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關店近千家、利潤腰斬,茶百道業績“大變臉”
出品/趣解商業消費組
作者/張語格
最近,新茶飲行業有點熱鬧。
霸王茶姬剛在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幾天后滬上阿姨就傳來通過港交所聆訊的消息。另一邊,已經登陸資本市場的蜜雪冰城、古茗和茶百道也陸續披露上市后的首份年報;其中,茶百道是唯一出現營收、凈利雙下滑的新茶飲企業。
曾經的新茶飲Top3、新茶飲第二股,茶百道(2555.HK)如今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增長困境。
01.加盟商“難留”?
茶百道自去年4月23日以發行價17.5港元/股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即破發,報收12.41港元/股,較發行價大跌29.09%;截至今年4月25日,報收8.38港元/股,較發行價近乎腰斬,市值僅剩123.8億港元。
茶百道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茶百道營業收入49.18億元,同比減少13.8%;凈利潤4.8億元,同比減少58.3%。此外,如果去掉7199.9萬元的政府補助,以及4385.2萬元的利息收入,茶百道的利潤降幅將進一步擴大。
上市第一年就出現營收凈利雙降,令不少投資者感到意外。
圖源:年報截圖
茶百道在財報中解釋,業績下滑主要是公司加大了對加盟商的支持力度。
新茶飲品牌主要靠向加盟商賣物料、原料以及收取加盟費管理費賺錢,茶百道也不例外;然而,過去一年創業者對茶飲的加盟熱情已然大不如前,這也直接拖累了茶百道的擴張速度。
為了穩住加盟商,2024年茶百道推出了各種優惠和補貼政策。例如下調貨品、設備價格,提供物料銷售補貼,甚至允許符合條件的加盟商使用二手設備,以幫助加盟商“減負”。今年1月,茶百道還開啟了首年0元加盟費政策,允許新晉加盟商分三期支付加盟費。
然而,茶百道“下血本”的優惠,也沒攔住加盟商離場。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茶百道一共少了1144位加盟商,共關店890家,是2023年220家閉店數的4倍有余。2024年茶百道總門店數8395家,同比增長7.6%;而在2023年和2022年,這一數字為22.7%和25.3%,茶百道的擴張腳步在去年大幅放緩。
圖源:年報截圖
社媒平臺上,許多加盟商都表示新茶飲行業利潤越來越薄,回本周期越來越長,甚至將現在加盟新茶飲比作“49年入國軍”。增長放緩并不只是茶百道一家的困境,但是茶百道的表現卻最明顯。根據年報數據,茶百道是港股三家茶飲上市公司中加盟商流失率最高的一家。
單店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此前招股書顯示,茶百道單店日均GMV從2021年的7414元下降到2023年的6887元,下滑幅度達7.11%;2024年的數據年報沒有披露。
有茶百道加盟商直言,“淡季店里實收一天只有2000多”“銷售額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但房租已經不是19年的房租,人工也早已經不是3000塊。”
圖源:小紅書截圖
“閉店率不到1%”一度是茶百道引以為傲的數據,但隨著各新茶飲品牌瘋狂跑馬圈地,門店彼此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這背后,是整個新茶飲市場增長見頂,行業從增量轉向存量競爭。然而,增速大幅放緩的同時,各品牌仍在加速“跑馬圈地”,自然讓加盟商和消費者顯得有些“不夠分”。
好的選址和點位是經營核心,甚至能決定一家茶飲店的生死;只是,如今優勢點位上的奶茶店已經相當密集。有西南地區的茶百道加盟商曾對媒體表示,公司為了擴大規模、搶占市場,會在一年一簽的合同上不斷加密門店保護半徑。保護半徑變小,門店必然面臨銷售額分流。
更何況,除了內部競爭,茶百道加盟門店也要面對外部品牌的壓力。當下一條商業街上同時扎堆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滬上阿姨等多家茶飲品牌的盛況屢見不鮮。除了蜜雪冰城,這些品牌都主攻10-20元價格帶,加盟商想在激烈的廝殺中存活,只能依賴品控和品牌本身的號召力。
02.頻頻“翻車”
從2024年各茶飲品牌的營收規模來看,茶百道憑借49.2億元位居行業第四,前三分別是蜜雪冰城(248.29億元)、霸王茶姬(124.05億元)和古茗(87.91億元)。
競對環伺,讓茶百道不得不花心思來爭奪消費者。
不過茶飲行業當前面臨嚴重的同質化。在“楊枝甘露”之后,茶百道時常被質疑沒有新的爆款大單品且差異化競爭優勢不大;對此,茶百道創始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不希望某一單品的銷量占比超過20%,否則容易造成消費者只記住產品,記不住品牌。
為了吸引消費者對品牌的關注,茶百道將大筆錢花在了營銷上。2024年茶百道分銷及銷售費用增長迅猛,由2023年同期的1.31億元增長到了2024年的3.95億元,同比增長201.53%,這也進一步拖累了茶百道的盈利能力。茶百道在財報中解釋,分銷及銷售費用的增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為應對市場競爭以及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持續通過數字化營銷、IP營銷、跨界合作、藝人代言以及周年慶活動等策略擴大品牌聲量以及影響;二是為執行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策略,分銷及銷售部門員工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茶百道一向在聯名和IP營銷上高舉高打,合作對象大多是熱門游戲、動漫IP;此前茶百道和《未定事件簿》《崩壞:星穹鐵道》等二次元游戲的合作款,都引發了部分門店爆單而登上熱搜。“趣解商業”注意到,2024年茶百道拓寬了聯名范圍,除了二次元IP,還增加了“陜西歷史博物館”“新白娘子傳奇”這類文化和地域屬性更強、覆蓋年齡層更廣的IP。
