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巨變!葉國富改革領導小組代行CEO職責
出品/聯商網
撰文/袁則
對許多尋求轉型的大企業來說,可能不是萬事開頭難,而是爬坡更難。
實現全面系統的轉型,有時需要更大的打破和構建,而2025年的永輝,似乎正在經歷這樣的歷程。
3月17日下午,永輝超市在福州召開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引發行業熱烈討論。同時,永輝也發公告稱,CEO“虛位以待,將全球招募”。
3月20日晚間,永輝超市公告稱,鑒于公司第六屆董事會暫未聘任公司CEO,為確保公司規范運作、保障公司日常經營管理事項順利開展,董事會授權公司改革領導小組代行CEO職責。公司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關規定,盡快完成CEO的選聘工作。
在第一大股東股權正式交割之后,永輝的“變”與“不變”,站到了更強的烈度上,改革正式進入深水區。
01
董事會換屆與改革領導小組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永輝沒有實際控制人,但無實控人并不代表沒有戰略意志,過去無論是供應鏈升級、組織調整、還是數字化,策略有很大的延續性,相對溫和;而本次股東大會,疊加“胖改”和大股東更換,顯示出了更大的話題性。
首先是董事會結構
張軒松、葉國富、張軒寧、張靖京、王永平5人當選第六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從身份上看,葉國富為名創優品創始人兼CEO,張靖京為名創優品首席財務官,而王永平則是名創優品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其也曾在南極電商等多家公司擔任獨立董事。
永輝超市董事長仍由張軒松擔任,作為創始人,張軒松是永輝的精神領袖,但董事會結構已經有所傾斜,名創優品正在向永輝超市注入更強的影響力,這是必然。
其次,永輝設立了改革領導小組
組長為第一大股東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組員囊括了永輝全部的次重量級人物。但值得注意的是,張軒松并未在改革領導小組中,CEO和供應鏈負責人也未在其中,未來確定人選后,應該也會進入改革小組。
從治理邏輯上,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的負責人,代表董事會領導公司的方向和戰略決策,一般企業治理構架,重大的改革任務由董事長或CEO掛帥,作為公司戰略內容直接推動就行了,但葉國富帶隊的改革領導小組,體現了很大的獨特性。
從某種程度上說,小組的設立,似乎是介入董事會與CEO之間的存在,更像是落實葉國富作為第一大股東管理意志的過渡性抓手——以改革的名義,后續漸漸深入。
原CEO李松峰未獲續任,似乎是這種影響力的另一種體現。在3月12日發布的新一屆董事會換屆候選人名單中包含李松峰,而3月17日的股東大會投票中,李松峰卻未能當選。
這也成為永輝超市董事張軒寧一人反對“關于成立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改革領導小組的議案”決議的理由,張軒寧還是表達了對李松峰過往成績的認可和支持,認為其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信任、認同。反對,是現代化公司治理機制的體現,但也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永輝高管的內部博弈。
2021年8月,李松峰從CTO身份升級,接替李國擔任永輝新的CEO,他將董事長張軒松早期提出的“科技永輝”概念上升為可落地執行的、有明確目標和時間節點的“一號戰略”,2024年,他更是成為推動永輝向胖東來學習、實現二次轉型的主要推動者,而此次未獲“延職”,更大程度是第一大股東對變革要求的體現。
3月4日,永輝改革領導小組召開了首次擴大會議,組長葉國富發表講話,提出了永輝超市“433”改革規劃(即“四化三力三變”),而其中的“四化”,更多是對組織和人的要求:
國際化方面,不追求規模國際化,但追求品質國際化;
現代化方面,構建高標準、有人性的企業制度,實現高度現代化的企業管理;
職業化方面,建立職業化的工作平臺和機制,打造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氛圍;
