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王衛,正在外賣市場瘋狂撿漏
出品/電商派Pro
作者/李響
商戰風云,向來波譎云詭、變幻莫測。
最近這段時日,外賣補貼大戰進行得如火如荼。阿里、美團、京東等巨頭紛紛出手,各種大額紅包、限時滿減輪番上陣,看得人眼花繚亂。
有網友表示,即便在工作日,也能領到“滿18減18元”這樣的大額紅包,實現“0元購”,甚至還有人開出了滿18.8元減22.8元的紅包。
圖源:微博
正當眾人目光聚焦在阿里、美團、京東身上,猜測著誰能在這場大戰中勝出時,另一邊,國內規模最大的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 順豐同城,已經吃到巨大紅利,正在悶聲發大財。
01
順豐同城悶聲發大財
今年2月,京東外賣正式上線,正式挑起外賣大戰戰火。此后,美團、阿里、京東便開啟持續“撒錢”模式。
尤其最近一段時間,美團、阿里、京東更是火力全開,那架勢簡直殺紅了眼。淘寶閃購率先出手,對外宣布啟動高達500億元的補貼計劃;美團毫不示弱,放出大量大額滿減券;京東也不甘落后,宣布啟動“雙百計劃”,大力扶持優質商家。
圖源:淘寶
圖源:美團
圖源:京東
如此激烈的爭奪下,外賣單量呈井噴式增長。7月訂單峰值接連涌現,騎手單量與收入同步上揚。以7月周末為例,騎手日收入增長111%,日單量增長33%,超40萬眾包騎手日收入超500元,目前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峰值已突破1.5億單。
圖源:美團
與此同時,淘寶閃購聯合餓了么宣布,不含自提及“0元購”,日訂單量再次突破8000萬,刷新歷史紀錄。
圖源:淘寶
僅淘寶閃購與美團二者相加,中國即時零售日訂單量峰值合計已超2.3億單,而回溯至2025年初,這一數字尚在1億單左右。
即時零售單量暴漲,無疑給配送環節帶來了巨大壓力。
有騎手透露,“為了讓騎手盡快接單配送,當天平臺補貼都很高。平時跑一單也就四五塊錢,但當天可以補到十幾塊錢。”
但這還不夠,阿里、美團、京東為了保障運力,還需要借助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的力量。
作為規模最大的即時配送平臺,順豐同城支持接入各大外賣及本地生活平臺,因此成為了阿里、美團、京東維持運力的關鍵支撐。
順豐同城統計,今年618期間,飲品、商超百貨及快餐等品類實現單量翻倍增長,其中飲品漲幅最為顯著。順豐同城作為瑞幸咖啡、霸王茶姬、山姆會員商店、麥當勞等頭部品牌的首選即配服務商,為他們提供定制化配送方案及全渠道運力支持,全方位保障配送服務的高效、穩定與優質。
圖源:順豐同城
大促期間,來自抖音、美團、餓了么、京東秒送以及商家自有平臺的單量均大幅上揚,訂單量同比去年每日增幅超50%,高峰期同比增幅更是突破100%。
此外,順豐同城618期間“最后一公里”單量同比去年激增,收派件各環節日均單量均遠超去年單日峰值。
而近期,外賣補貼大戰愈演愈烈,來自抖音、美團、餓了么、京東秒送及商家自有平臺等渠道的順豐同城訂單,自然也會隨之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
除了單量上漲,資本市場對順豐同城的反應也相當熱烈。
自今年5月開始,順豐同城的股價一路飆升,從5月8日的7.93元上漲至最高19.26元,漲幅約為142%。僅過去兩個月,順豐同城的股價就翻了一倍。
顯然,即便當前外賣大戰激戰正酣,贏家尚未分出,第三方的順豐同城卻已嘗到紅利,成功“撿漏”。
究其原因,核心在于其作為第三方即配平臺的中立性與靈活性。
一方面,它的“第三方中立性” 是關鍵。外賣大戰的主角阿里、美團、京東均為平臺方,彼此是直接競爭對手,誰也不愿依賴對手的配送體系。
而順豐同城不依附任何一方,既能為美團、京東提供配送支持,也能承接阿里系的需求,這種“不站隊”的屬性讓它成為各方都能接受的合作伙伴,輕松切入多平臺的配送缺口。
