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收割商場B1樓的野人先生,是第二個鐘薛高嗎?
出品/商業評論
作者/賈賀輝
曾經硬控年輕人的“雪糕刺客”們,倒在了史上最熱的夏天,千億外賣混戰,更成了壓垮“雪糕刺客”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現在人血糖血脂都容易高,冰淇淋只能偶爾嘗嘗了,不能跟自己的胰島過不去。”“一根3元雪糕的品嘗時間比3塊的純茶和礦泉水差遠了,再說了,現在外賣補貼力度這么大,用外賣優惠券點一杯冰咖啡或者奶茶更香啊”。
曾經作為清涼經濟主角的冰淇淋和雪糕,已不是主角。
市場也在印證。鐘薛高子公司被申請破產審查,哈根達斯品牌在華門店傳出被賣的消息,一度“秒空”的茅臺冰淇淋生產線暫停......就連手握和路雪、夢龍等頭部品牌的聯合利華,去年也因冰淇淋業務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下降,年初便宣布剝離整個冰淇淋業務,進行大幅裁員。
正如硬幣另一面。在長尾市場上,以“野人先生”為代表的意式冰淇淋品牌卻逆勢增長,站在了風口上。為什么58元鐘薛高倒下了,38元價位Gelato卻火起來了?中高端雪糕未來該走向何方?
0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雪糕白月光
物質匱乏的計劃經濟時期,雪糕還被人們稱為冰棍,是夏天“消暑奢侈品”。
一到夏天,小販會將包著棉被的雪糕箱子,放在自行車上走街串巷的吆喝。拿著幾張人民幣毛票沖過,就能得到透心涼爽和一下午的快樂。
當時冰棍包裝比較隨意,原料簡單,以糖水為主,輔以少量牛奶或豆類,主打“甜、冰、涼、解渴”,被賦予的只是簡單的解暑功能。
到了80、90后的童年,雪糕市場就繁榮起來了。冰磚、雪蓮、碎冰冰,小布丁、老冰棍、綠舌頭....價格大多在 0.5-1.5 元之間,電視機那句"旺旺碎冰冰,你一半我一半,你是我的好玩伴"廣告語,甚至讓碎冰冰成了當年的“社交貨幣”。
隨著外國雪糕進入中國市場,本土市場競爭格局被打破,中國雪糕行業也從 “冰棍時代” 打大步邁向 “全品類時代”,冰棍逐漸進化成了雪糕、冰淇淋。
1992年DQ、1993 年隨和路雪、1996年哈根達斯.....尤其是哈根達斯被視為 “冰淇淋中的勞斯萊斯” ,單球售價 30 元左右,相當于當時普通工人月薪的 5%,能和心儀的crush一起吃哈根達斯,得至少提前一個月就攢零花錢。
外資品牌推動中國冷飲市場從 “解暑功能” 向 “享受型消費” 轉型,2000 年和路雪銷售額超 350 萬升,夢龍創下聯合利華全球新品牌銷售紀錄。
據前瞻研究院分析,2018年以前雪糕行業呈三足鼎立的態勢,從價位來看,和路雪、雀巢等國際品牌占據高位,中端的是蒙牛、伊利等依托行業優勢的平價巨頭,再往下則是五羊、天冰等占山為王的區域性雪糕。
格局在2018年發生改變。2018年,“雪糕刺客”鐘薛高踩著國潮崛起的熱潮出世,“厄瓜多爾粉鉆”雪糕每支定價66元、“杏余年”系列定價160元,刷新價格天花板。
高價雪糕成為流量密碼后,一眾品牌聞風趕來,每杯定價66元的茅臺冰激凌、20元檔位的東北大板聯名、每日黑巧推出的黑巧厚乳撞味雪糕、伊利旗下的“須盡歡”......開啟了高價雪糕的戰場的爭奪。
貴價雪糕踩中了消費上行期的紅利,大家看重的并不是性價比有多高,而是冰淇淋能提供多少情緒價值。此時,雪糕已經超出了基礎屬性,消費對它的需求也從消暑轉向了品質和情感。
網紅經濟總是短暫,時代巨浪席卷而來,很快就被拍倒在沙灘上。
隨著網紅雪糕邁入第五個年頭,消費者逐漸回歸理性,以鐘薛高為代表的高價雪糕從城市中產消費升級的心頭好變成了“心頭刺”�!氨憷甑谋窭镫S手抄起來一根,價格就得十幾二十塊,掃碼后又不好意思退貨的大冤種們,只能含淚買單�!�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在“2023年中國消費者購買單支冰激凌或雪糕的可接受價格”調查中,中國消費者對冰激凌單價的接受度普遍在3—15元(不含15元)之間。
