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七鮮小廚,能把3C零售的成功復制到外賣嗎?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周半仙
京東七鮮小廚的登場,讓外賣江湖再起波瀾。
這個主打“外賣+自提”、定價10-20元的新物種,7月20日在北京首店亮相即登熱搜。沒有堂食、透明廚房現炒、10億招募“菜品合伙人”(每道菜保底100萬分成),劉強東口中“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正帶著“用零售邏輯改餐飲”的野心闖入市場。
它選在“幽靈外賣”聚集區,用24小時直播后廚叫板黑作坊;靠京東冷鏈供應鏈壓低成本,還拉來嘉和一品等品牌“共享配方”。但500億級的擴張投入、用戶對美團餓了么的使用慣性、機器人炒菜的品類局限,都讓這場平價現炒實驗充滿變數。
京東這次,能把3C零售的勝仗復制到外賣賽道嗎?
01
主打外賣+自提,定價10-20元
近期,有關京東的熱點新聞不絕于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京東首家外賣門店開業了#登上熱搜。
此次討論的主角是京東外賣新店型——七鮮小廚,這意味著其創始人長期以來的構想徹底落地為現實。
一個月前,京東劉強東就在內部會議上表示:“外賣市場很大,很快你們會看到一種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
據悉,“七鮮小廚”自營模式試點位于北京東城區長保大廈,于今年7月20日正式落地。
對于這一“外賣”新模式,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它對傳統餐飲運營邏輯進行了重構”。
接下來,我們詳細看看被寄予厚望的京東外賣自營門店“七鮮小廚”有何不同?
產品方面,涵蓋小炒、小吃、蓋飯等30種單品,皆為現炒現做,價格集中在20-40元上下,主打“好吃又便宜”。
“七鮮小廚”的賣點很明確,九個字——“新鮮現炒,好吃又便宜”。其囊括的菜品絕大多數為現炒菜系,如拌飯蓋飯、意面小吃、特色小炒等。
其中,拌飯蓋飯有小炒牛肉蓋飯、辣椒炒飯蓋飯等;意面小吃包括經典番茄肉醬意面、黑椒牛柳意面等;特色小炒類則匯集辣椒炒肉、小炒牛肉、炒雞、炒魷魚等。
當然,還有燒烤、湯品和飲品類,可謂一應俱全。其中菜系涉及的食材統一由京東采購,調味品來自中糧、中鹽等合作方,肉類也通過京東龐大的冷鏈體系配送到店,既保證食品安全,又降低了采購成本。
選址方面,優先選擇“幽靈外賣”占比高的地段,避免與合伙人門店競爭。
據每日新聞報道,記者采訪七鮮小廚負責人劉斌時,對方表示:“不會‘藏’在封閉的居民樓,會選在‘幽靈外賣’訂單占比高的地段”。
因此在選址時,也會避開合伙人的老店,不搶奪老店生意,幫助合伙人撬動增量增長。
運營方式主打純外賣和自提模式,采用無堂食設計。七鮮小廚采取“線上下單+外賣配送/到店自提”的形式,門店面積僅為傳統餐廳的1/3,且砍掉了堂食區域,僅保留透明廚房和智能取餐區。
其中,透明廚房用于廚師現炒,消費者可在外部平臺24小時查看食材處理和烹飪的全過程。為此,京東才有底氣承諾:“現炒現做,拒絕預制菜”。
合作方式上,招募“菜品合伙人”,邀請其參與配方研發,合伙人可享受百萬保底分成及后續菜品銷售分成。
為實現“七鮮小廚”的萬店目標,京東在7月22日啟動了“菜品合伙人”招募計劃,并投入10億元,向全國餐飲品牌和個體廚師發出邀請。
合作方式為:合伙人提供菜品配方和研發支持,“七鮮小廚”負責菜品的現炒制作、品質把控及銷售。
為將“合伙人”與平臺深度綁定,京東為1000道招牌菜提供每道100萬元的保底分成,后續銷售分成上不封頂。
也就是說,一旦某個品牌或廚師的菜品入選,合伙人即可獲得100萬的保底分成,且后續菜品產生收益時,還能獲得銷售分成。
目前,京東已收到近2萬份“菜品合伙人”的報名申請,其中包括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雞、樸大叔拌飯等品牌。
從上述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京東外賣新模式與傳統外賣平臺相比,至少有三個維度的創新:
一是模式創新,重運營投入+輕量化合作:京東負責建設門店網點,承擔人力、運營等成本,而菜品合伙人僅需提供配方和參與研發,幾乎零成本參與。
二是技術創新,廚房安裝360度攝像頭,消費者可實時監督操作流程,杜絕“幽靈廚房”亂象。
三是供應鏈創新,在核心城市布局“中央廚房+社區衛星倉”,實現半徑3公里內30分鐘送達。
02
京東外賣新模式,解決餐飲行業什么問題?
