出來的潮玩品牌TOP TOY,不僅因為表現不錯納入上市體系,如今還可能擁有自己的“獨立身份”。
TOP TOY合作的三麗鷗家族產品 圖源:TOP TOY官方微博
潮玩市場發展好,但留給TOP TOY的空間有多少?作為定位為“全球潮玩集合平臺”的TOP TOY,不僅面臨泡泡瑪特、布魯可等頭部品牌的壓力,還有眾多新興品牌如52TOYS、十二棟文化等同樣在強勢崛起。換句話說,國內潮玩市場擠滿了玩家,搶奪市場不易。
或許是看到了國內市場的競爭格局,TOP TOY早早就選擇出海。TOP TOY創始人孫文元曾公開透露,2024年的戰略部署就是在海外5至6個國家開設門店。
但出海并非那么簡單,尤其是在潮玩領域,地域、文化、民俗,以及當地年輕人的喜好都有較大差異,爆火IP既需要自身實力慢慢積累,也要貼合當地文化做定向產品,還可能需要一些運氣。
TOP TOY的分拆獨立,是名創優品向資本市場講出的新故事。而靠量取勝的IP數量或許能幫助TOP TOY短暫贏得資本市場熱捧,但或許IP的厚度才能決定終局。千億市場是否容得下第二個“泡泡瑪特”,第二個“泡泡瑪特”又是否會是TOP TOY?關鍵或許在于TOP TOY能否開啟自己的“Molly”時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