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 點—誰支起電子商務的未來(上)
《電子商務世界》記者 伊 佳 方世興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那么誰能成為電子商務的支點?企業?政府?還是網絡英雄?
據IDC預測,2003年全球電子商務的交易值將超過1.2萬億美元。到2004年,中國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將會從2000年的220億美元上升到600多億美元,其中B2B交易額將會占據75%的份額。未來5~10年內將是IT技術繼續突飛猛進、新經濟高速成長、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也將是中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參與全球化、實現中國現代化的關鍵時期。發展電子商務已經不僅僅是基礎經濟的問題,也不再是商務模式劃分的問題,而是關系到中國在信息社會中的競爭力和生存發展的根本問題。發展電子商務產業不僅需要企業和業界人士的積極參與,更需要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科技部“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及工程工程”重大項目正是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電子商務產業的重要標志。經過一年的努力,該項目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科技部也于近期完成了對“北京市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應用示范工程”、“濟南市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應用示范工程”、“面向現代流通的客戶關系管理與供需鏈技術攻關及應用”等課題的中期檢查。參加檢查的各位專家對各課題的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績表示滿意。其中由北京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的“北京社區電子商務”、由山東省三聯集團承擔的“家電電子商務平臺”、由中商生產力促進中心負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參加的“現代流通電子商務集成應用示范工程”更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超額完成了任務,為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之路。
編發本期特別報道,旨在通過系統介紹各課題、示范工程取得的成績和遇到的困難,能對其它領域、行業、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起到借鑒和推動作用。
目 錄
社區電子商務 政府買單 百姓受益
流通信息化的陽光地帶
三聯托起家電電子商務聯盟
戰略研究把握發展方向
社區電子商務 政府買單 百姓受益
你能想象未來居民的生活是什么樣子嗎?讓我來描繪一下:
張大媽不會使用計算機,更不知道網絡是什么,但是每天早晨,她出門鍛煉身體的時候,都要順道去社區服務站轉一圈,告訴那里的工作人員她今天要買幾斤菜、幾斤米和什么生活用品。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會把這些信息即時通過網絡匯集到市級社區服務中心,再由市級服務中心統一協調、配送,最終把貨物送到張大媽的家門口。
這就是張大媽未來的幸福生活。
在新經濟充斥著大量泡沫,電子商務在低谷中徘徊的時候,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并沒有放棄,而是逆流而上,積極參加到科技部“十五”項目“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及示范工程”中,首信公司總裁汪旭博士說:“電子商務的概念被惡性炒作毀掉了,它本身并不是不具有積極意義,在發展中的中國,特別是北京這種正在快速變化的大都市中,它是一種極具潛力的模式,我們需要再次認識‘電子商務’的概念。”
汪旭認為目前國內的電子商務發展主要方向是專一化,即借助電子化手段的服務性公司。在專一化的趨勢下,政府和大型企業的工作是整合和準入。所以汪旭把北京市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應用示范工程——“北京社區電子商務工程”視為“三個代表”的體現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該工程是一種高權威的整合,它比自愿加盟形式的整合力度更強,它既充分體現出了政府的權威性,又利用了高科技手段,是一個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
在2002年12月25日舉行的“北京社區電子商務工程”中期檢查報告會上,首信公司和北京市民政局社區工作處溫慶云處長、北京市社區服務中心霍一偉副主任對該工程的進展情況分別做了詳細介紹,項目管理辦公室和專家組的成員聽取報告后對該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項目已經超額完成了既定任務,并且為社區電子商務探索出了一條捷徑。
電子商務的主體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談論電子商務和IT企業的關系,討論如何還“商務”以本來面目?”北京社區電子商務工程”首先解決的便是這個問題。汪旭說:“我們找到了一個電子化社區和電子商務的結合點。我們從一開始就認識到作為以應用為根基的示范工程,該工程的主體應該是是北京市民政局的社區服務中心,他們是業務和商業操作的主要實施者和受益者。”
北京市民政局在項目中負責需求分析和業務運行,作為IT企業的首信公司在工程中承擔設計、建設和維護社區電子商務軟、硬件系統的工作。“我們的作用是利用IT技術使傳統的商業模式如虎添翼。”汪旭說,“如今我們的社區網絡從民政局出發,已經覆蓋整合了北京市18個區縣、149個街道、2400個社區的資源,其中包括大量居民的基礎數據、服務商數據,很好的完成了預期效果。”
由于“北京社區電子商務工程”在國內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北京市民政局和首信公司本著開放的原則,事事從工程的總體角度考慮,配合頗為默契,為了便于交流,首信公司甚至把自己的電子社區事業部就設在北京市民政局。經過雙方共同的努力,“北京社區電子商務工程”在一年后便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 依托首都公用信息平臺,在市、區、街鄉、(居)簡稱169個社區服務中心,建立169個網站,形成覆蓋全市社區服務信息網站群,安裝了149套街道熱線呼叫系統。