一個商業模式,必然是針對行業痛點提出的具體解決方案,而門店就是這一方案的真實呈現。而京東“七鮮小廚”的商業模式創新,本質是通過重構餐飲供應鏈與利益分配機制,直擊行業三大核心痛點:食品安全信任危機、優質餐飲品牌規模化困境、低價內卷下的品質犧牲。
其一便是重構外賣供應鏈體系,全力根治食品安全信任危機。提及外賣食材,最讓消費者憂心忡忡的便是“幽靈外賣”。所謂“幽靈外賣”,其具有一些顯著特征:沒有固定的營業場所,或者外賣店在平臺上展示的地址信息根本不存在,又或者一個地址被多家外賣店鋪共用。
“幽靈外賣”長期以來一直是外賣行業極為棘手的難題。截至2025年3月,相關平臺已累計清退超過3.1萬家違規商戶,其中包含大量涉嫌“幽靈外賣”的店鋪。而“七鮮小廚”正是京東為解決“幽靈外賣”問題所推出的一種有效方案。正如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內部會議上所講:“京東外賣很快會誕生一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期望這種模式能夠徹底化解食品安全問題。”
為了徹底治愈“幽靈外賣”這一頑疾,京東設計了一系列全面的解決方案。首先,將門店優先開設在“幽靈外賣”聚集區域,憑借“透明現炒+品質食材”的正規運營模式,擠壓黑作坊的生存空間;其次,與中糧、正大等頭部供應商展開合作,肉類和凈菜在工廠完成清洗、切割以及檢測后,密封進行冷鏈運輸至門店,省去門店的預處理環節,從根源上杜絕衛生風險;再者,所有門店均標配24小時后廚直播,消費者可通過京東App實時觀看菜品制作的全過程;此外,引入香港史偉莎進行定期消殺工作,并執行40項高標準檢驗檢疫。
其二、打破餐飲品牌擴張壁壘,以“菜品合伙人”激活全國化潛能。對于許多中小品牌而言,長期存在一個極為棘手的痛點,那便是優質的招牌菜受限于供應鏈壓力、地域束縛以及自身運營實力不足,始終只能在特定區域、特定門店享有知名度。它們很難實現跨城市、拓展城市進行傳播與發展,進而導致品牌及其招牌菜被牢牢禁錮在“一城一店”的范圍內,無法在全國范圍實現指數級增長。
而“七鮮小廚”創新推出的“菜品合伙人”模式,有望徹底打破這一困局。憑借京東強大的優勢供應鏈體系,以及分布全國的銷售門店,能夠迅速將各地的地方招牌菜推廣至全國,為品牌預先開辟出規模化的銷售渠道,突破地域限制。
這一模式具備兩大顯著優勢。一方面,借助招牌菜的吸引力,可以引流新的客群到店;另一方面,能夠以較低成本測試菜品在全國市場的接受程度,為品牌跨區域擴張提供詳實的數據支撐,助力優化區域發展策略。
對于品牌來說,參與這一操作的成本極低。首先,京東承擔了門店租金、設備采購、人力雇傭及日常運營等所有成本,品牌只需提供菜品配方并參與研發過程;其次,每道菜品的合伙人可獲得100萬保底分成,后續還有銷售分成,這避免了品牌因擴張失敗而遭受損失,為品牌在全國范圍的拓展提供了堅實保障,讓中小品牌能夠無后顧之憂地借助七鮮小廚的平臺,將自身的優質菜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因此,不少業內人士才說:“京東的“合營”模式,追求的也不是對傳統餐飲、外賣的“顛覆”,而是“共贏”。”