專業化方面,要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專業技能,每一個永輝人要不斷打磨自己,提升專業能力。唯有職業化和專業化,才能將永輝打造成新的中國超市標桿,才能共同推動永輝的高質量發展。
企業,始終有自己的秩序和規則。名創優品作為第一大股東,以葉國富的個性,永輝未來的“名創意志”,一定會越來越明顯。
3月17日的董事會股東調研紀要顯示,名創優品首席財務官張靖京在回答股民關于“永輝和名創管理團隊的分工”時說:“目前公司明確是沒有實際控制人的公司,未來是否會有還未知。葉總(葉國富)是戰略投資不是財務投資,后續葉總在永輝會有很多管理。”
相對剛開始入股永輝時“名創優品不會控制董事會,不會成為實控人,未來也不會并表”的表述,“未來”不排除名創優品在永輝治理中有更大的動作。而葉國富在3月4日的永輝改革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也明確表示,“我是帶著真金白銀和一顆真心跟大家一起來做永輝的,我是永輝的第一大股東,我比任何人都希望永輝好,做好永輝,不僅有經濟價值,更有社會價值”。
所以,不必糾結于過往的觀點和表態,世異時移,可能真像李松峰說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02
明確戰略方向
此次永輝的臨時股東大會,我們看到了更多敘事方式的“變革”。
相對以往,“堅定的走品質與幸福商業模式”的戰略性表達,對比此前門店調改“商品、價格、動線、員工、服務、專業”等方面的內容,本次的戰略方向更豐富,甚至會讓人感受到“差異”。
1、鮮明的提出了服務中產和小中產,學習對象是胖東來和山姆。
向胖東來學習,就像胖東來董事長于東來說的,“胖東來最大的智慧或者最值得學的,就是胖東來的這種理念:何為人,何為生活,何為生命,何為美麗的生命,何為美麗的人生”;而山姆,則更凸顯“品質”及“國際化”的商品力。與過往方向表述比較,本次是鮮明地剔除了對“數字化”“全渠道”這樣的技術強調,更加聚焦組織和業務,更加凸顯重視商業的長期價值,“文化胖東來與業務山姆”,永輝似乎想打造這樣一個優質集合體。
2、堅持胖東來理念走品質和幸福商業模式調改為第一前提。
強調“只有胖東來模式和品質零售路線才是中國超市未來的出路,不僅是永輝的唯一出路,也是中國超市的唯一出路”。唯一,界定了方向,界定了道路。
3、認同了過程同時也堅定地相信結果。
這點,體現在2025年的計劃中,強調2025~2026年是關鍵,兩年優化和關閉所有老店,同時調改一批高質量的新的永輝門店。
2025年調改到200家,關250~330家老店,到2026年全部存量門店調改。
盈利基礎上再開新店和其他規劃。
從數字上看,永輝現有745家店(截至2025年3月20日),2025年關閉250~330店,占比三四成。這一力度,可謂前所未有,店數是很多零售企業數年都無法達成的規模。一次性公布這一數字,也預防性地、系統性地降低了關店可能的輿論影響。
但閉店,必將面臨一系列人員、資產、法務甚至是一些口碑挑戰,門店背后,更有一兩萬員工及家庭的波動。
調改方面,2025年調改到200家店;同時2025年關閉250~330家后,2026年就還有兩百多家——與2025年有相似數量的調改任務,節奏還算穩健。
在回答股民問題時,永輝強調,2024年11月到2025年過年期間很多調改店實現盈利且有些門店利潤率比較好,但還在調整期,后續比較穩定后會公開披露。短期會有老店和調改店兩種模式,會有一定的利益沖突,但也確定未來只有一個模型。
顯然,從戰略、到策略支點、到具體目標,“名創系”第一次參與的董事會,即體現了鮮明的、系統性的、加速的改革意志。
據了解,在入股永輝之后,葉國富大面積接觸并面談了許多永輝管理人員,組織了許多溝通交流,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進行行業調研。露出的戰略及措施,背后其實隱藏著大量構思。
挑戰和機會,都藏著這些規劃中。對永輝來說:
(1)向胖東來學習,意味著要將胖東來這一具有一定“地域強質”屬性的模式,復制、衍化為全國“規模強質”模式。由于模式不是永輝本身“自在生長”的,永輝的學習也不到一年,所以,挑戰必然巨大。
(2)永輝具有20多年的歷史,存在厚重的存量勢能,調改店“動線、商品、服務、增加員工關懷”都容易學,但對待顧客、同事、供應商的“真誠”,氛圍比看得見的硬體更加重要。此次名創略顯強勢的影響,對團隊來說有一個磨合、認同到適應的過程,當下的團隊,事實上會交織永輝傳統文化、胖東來文化和名創系文化,“三味真火”,魔丸還是靈珠,時間最終會體現結果,但沖突會有個過程。