● 依托原有的社區服務資源,聚集了3300多家、14大類服務商,其中的1700多家與社區服務中心簽定了正式的服務合同。建有居民熱線154條,覆蓋3909個居委會,5318個單位;注冊登記志愿者近30萬人,專業志愿者服務隊1981個;社區便民服務網點近9000個,從業人員27744人。
構架初成
首信公司作為科技部“北京市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示范工程”的承擔單位,在2002年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基礎網絡。在“首都公用信息平臺”的基礎上,首信公司目前已經用物理網絡將18個區縣、149個街道連接為一個整體,實現了互聯互通,并在1200個社區中安裝了各種管理軟件。項目專家組也對該主干網予以了較高的評價。2003年,北京市民政局和首信公司將進一步考察實際情況,決定2400個社區將采用何種方式連接到主干網上,不排除使用軟件采集+撥號上傳的方式。
第二,應用平臺。在整個“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項目中,中間件和應用平臺技術是極其重要的內容,首信也把這個命名為“社區電子商務支撐平臺”的應用平臺的研發作為工作的重點。它整合了社區業務處理系統、大型數據庫和服務商管理軟件,可以提供2400個社區中的三千多個服務商的基本數據和服務信息、居民向服務商發出的請求、居民的個人信息,以及服務商的服務水平、信用等各種數據流轉。
第三,渠道技術。如何把數據庫中的信息和電子化手段的服務內容以群眾更喜聞樂見的渠道體現在居民面前?已成為該工程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在北京市2400個社區中已經實現的接入模式有三種:網絡接入、96156熱線電話和信息亭。其中網絡接入和96156熱線電話模式已經比較成熟,而2003年還計劃增加社區服務站這一接入模式。
服務全民
北京城區共1380萬居民,他們是社區電子商務的最終用戶,如何實實在在的為他們服務是北京市民政局和首信公司首要考慮的問題。據統計,雖然北京市上網人數在全國居首位,但仍有80%的居民不具備上網條件,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他們也是社區服務的主要對象。所以僅僅通過互聯網接入社區服務網站、從網上傳輸居民需求信息的模式是遠遠不夠的。
于是該項目另辟蹊徑,首先通過北京市民政局開通了熱線服務電話96156。它由市、街兩級的Call Center組成,由市一級的Call Center中心接受服務請求,具體處理由臨近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完成。市一級Call Center中心設計電話容量為5000-10000個/天,目前處在試運行中,電話量為1000個/天,市社區服務信息網絡中心下設咨詢和服務兩大類內容,服務類又細分為家政服務、綜合修理、中介服務、文體娛樂、生活用品五小類服務,90%以上的需求集中在這五類服務中。每個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設有兩個接線坐席,保證區域化的合作。目前該方式的信息接入量占所有接入信息的90%以上。
所謂信息亭是一種帶有觸摸屏的自助式便民服務終端,類似于目前各大商場中的導購系統終端,它無需第三方介入,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諸如交費、申請家政服務等多種功能,并且使用簡單,面向普通百姓。首信公司一直在配合北京市政府推廣該項技術的應用,目前已有30臺設備投入使用,其中6臺在社區,其它主要應用在政府辦公樓、賓館、飯店等地點。2003年第二期工程中,又將會有200至300臺信息亭投入使用。首信公司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開發針對不同擺放地點的不同人群的特殊服務內容。
北京市民政局計劃2003年在2400個社區建立的社區服務站也會配備網絡和相應的終端系統,它不僅是社區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成為居民接入社區服務網絡的另一個主要方式,還可以解決部分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問題。首信公司電子社區事業部總經理陳登偉向我們描述了未來居民生活的美妙前景:“以后張大媽、李大媽出門溜達的時候,就可以到服務站的接待窗口,告訴工作人員我今天要買幾斤白菜、幾斤大米,由服務站把信息匯集到市級的服務中心,再由市級的服務中心統一協調、配送,最終把貨物送到張大媽、李大媽的家門口。”
終端物流
社區電子商務系統通過統一的運營管理與信息網絡,將遍布全市的各個服務站的服務形成一個統一整體,通過規模效應,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創造利潤空間。
經過一年的建設,“北京市社區電子商務示范工程”已經取得了相當突出的成績,按照目前的項目進度,無論從交易量或是提交成果等各方面的考察指標看,勢必會超額完成任務,但首信公司也看到了許多不足,2003年依然有很多有待改進的方面。
汪旭介紹:2003年首信公司會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終端物流和社區服務站上。終端物流區別于第三方物流和企業物流,解決了老百姓門到門、戶到戶的的物流問題,它的難點不在技術上,而在于信任機制和管理機制。雖然郵局已經發展到門到門的配送。比如在一個軍隊大院中,對于第三方物流和企業物流商來講,大院的警衛會嚴重滯留物流的時間,但對居民講卻提高了安全感和信任感。如何解決這對矛盾?首信認為,一些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如家政服務、維修服務、家居用品配送等,最好以居委會和居委會的社區服務站為中心展開終端物流,這也會成為第三方物流和企業物流的又一個很好的補充方式。由于社區的專職配送人員比較了解社區內部的地形,從而可以節省第三方物流和企業物流花在找住址上的大量時間。
在居委會管理軟件的基礎上,首信計劃在第三期工程中將各社區服務站武裝成具有終端物流功能的服務設施。未來的物流路線是:從商家到社區服務站(或經過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由社區服務站到居民家中。配合上已經建立好的渠道技術,北京市的居民可以方面的向服務中心提出各種家政服務請求,并及時通過終端物流系統得到滿意的服務。