其三,京東發力外賣新模式并非簡單的業務拓展,而是旨在打造“零售+餐飲”生態閉環。從某種意義來說,“七鮮小廚”的生意邏輯,用的還是京東最擅長的打法——用曾經在3C品類勝出的方式,重新改造餐飲外賣市場,其本質就是“用零售邏輯,重做餐飲業態”。
正如劉強東曾明確表示:“大家看到我們跟興哥(王興)的‘外賣之爭’,表面上是點餐生意,但我們的核心邏輯是背后的生鮮供應鏈。”
這種“用零售邏輯重做餐飲業態”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京東通過七鮮小廚將零售與餐飲業務深度融合,打造“零售+餐飲”的復合生態;二是餐飲作為高頻消費場景,能夠帶動京東其他零售業務的銷售,形成協同效應;三是通過分析用戶外賣訂單數據,京東可以更精準地調整生鮮采購和庫存管理,提高供應鏈效率。
而這一切的核心,正是七鮮小廚與七鮮超市共享生鮮采購網絡,通過降低冷鏈成本實現供應鏈協同——這種資源復用能力,正是京東在零售領域積累的核心優勢在餐飲場景的延伸。
03
京東“七鮮小廚,未來挑戰重重
京東“七鮮小廚”作為外賣行業的新模式探索,在創新背后也隱藏著多重現實困境。
成本與盈利方面:七鮮小廚計劃3年投入超百億在全國開設1萬家門店,單店設備投入超20萬元,初期總投入需500億+,依賴銷量分成回收成本,盈利周期漫長,資金鏈壓力巨大。此外,當前菜品標價較高,主要依靠補貼壓低價格吸引消費者,一旦補貼停止,價格劣勢便會凸顯,消費者可能轉向更便宜的外賣或社區食堂,長期盈利面臨嚴峻挑戰。
技術與創新方面:炒菜機器人目前可實現的菜品不超過100道,口味依賴算法調校,且一旦出現故障,炒制出的菜品品質難以保障。同時,“菜品合伙人”模式雖解決了初期菜品來源問題,但如何持續激勵合伙人推陳出新、避免產品線固化,以應對消費者多變的口味需求,仍是需長期攻克的難題。
用戶習慣遷移的高門檻:美團、餓了么憑借多年積累的用戶粘性,已形成穩固的消費心智。七鮮小廚需在京東APP內通過獨立入口下單,與主流外賣平臺的使用習慣差異顯著。此外,部分用戶因不熟悉京東配送體系,誤將七鮮小廚與京東到家混淆,進一步增加了用戶遷移的難度。
小結:
15元的現炒蓋飯配30分鐘送達,七鮮小廚的實驗,是京東用零售重劍劈開餐飲混沌。帶著供應鏈底氣和10億投入,它想在"幽靈廚房"扎堆的低價市場,砸出"透明現炒"的新賽道。
但餐飲江湖從不止于模式創新。補貼退潮后,10-20元價格帶能否扛住成本?機器人炒得出火候嗎?京東APP的獨立入口,能破開美團、餓了么的用戶習慣壁壘嗎?
劉強東說這是"完全不同的仗"——打的是供應鏈持久戰,拼的是讓消費者信"15元能買到放心煙火氣"。七鮮小廚的未來,不在成為巨頭,而在證明:零售效率碰餐飲溫度,能燉出行業新滋味。這場仗,才剛開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