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政府主管部門就明確提出鼓勵音像連鎖事業,但發展至今,整個國內音像連鎖市場卻遭遇到令人心悸的盜版困境。“中郵”倒下了,“愛多陽光計劃”犧牲了,國內最早從事音像連鎖的三辰影庫目前在全國的連鎖店已由鼎盛時期的1200家縮減到目前的600余家。對此,文化部即將出臺多項相關規定。
近日,記者從文化部獲悉,新的《音像制品管理條例》、《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管理辦法》和《音像制品進口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即將出臺。這些新規定一方面制定了更加寬松的產業政策,以鼓勵開辦音像連鎖、超市和電子商務;另一方面也對經營違法音像制品的單位和個人規定了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目前文化部正在對全國10萬多家音像經營單位進行重新審核登記工作。面對新的機遇,經過中國音像市場洗禮的各路英雄好漢再一次扛起了音像連鎖的大旗,力爭早日走出制約音像連鎖發展的盜版泥潭。
連鎖難鎖盜版之手
北京牡丹四星音像公司成立于1994年10月6日,是隸屬于北京牡丹電子集團公司下屬的一家全民所有制企業。經過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公司發展初具規模。牡丹四星音像公司也是探索連鎖之路較早的企業,現擁有以地安門四星音像城及新東安四星音像專賣店為龍頭的幾十余家音像制品連鎖店,同時在當地翠微大廈、賽特購物中心、當代商城等多家百貨商場設有銷售專柜。從1997年起,公司獨家與地鐵總公司聯合利用地鐵的客源優勢,把音像專賣店引入地鐵。
音像連鎖難,特許加盟店的控制就更難。牡丹四星音像公司專門成立了加盟店管理部,根據每個店地理位置、房租等測算出一個盈虧平衡點(即達到這個值就不虧損)。比如這個店的盈虧平衡點是10萬元,那么這10萬元以內的貨必須從總公司進貨,以外的那部分必須保證從合法渠道進正版;根據盈虧平衡點,推算出你能完成的稅金;如果三個月完不成指標或出現問題就摘牌子。問題就經常出在盈虧平衡點以上的部分,為了多掙錢,多得獎金,有的店就偷偷進盜版。僅一年牡丹四星音像就關閉了20多家加盟店。
北京牡丹四星音像公司負責人談到,盡管大家都認為音像連鎖是音像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但面對那么猖獗的盜版,一些想做的人只能是望而卻步。我們在一些城市開的連鎖店也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開一家店,周圍有三四家盜版店,盜版很快就會把你擠死。
像牡丹四星音像這樣深受盜版之苦的企業還有很多,三辰影庫音像電子連鎖租賃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經營范圍包括三辰影庫品牌的音像制品的總批發、連鎖租賃、零售,是我國目前惟一同時獲得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總批發資格的企業,是國家工商總局批準的全國連鎖經營企業。6年來,三辰影庫高舉正版精品的旗幟,在音像市場遭受盜版沖擊的嚴峻形勢下,走過了一條風風雨雨的坎坷道路,三辰影庫副總裁祝華新稱之為在夾縫中求生存。目前,三辰影庫連鎖系統有穩定進貨的代理已銳減到11個,三辰影庫連鎖店倒閉了1/2還多。這些代理和連鎖店流失以后,往往改做盜版或改行。祝華新說:“我們為音像正版事業的巨大投入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正版呼喚網絡平臺
長期以來,音像產業結構失衡一直困擾著從事音像事業的人,“中間大,兩頭小”的格局長期占據著音像市場,做節目投入少,落地市場投入少,中間生產線環節投入卻很多。音像連鎖是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從音像產業本身的規律來講,音像零售市場搞連鎖才有出路。
正版要依托一個網絡平臺,如果規模化落地形不成,上游資源的組合鏈接就搞不起來,音像產業的生命線就被掐斷了。所以,發展連鎖對產業結構調整是最關鍵的。
音像業版權專家王六一說,連鎖事業雖然難搞卻是必由之路,第一,連鎖產生的規模效應能夠最大限度地豐富音像產品的品種,在國外一個小的音像店品種都非常全,中國最新的影片都在其貨架上,如果沒有一定的規模就很難有如此豐富的品種和充足的片源,也就失去了音像店經營的核心。第二,大批量的采購可以降低成本,目前正版音像制品在價格上缺乏競爭力,只有隨著規模的逐漸擴大才能慢慢解決這一問題。
音像公司堅持正版精品,在與盜版商周旋的這些年里也并非一無所獲。據三辰影庫副總裁祝華新介紹,三辰影庫目前的版權積累已經達到相當數量,包括中外優秀故事片、卡通片、知識專題片、中小學音像教材、電子軟件等4000個品種的激光視盤、電子軟件和激光唱盤,另外600余家連鎖店構建了全國市場的發行體系。他認為,音像行業真正的競爭對手不是盜版而是國外的音像公司,盜版現象是市場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如何面對外資企業的挑戰才是最關鍵的。三辰影庫的市場網絡正在從傳統音像向中小學“校校通”市場、農村的“村村通”市場和寬帶小區VOD點播等音像延伸領域擴展。他們相信,中國音像正在走出谷底、走出“黎明前的黑暗”。
讓人叫好的“黑名單”
記者在采訪中還得到一個讓人振奮的消息,我國音像市場將建立“黑名單”禁入制度。所謂“黑名單”禁入制度就是,在音像制品經營中因嚴重違法違規而受到取締、吊銷許可證處罰的單位、個人,自被處罰之日起,10年內禁止從事音像制品經營活動,同時建立“全國音像市場禁入單位和個人數據庫”,向社會公眾開放。納入這一“黑名單”的單位和個人包括:因從事音像制品違法經營活動受到刑事處罰的單位、個人;未經批準,擅自設立的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放映、連鎖、電子商務經營單位及擅自從事音像制品經營活動的個人;被吊銷許可證的音像制品經營單位和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從事音像制品經營活動被吊銷許可證的個人;有其他嚴重違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
有關人士認為,這一“黑名單”制度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規范音像市場經營秩序,推進音像市場誠信建設的重要舉措,將有利于進一步打擊走私、盜版音像制品違法經營活動,嚴懲經營走私、盜版等違法音像制品的不法經營者,規范音像市場秩序。
對這些利好消息,很多音像企業都紛紛做出回應。上海美亞音像自今年下半年起開始實行連鎖店內部承包經營,通過分期分批的內部承包經營,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降低經營費用,增加營業收入,增強企業獲利能力。 摘自《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