(3)節奏與生態很重要。歷史上大多數改革,不是輸給了某個對手,常常是輸給了改革的自我消耗和內在的系統性困境,手段的成功,往往會導致目的的失敗。從向胖東來學習走品質和幸福商業模式,到當下董事會換屆、三大改革、三四成關店、一百多家門店調整,矛盾和沖突一定會明顯,永輝的改革進入深水區。
而核心的,還在于對執行的強調。
03
著力打破固有局面
從古到今,大量公司的問題,都不在于「戰略」有誤,而是「執行」落地。此次股東會,葉國富帶領的改革領導小組,似乎要系統解決這些問題。
改革領導小組動作的背后,是大量的外部打破。
1、組織變革:大力推動精簡高效的組織架構和陽光積極的氛圍
“精是精干,人在于精,不在于多。組織架構要扁平簡單高效,比如運營的改革,四級變三級,才能讓大家真正投入精力做有價值的事情。”
背后的潛臺詞,不言而喻。零售企業達到一定規模,管理層級和幅度,形式主義、山頭主義,往往會成為問題,分分合合的拆調組,有業務需求、人員能力、業務周期的反復問題,更有文化和亞文化影響的效率問題。
組織承載著一切,對企業領導人來說,知道、能改、善改,是不同層次的問題。顯然,初入永輝的名創系,結合永輝業已積累的行業口碑,應該更能敏銳地感受永輝的文化和亞文化氛圍。
而學習胖東來是戰略,聽到、知道、懂得、悟到,并形成全員素養,對于已經有過二十多年勢能積累的永輝來說,要走的路一定還長。管理團隊成員自身的領悟,管理人員對員工能夠真正做到“尊重、信任、認可、鼓勵、幫助”,還有海量的執行問題。未來組織變革能造成何種沖擊和動蕩,需要永輝在學、調、變中消化。
2、運營變革和供應鏈變革
運營變革是“繼續推動胖東來門店調改經營模式,從賣貨架到賣商品,全方位提高終端的運營能力;從意識到行為,要高度統一,才能真正改變。表面功夫只是暫時的,深度變革才能帶來新發展”;供應鏈是“大力推進裸價、直采和自有品牌開發,去掉中間商,保留一線品牌和特色產品,提高產品的經營能力”。
從2024年5月開始學習胖東來的活動,永輝業務上的變革以及實戰體會是深刻的,但調改41家店并在區域市場打樣,與全永輝統一為一盤貨始終是兩個概念,關店、調改最為重大的內容是“商品”及背后“供應鏈”,再本質一些說,是“價值”和“利益鏈”。
而我們說改革進入深水區,“從賣貨架到賣商品”“去掉中間商”,真正落地到采購執行團隊才是關鍵,認知升級、利益切割、文化糾偏、能力升級,“打造需要時間”,更需要“革命性”的實戰力量,執行落地,同樣需要在深水區展開,人才、文化、組織、流程、機制是交融在一起的力量。
3、減虧是關鍵詞
“2025年關鍵詞就是減虧,減虧主要抓手是三提兩降,提人效,提業績,提毛利;降成本,降費用”。
拆解“減虧”這一目標,任務應該很重。
調改到200家疊加關閉250~330家,首先是對現金流的要求,其次,關店產生的費用、調改店投入,而更直接的,是對已調改店持續性的效率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2年、2023年,永輝分別虧損27.63億元、13.29億元,2024年預虧14億元,2025-2026年,同樣會面臨重大的壓力。
從措施上講,“三提兩降”的手段適用于當下所有的零售企業,很多時候它是目標與措施的交融體,也是過程與結果交融體。企業文化的不同,最終會帶來理解的差異。比如胖東來幫扶下的許多門店,并不設目標,但并不妨礙這些門店的高效率。如何把胖東來的文化與業績承壓有機的融合到整個業務層,保障基層管理團隊學習不破功、動作不走樣,這對永輝來說是個挑戰,特別是當前階段。
葉國富在3月4日的會議上說:“這一次,永輝的變革跟過去都不一樣,這一次除了內部優化,還借助了很多外部力量。胖東來東來哥給予我們大力的無私的幫助。我們提出了美好永輝,從心出發,希望我們從內心認可胖東來模式,把產品做好,對員工好、對顧客好,做一個心無雜念、具有獨立人格、充滿正能量的人,既要成就企業發展又要成就員工成長。”
誠然,胖東來的幫扶、名創的入股給了永輝巨大的外部打破勢能,但高層的認知、中層的執行與基層的體感具體如何美好的融合,一切都將藏在2025年“關調變”的日常中。
總體來說,2024年決定向胖東來學習、走品質與幸福的商業模式,是永輝的一次系統性認知升級,而2025年及以后,更多是執行之戰。名創&永輝&胖東來&山姆,永輝最終要自己完成肉身重塑。
葉國富在3月17日的大會上說,“在胖東來理念下我們堅信,我們一定能做到,我們堅信永輝會越來越好,我們堅信大變革將有大的收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