過去一年,茶百道還增加了與明星藝人合作的頻率。除了文俊輝、周翊然、楊舒予等限期飲品大使,去年下半年茶百道還官宣演員成毅為全球品牌代言人,購買飲品即可獲得成毅貼紙、小卡、桌面立牌等周邊,吸引了不少粉絲搶購。
圖源:微博截圖
然而,粉絲經濟是把雙刃劍,稍有不慎就會“翻車”。今年3月,茶百道官方賬號發布視頻時出現了將成毅立牌打碼的情況,引發了成毅粉絲的不滿和抵制;之后茶百道發布道歉聲明稱是內部執行失誤,已刪除錯誤物料,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
然而,目前仍有不少成毅粉絲不滿茶百道,認為茶百道周邊物料準備不足,甚至有店員散布更換代言人”的傳言。在茶百道與黃子弘凡的后續合作中,也有網友提到,上海某門店員工存在私吞黃子弘凡周邊的情況。
圖源:小紅書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茶百道過去一年還陷入多次輿論危機。在去年的“胖貓事件”中,由于茶百道某門店因產品“裝白水”“空包”而登上熱搜,被網友指責“太沒底線”;去年3·15期間,茶百道部分門店被曝使用隔夜食材和篡改食材效期標簽。
根據北京市消協的統計數據,2024年茶百道在北京被發現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門店共計5家,其中北京海淀區上地店由于后廚環境原因被責令整改、給予警告。
被連續曝光衛生隱患后,茶百道加大了對門店管控力度。“趣解商業”注意到,時常有茶百道店員在社媒平臺上吐槽督導巡查嚴格,“衛生標準比自己家里還高”。然而,再嚴格的巡檢和督查也很難將茶飲的衛生隱患完全消除。
圖源:小紅書截圖
不過,截至目前,社媒平臺上仍有消費者陸續提到,在茶百道喝到了毛發、塑料碎片等異物,或是喝完茶百道后身體不適。“黑貓投訴”平臺顯示當前有3500余條投訴包含搜索詞“茶百道”,其中近期有不少投訴直指食品安全問題。
圖源:黑貓投訴截圖
加盟店被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仍屢見不鮮。由此看來,對門店的管理和產品的把控,未來也仍是茶百道以及各茶飲品牌需長期修煉的功課。
03.供應鏈短板仍待補
在供應鏈布局方面,茶百道的布局時間較晚;上市之初,茶百道最常被詬病的就有其供應鏈方面的不足。
茶百道SKU豐富,涉及到多類奶茶小料和鮮果,然而此前曾有加盟商對《中國經營報》表示,茶百道并未實現原料自產,而是通過工廠代工采購,配送也并不統一,有區域性之分;華安證券研報中也提到,茶百道于2022年起由總部而非門店采購水果。而此前茶百道在半年報披露,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對茶百道門店的水果統一配送已覆蓋總門店數的62%;這也意味著,仍有近三分之一的門店無法實現前述品類的統一采購與配送。
此前在招股書中,茶百道曾表示IPO募集資金的約51%,將用于提高整體運營能力及強化供應鏈管理。上市之后的一年里,茶百道一直在瘋狂補供應鏈的短板。
2024年5月,茶百道在福建投產了首個自有原葉茶生產基地,擁有了原葉茶全供應鏈;在年報中,茶百道表示,目前門店水果統一配送已覆蓋總門店數的71.7%;相較此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茶百道水果、牛奶等核心原料依然依靠采購,尚未實現自產。
對比之下,茶百道在工廠基地建設上的速度仍不算快。古茗已經建立了3個果汁和茶葉的加工廠,去年在諸暨投產了最大的原料生產基地;蜜雪冰城2012年開始設立工廠,已經實現了糖、奶、茶等全品類食材的自產配送。
圖源:年報截圖
此外,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供應鏈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在原材料采購環節,水果等生鮮產品的品質把控難度較大;物流配送環節也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茶百道的產品更新換代較快,新品推出后,舊品的庫存處理等一個個難題。
供應鏈能力決定著品牌的運營成本,甚至擴張速度。
此前茶百道在海外布局時間較晚,如今也加快了海外的擴張步伐;截至目前已經在韓國、泰國、澳大利亞等地開出了13家門店。在海外,茶飲品牌同樣面臨著原料本地化生產與配送的難題。接下來,茶百道海外供應鏈的也需要從零到一的建設,對公司現金流帶來不小的壓力。2024年,茶百道賬上的現金同比增長397.2%至35.6億元,或許尚能應對新一年的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業績承壓之際,茶百道的高管薪酬出現了不小的漲幅。年報顯示,2024年茶百道董事、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的薪酬達到1653.6萬元,較上年同期的878.9萬元上升了88%。這直接帶動了茶百道2024年行政費用和員工總成本的上漲;去年員工總成本4.32億元,同比上漲29%。
此外,年報中還提到,茶百道董事建議每股派發0.2元的末期股息,共計2.96億元;再加上2024年12月的兩次股息派發,幾次派息已經超過茶百道2024年全年的利潤。
圖源:茶百道公告截圖
從上市至今,茶百道股價已經跌去近一半;多次派發股息,茶百道可能意在維持資本市場的信心、緩解股價壓力。此外,據統計,茶百道創始人王霄錕、劉洧宏夫婦直接間接合計持有茶百道公司超過82%股份;這也就意味著,大部分的股息都將會進到他們的口袋。
茶百道想真正挽回資本市場的青睞,恐怕要展現出自身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長期價值。如何穩住加盟規模、深化供應鏈布局,都是茶百道要繼續攻克的難關。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