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IBM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彭明盛 Samuel J. Palmisano )
“e-business on demand”是傳統信息外包服務的邏輯延伸及彌補。其中文的意思就是“電子商務隨取即用”。IBM 率先提出了這個理念,預示了未來的電子商務將象水、電、燃氣、電話等公共資源一樣,無所不在,可以隨取即用。
在當今世界,企業需要具備快速應對外界變化的能力,因為客戶越來越需要能夠適合他們的產品和服務,特別是滿足他們對何時、何地以及以何種方式進行選擇的要求。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如何將企業改造成On Demand的公司。
On Demand型公司必備條件
要從根本上提高公司效率就需要一種技術來幫助他們在整個企業范圍內整合公司端到端的流程,以及與關鍵合作伙伴、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流程,并對客戶需求的變化、市場機遇以及外來威脅做出快速靈活的反應。
彭明盛先生現任IBM公司董事長兼首度執行官,他于1973年加入IBM公司,至今已在IBM工作近30年。在IBM的工作生涯中,彭明盛先生曾擔任過許多重要的領導職務。其間由他領導確定了IBM采用Linux作為操作環境的技術發展方向,以及由他發起整了IBM的eServer服務器家族。之前他還負責這個行業內最大及業務最廣泛的IT服務組織在全球的運營等業務。
IBM公司將其稱為e-business on demand。從與客戶在電子商務項目中的合作情況來看,我們認為On Demand型公司必須具備四個特點:
反應靈敏:這類公司應該具備對環境變化的洞察力和動態反應能力。無論是對無法預測的供求變化,還是對客戶、合作伙伴、供應商和雇員的需求情況,抑或對競爭對手的出人意料之舉,都必須要有洞察力和動態反應能力。
變化靈活:能夠調整成本結構和業務流程的靈活性。這樣公司就能夠降低風險,以更高的生產率、成本控制水平、資金利用率和財務預見能力提升公司業績。
關注重點:始終致力于提高核心競爭力,明細任務和資產。這樣公司就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密切協作的戰略合作伙伴的作用,對從生產、后勤、具體實施到人力資源、資金運作等各項任務進行管理。
彈性運行: 全球一體化商務現在是全天24小時運行,隨時都承受著壓力和可能遭受的攻擊。這種運營模式要求新型業務系統和流程堅固耐用,能夠實時恢復到正常狀態。
歸根結底,要成為On Demand的公司,其領導人應該將公司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把握和管理,即使公司的重要部分是由他人來管理的,也應如此。這比運營效率更為重要,因為它能帶來新的價值。
成為On Demand的公司
可是如何才能成為On Demand型公司呢?
首先考察一下你的業務模型和管理結構:它能使你對日新月異的環境實時做出反應嗎?
只有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最好的公司和流程設計才能對這個問題做出回答。一旦確定了恰當的商業模型,就需要考慮由哪些業務流程來構筑核心競爭力,怎樣才能體現出你與競爭對手的不同,以及所處行業的價值在哪里。
有些公司只選擇了IT外包,有的公司寄希望于利用某種通用業務流程來開展業務。他們都是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合作伙伴來確保自己具有最好的轉型能力,能夠迅速部署解決方案,擴大規模和提高效率。
On Demand的公司需要采用更具操作性和更為主動的風險管理方法。在這樣一個信息跨企業內外流動的世界中,保密和安全問題極為重要,但是一個On Demand的公司還是需要保證其運營的彈性。如果要將信息轉變為即時的行動,你就必須時時運作,連續不斷,面向世界。
新的變革時機一旦出現,大規模的前期投資會很快打亂計劃。On Demand的公司有望利用新的方法,如業務轉型外包和像運行應用程序一樣開展經營,從而幫助他們將固定成本轉變成可變成本結構。同樣,靈活的基礎設施將使公司能夠控制成本,改造業務流程,并以與市場變化相適應的速度開始轉型。
然而,很少有公司能夠重新開始。他們需要從現有的基礎設施做起。
“On Demand”的操作環境
On Demand業務需要“On Demand”的計算能力。過去40年里IT業的發展使大多數公司實現了企業基礎設施計算機化,其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而復雜性也與日俱增。要實現業務的“On Demand”并從中受益,客戶需要一套新的計算架構,以便更好地調節現有資產以及非傳統意義的資產。
這就是操作環境的“On Demand”,它具有四個基本特點:
整合性:當企業進行水平整合,將分布在行業內部、合作伙伴、供應商及客戶之間的大量數據、現有系統以及常規業務應用軟件結合起來的時候,他們將變得無比強大。要處理客戶的數據、資金情況、工程設計方案等,需要具備實時的交易處理能力和完整的數據,數據挖掘與決策支持系統可以提供所需的分析,有助于洞察內情、快速決策。
開放性:在Java、XML、網絡服務、新的網格協議及Linux領域都廣泛采用了開放式標準,從而使所有的技術能夠相互關聯并融為一體。企業可更快地實施新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以滿足其現有的商務需求,更快地創造價值。他們可以選擇同類產品中適合自身要求的最佳解決方案。
虛擬化:無論是通過內部網還是互聯網,客戶將越來越多地利用計算機獲取有用的資源。網格處理等新技術可使分布在各處的計算機資源實現共享或集中管理,這類似于一部大型虛擬計算機。這些技術最有可能在各公司內部先行實施,因為“網格”可使企業大大提高其計算機資源的利用率。接著,它們就要跨越公司的界限,引發服務器的整合,從而提供“On Demand”能力,使采購、金融管理更為靈活。只有當企業在它們最需要的時候得到其需要的東西時,才能使投資和回報的時機更易于掌握和管理,這才是真正的On Demand的公司。
自主性:在“On Demand”的時代,每天有數以億計的設備與應用軟件在相互協作,企業領導應該將精力更多地傾注到管理錯綜復雜的商業運作,而非復雜的技術問題。安全性、工作量調配、軟件升級、存儲等技術將最終實現自我管理。
彭明盛先生現任IB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他于1973年加入IBM公司,至今已在IBM工作近30年。在IBM的工作生涯中,彭明盛先生曾擔任過許多重要的領導職務。其間由他領導確定了IBM采用Linux作為操作環境的技術發展方向,以及由他發起整合了IBM的eServer服務器家族。之前他還負責這個行業內最大及業務最廣泛的IT服務組織在全球的運營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