于是,年輕人懷念的5元雪糕時代回歸,巧樂滋、奶昔杯、綠色心情......價格在5元上下的平價雪糕再度成為市場主流選擇。
每一代人對雪糕需求,背后是每個年代經濟和消費心理的切面。
如今雪糕和冰淇淋,不再是消費者降溫解暑的首選。原因一面是“冰”市場的繁榮,想提神的有咖啡+冰,想喝不同口味有奶茶或果茶+冰,而且茶飲享用的時間與社交屬性都比雪糕長,自然更受歡迎。
另一邊是對健康的顧慮讓很多人放棄了冰淇淋。童年最愛的“甜”,在數年后成為身體的負擔,在講究控制糖分攝入的當下,市面上含糖量在18%到25%之間的雪糕、冰淇淋,自然就成了“洪水猛獸”般的存在。
有消費者表示:“感覺這兩年大家推薦的還是那些老牌子,夢龍、可愛多、巧樂茲什么的,提不起太大的興趣。有時嘴饞了想吃冰欺凌,會選擇成分更干凈或者更小支的款,比如買迷你夢龍、迷你可愛多,偶爾吃一支解饞也沒那么罪惡�!�
02
Gelato,圖個“新鮮”?
58元鐘薛糕的貴價雪糕倒下了,28~38元價格帶的野人先生卻火起來了。
野人先生是“Gelato”的代表,這一源自意大利的傳統手工冰淇淋,成了今年夏天最有勢頭的雪糕新故事,也是最卷的賽道之一。
數據顯示,野人先生門店數已位居冰淇淋品類第三位,僅次于DQ和波比艾斯,成為Gelato圈的“頭號玩家”。其官方賬號顯示,截至6月3日野人先生全國門店已突破800家。
為何野人先生有這么多人買單?
從物理層面看,消費者大多圖個“新鮮”。
新鮮源自于野人先生推出“手作現制”和“健康低脂”量大概念。尤其在宣傳口徑上,野人先生強調消費者能吃上新鮮出鍋的冰淇淋,用“當天現做,拒絕隔夜”強化了品牌差異化認知。
同時,為了保證消費者能吃上現做的冰淇淋,野人先生采用了分時售賣的運營模式,玩起了“限時口味”的游戲。如在 10 點-12 點內,門店只能買到開心果或者大米口味,想吃樹莓味或者其他口味,還得等下一個制作的時間點。
野人先生踩中了健康飲食的新風口,還兼顧了好吃和創新等元素。
尤其是近兩年在消費價值認知升級的驅動下,雪糕行業開始回歸“食品”的核心邏輯,健康屬性和口味屬性成為影響雪糕的購買決策重要因素。野人先生給了既要又要的消費者們,一個“無負擔”吃冰激凌的理由。
此外,野人先生定價在人均 30 元左右,也切中了中產精致生活的靶心。拍照打卡,趕在冰淇淋融化之前發在社交軟件,儀式感和社交感拉滿。
尼爾森IQ高級研究表示,單價30—50元的Gelato門店,主流消費群體通常是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年輕女性和都市新中產,年齡多在20—35歲。
這群人喜歡Gelato的消費者眼里,野人先生不僅僅是一球冰淇淋,而是對真實原料、健康成分認同,更是品質生活與“理想自我”的載體。
從心理層面上,消費者大多也圖個“新鮮”。
據商業評論觀察,每晚9點后到達商場B1樓,野人先生大部分時間都會排起長隊。店員小沅笑著說道:“很多消費者會沖著買一送一優惠來嘗鮮,有人會直接辦卡,我們會卡著食材點單,只怕食材都不夠了�!�
晚9點超市打折盛況,在野人先生重現了。對消費者而言,或許吃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用半價買到原價的產品。
這種策略喜憂參半。喜的是通過日清策略先吸引到想要買打折商品的嘗鮮消費者,隨后通過口感來促進門店轉化,加盟商透露過,“野人先生試吃能帶來的轉化率很高,只要能讓人吃到,業績就不會差�!�
憂的是容易形成消費路徑依賴和心理依賴。對于年輕人來說,有了低價能買到的新鮮野人先生,誰還愿意花原價去購買呢?畢竟,“好吃”和“高性價比”是一個好雪糕的必備修養。
擺在野人先生面前是一道難題,嘗鮮過后如何留住消費者?畢竟當年沖著鐘薛高噱頭去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
但從整體消費結構上看,消費分層始終存在,雪糕也不例外。
