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統一超商:直營改加盟 擴大利潤
臺灣零售業近年來的人事成本變化很大,先是勞退新制上路,緊接著是時薪95元法制化,便利商店聘請一位正職員工及工讀生的成本差不多,直營店無法負擔人事成本,陸續轉成加盟店,總部則集中資源在商品開發及營銷,以創造更大利基。
直營店轉成加盟店后,業績通常會成長一、二成。直營店員工是領固定薪水,即使店長業績很好,領的獎金也有限;轉成加盟店后,是加盟主自己的事業,業績愈高賺愈多,因此會設法外送便當或咖啡以創造業績,連銷售年菜也鎖定親朋好友強力推銷,業績不好也難。
加盟主也要面對人事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但加盟主較有彈性空間,例如大夜班工讀生不來上班,直營店調人前來上班,加盟主則可自己當班,尤其新門市開幕時,剛開始找不到適合的工讀生時,加盟主經常值大夜班,就省下不少人事成本。
加盟店若賺錢,加盟總部也跟著賺錢,一家加盟店開店成本動輒一、二百萬元,都由加盟主支付,加盟總部減少投入資金,可以提高資產報酬率(ROA),財報也較好看。
超商業者減少投入直營店后,資源放在營銷或商品開發,例如統一超推出買CITY CAFE六杯送柏靈頓小熊,近期就已送出35萬只并送到缺貨,最近還趕印25萬張小熊兌換券,設計一檔熱門的營銷活動,都能帶動直營店及加盟店的業績,總公司與加盟店分工合作,才能在不景氣中創造雙贏。
統一超 沒有裁員計劃
統一超商近年來員工數減少,總經理徐重仁日前在內部主管會議,要求各部門重新檢視人員,確保人力在最精簡狀態,引發外界傳出將實施人事精簡。統一超表示,這是例行性的提醒,沒有裁員計劃,員工數減少主因直營店數減少所致。
統一超指出,總經理每年都會提醒各事業主管要注意人力精簡,等到景氣不好時再檢視人力就來不及了,希望各事業的人力維持在最精簡狀態。公司最近三年的管理人數都維持約1,700人,員工總數約7,000多人,在整體營收持續成長下,員工數并未跟著成長,顯示員工產值不斷提高。
統一超日前組織調整,將人力資源暨財務群一分為二,財務室獨立出來,由吳玟琪擔任經理;副總經理賴南貝掌管人力資源及財務室,顯示很重視人力資源及財務,未來人力資源的規劃也備受矚目。
統一超人力變動主要來自直營店,近年來積極將直營店轉成加盟店,至今年第三季,7-ELEVEN加盟店比率已高達89%,較全家、萊爾富及OK超商加盟店的75%至85%高出許多;去年統一超加盟店比例約86%,顯示統一超這一年除加盟店大幅成長外,直營店轉為加盟店的數量也不斷增加。
根據日本超商業發展經驗,直營店比例只有5%左右,臺灣超商業直營店的比例還有減少空間。但日本各超商店數動輒上萬家,5%就有500家,臺灣超商業的店數規模比日本少,直營店數要維持一定比例,才能順利運轉。
超商業者表示,便利商店是成熟產業,可透過系統化管理及復制快速成長。直營店的目的主要是維持基本的教育訓練能量,也是測試新商品銷售狀況的重要店面,在策略性考慮下,也會以直營店先進駐特定區域,例如臺南東山休息站內的7-ELEVEN、臺北101大樓的全家便利商店。
(經濟日報 記者林茂仁)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