最終,北京市社區電子商務系統將形成以社區服務信息網為基礎,以社區運營管理體系與社區技術支持體系為核心,以社區商業、金融、物流、信息、信用五大服務子系統為主體,整合社會上各類商品供應商、服務提供商、金融機構、物流公司等資源,通過市社區服務主門戶及各分門戶網站、社區呼叫體系、遍布全市各主要社區的社區服務站和社區信息亭,為廣大北京市居民提供多方位、多方式、全天候的綜合商務服務。
相關鏈接
社區電子商務
社區電子商務從廣義上講是指依托城市信息基礎設施,利用各種現代化的電子手段,創新社區服務體系的管理與運營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服務。
硬件基礎
“首都公用信息平臺”是首信公司建立的城域網絡平臺和信息交換平臺,解決了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電子社區業務中碰到的網絡問題。“北京市社區服務信息網”依托于“首都公用信息平臺”平臺,是面向應用、面向社區搭建的特殊專用網。它利用了“首都公用信息平臺”的網絡資源,骨干網已經達到100M(可擴展到2G),國際出口200M,256K連接到城八區區級中心,64K連接到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28K連接到遠郊區縣級社區中心。
政府的作用
社區電子商務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純粹的商業系統,而是將商業服務和公益服務相結合的一個綜合系統。那么誰是這個工程最大的推動者?是政府。政府為何要花如此大的力氣建設社區電子商務?方便群眾和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當然是一部分目的,但更緣于整個社會體制變革的需要。以前,居民的檔案、人事關系等個人資料都由單位保管,從發展的角度看,以后這些關系都會落向社會,最終由社區接管。社區將成為一個自治的社會基層政權組織。經過這種體制的改革,社區就會逐漸承擔起大部分的服務功能。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社區電子商務也是電子政務的一部分。
專家聲音
張智文:科技部“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及示范工程”重大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在“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應用示范工程”項目實施一年后的今天,科技部組織了對該項目的中期檢查,主要目的是按照節點控制的原則,對前一階段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判斷該項目下設各課題的質量和進度是否符合課題任務書中的要求,使項目領導小組、專家組和項目辦公室能夠總體把握項目進展情況;及時發現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和專家的交流提出今后工作方向,為2003年的總結驗收奠定基礎。
一年來,各課題組結合課題任務書中的指標和各自基礎,在“九五”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國情,有針對性的開展了一些技術開發和軟課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些技術還申請了國家專利。領導小組、專家組和項目辦公室在這一年中做了大量的協調和指導工作。他們從整個項目出發,在區域示范中強調了電子商務和物流的相互協調發展;在突出了行業特色的前提下做好電子商務與物流的行業示范;在技術開發方面明確了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相互聯系和依存的關系。這也是本項目的創新點。
目前,項目辦公室和各課題承擔單位克服了任務量大、經費有限等困難,絕大部分課題已經按課題任務書制定的計劃完成了本年度的目標。項目實施中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如“北京社區電子商務示范工程”、“濟南市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示范工程”、“重慶摩托車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示范工程”等,都超額完成任務。
盡管該項目已取得了預期的成績,但是專家組和項目辦公室成員也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各課題組雖然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保證了所承擔課題能夠快速、高效的完成合同任務,但缺乏從項目整體高度來看待和解決問題,不了解其它相關課題的發展情況,也就無法考慮與其它課題的配合;而且,與標準制訂和技術開發的結合還不夠緊密。
針對以上情況,專家組和項目辦公室從各課題、專題間的銜接出發,提出了意見、建議和更高的要求,并指出了各課題的努力方向。技術開發課題應該針對應用進行開發,與標準制訂、應用示范緊密結合在一起;各課題要注意相互協作,在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在項目的內部建立更緊密的連接,最終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推進。
各課題承擔方對此次檢查極為重視。檢查結束后,各課題承擔單位立即組織召開協調會,結合專家組和辦公室的意見、建議,對前一階段的工作作出總結,同時調整和部署下一步工作。
中期檢查既肯定了以往的成績,又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它是“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應用示范工程”的加油站,對促進整個項目在2003年年底前順利完成,或超額完成起到促進和推動的作用。
項目進入第三個年頭后,項目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提出要加強宣傳、培訓和中介體系的建設,并爭取在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開展電子商務和物流的應用,推動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技術在更多地區、更多企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這需要各課題承擔單位、項目領導小組、專家組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歡迎關注聯商網,掃一掃關注【聯商網微信訂閱號】
我們只為您推送最真實,最有價值的行業資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