中研普華的消費者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冰淇淋消費已形成明顯的分級現象:54%的消費者屬于價格敏感型,偏好單支5元以下的產品;31%為品質追求型,傾向于購買單支10-30元的產品。
也就是說,在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下,中高價位的雪糕永遠有市場。野人先生想要擺脫網紅品牌的宿命,不要只看短期熱度,如果是做需要長期經營的品牌,就要有長期投入的心態和耐心。
03
高品質雪糕不會消亡
當前,雪糕行業全面進入“質價比”階段,但如果將現在理解為簡單的“低價競爭”“成本壓縮賽”,并不合理,因為一旦陷入低價模式,行業或許將陷入“創新貧困陷阱”。
正如超高溫滅菌技術重塑乳業格局,歷史在經驗表明,食品行業的每次價值躍升都源于技術創新,而非簡單的價格博弈。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高品質雪糕不會消亡。
以哈根達斯老牌對手DQ為例,官方數據顯示,從2020年開始門店迅速鋪開,3年時間增長近800家;截至2025年4月,DQ在國內市場門店數量已達到1721家。
DQ在中國市場并非一帆風順,曾陷入過低谷,據其主要特許經營商CFB集團的數據,在2014年到2016年期間,DQ連續3年單店同比雙位數下滑,一時間退場成為其不得不做的選擇。
變化發生在2017年。DQ開始拓展產品類,對倒杯不灑暴風雪的固守策略開始松動,試水茶飲業態,推出桶裝冰淇淋等硬冰零售品,布局電商渠道等等。
DQ做對了最重要的一點,堅持“好吃是第一競爭力”的方法論。今年3月推出開心果暴風雪主打真材實料,一杯冰淇淋中使用約60顆開心果,這一單品連續近3個月霸榜美團、大眾點評上開心果冰淇淋相關產品中交易額第一的佳績,更是蟬聯DQ銷售額最高單品和復購率最高單品的王位。
推出新品只是修煉內功,外家的招式DQ也沒拉下,聯合銀行發放優惠券,還大搞IP聯名吸引年輕消費者,做了這么多努力DQ又重新回到消費者的視野中。消費者表示:“一碗約半斤重的DQ拌拌碗也不過20出頭,后來又嘗試了開心果暴風雪,出乎意料的好吃,會回購�!�
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未來雪糕市場的競爭仍將圍繞產品和渠道展開。
首先,產品是品牌的立身之本,需要不斷提高產品及服務體驗。以Gelato為例,難吃的Gelato不多,但如何做得更有特點,風味更好,就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
更何況Gelato市場如今群雄環伺,前有喜茶、茉莉奶白、蜜雪名稱等新茶飲品牌紛紛推出了屬于自己的Gelato產品,后有湖南長沙本土品牌波比艾斯勢憑借平價現制冰淇淋殺出重圍,如何提升產品品質并強化差異化認知是一道難題。
據悉,如今波比艾斯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擁有近1000家門店,近1個月新開74家,凈增長率達到5.11%。在廣州某知名商圈,波比艾斯更是一個商圈開出3家門店,目前其門店數量僅次于DQ。
其次,雪糕品牌需要及時布局即時零售等新渠道。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冰淇淋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美團閃電倉冰淇淋訂單量年增240%,線上渠道將更加重要。
總的來說,靠情懷溢價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無論市場如何變化,能精準匹配消費者需求,能應時而變的品牌,一定會在時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長久的經營下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