另一方面,強配送能力打底。順豐同城深耕即時配送多年,同城配送的時效性、穩定性都有保障,從快速響應訂單到覆蓋多場景(餐飲、生鮮、藥品等),其運力網絡和調度效率能滿足大戰中激增的訂單需求。
以618為例,順豐同城針對品牌需求,推出“倉儲+轉運+同城即時配送”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方案,助力醫藥、美妝、母嬰等品類實現單量超兩位數的高增長。
就這一組數據來看,當阿里、美團、京東因激烈競爭導致自有運力承壓時,順豐同城的專業配送團隊自然能成為關鍵的“運力補充”。
今年6月,順豐同城發布公告,修訂了2024年至2026年同城即時配送服務合作框架協議項下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的年度上限。
具體來看,2025年年度上限由原來的94.55億元提高至128.45億元,而2026年年度上限則從122.7億元提高至205.51億元。
從餐飲外賣到日用百貨,即時配送服務已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成為現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即時配送行業訂單規模達482.8億單,同比增長17.6%;預計到2030年,我國即時配送規模有望突破千億,未來6年年均增長率將保持13.1%的雙位數增長?。
圖源:觀研報告網
如此看來,順豐同城對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的年度上限進行調整,也是因為看好即時配送業務的發展前景。
回顧過去,順豐同城的業績其實在2024年,才迎來真正的逆轉。
根據順豐同城2024年年報,公司全年收入達157.46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7.1%;全年凈利潤約 1.33 億元,同比激增 161.8%,無論營收還是利潤規模,均創下歷史最佳。
而2025年,將是順豐同城的關鍵一年。這一年,能否保持業績的穩固增長,在即時配送賽道持續領跑,備受行業關注。
目前看來,順豐同城的表現還算,不依附任何外賣平臺,既能承接美團的訂單峰值,又能消化京東的運力缺口,更能適配阿里系的場景需求,似乎成為了各方都愿借力的“萬能搭檔”。
在頭部平臺廝殺正酣時,順豐同城避開了前端補貼戰的消耗,憑借不可替代的配送能力,持續收割多平臺的運力需求紅利,有望成為這場“外賣大戰”里的最大贏家。
02
順豐不能掉以輕心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即時零售之所以會爆火,與高配送效率息息相關。
對用戶而言,從下單到簽收的時效長短,直接影響對平臺的信任度,超時送達的餐品可能變涼、生鮮可能腐壞,這類體驗會直接拉低復購率;對平臺來說,高效配送能支撐其拓展更遠的服務半徑、覆蓋更多品類,進而搶占更大市場份額。
配送效率直接關乎外賣平臺的用戶體驗與市場競爭力,外賣與即時配送實則互為支撐、密不可分。
2022年,順豐同城開始與快手、有贊等平臺合作,并陸續接入即時配送APP的聚合平臺,讓自家騎手與美團、餓了么等一同參與外賣配送。
得益于此,順豐同城才在這次外賣大戰中,實現了業務規模與市場認可度的雙重突破。
不過,現下阿里、京東、美團都已將即時零售視作未來布局重點。他們正通過改善騎手待遇、增強騎手保障等手段吸納更多騎手,提升自身運力。
比如,美團近日啟動“2025夏季清涼行動”,從7月1日起分批次為全國300多萬騎手購買“防暑險”;餓了么加碼訂單激勵、推出跑單獎勵活動、加大新人權益等舉措,帶動騎手收入快速增長……
圖源:美團
隨著巨頭加速運力建設,順豐同城這類第三方玩家必然會面臨更嚴峻的擠壓。接下來,順豐同城或許得在差異化競爭上下功夫,才有可能在巨頭的包圍中找到破局支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