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超市奶粉限購非針對國人 確保本地供給
為了了解荷蘭全國各地限購奶粉措施的情況,13日記者來到了荷蘭北布拉班特省的布雷達,這個城市在荷蘭的最南部,人口只有20萬。在這個城市的中心地區,坐落著荷蘭非常著名的日用品連鎖超市“伊托斯”。記者注意到,擺放奶粉的貨架上擺滿了一桶桶荷蘭產“牛欄牌”嬰兒奶粉,但標明每位顧客限購兩桶。標簽上寫道:“由于荷蘭市場庫存不足,我們很不幸地被迫采取限購措施,原因是出口中國的嬰兒奶粉急劇增加”。超市的一位售貨員告訴說,這家超市采取限購措施已經有一個半月了,限購原因是中國顧客前來掃貨。“我想限購是超市和奶粉廠一起決定的,因為奶粉斷貨了,我們沒辦法啊,全荷蘭的商場都在限購。我想,采取限購措施后問題能得到解決。我觀察幾個星期了,來買奶粉的中國顧客已經很少了。”
在廣場對面另一家名叫“克魯伊德瓦特”的日用品連鎖超市,貨架上也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個年齡段的牛欄牌嬰兒奶粉,而且沒有限購標志。但超市售貨員告訴我們,這家商店也實行限購,對所有顧客包括本地人和外國人,都實行限購。“每人限購三桶,因為有人買得太多,其它顧客就沒有貨了。這就是為什么每人限購三桶。不單是我們超市,這里的其它商店都在限購。”
由于中國的顧客前來搶購,商家被迫限購。那么,究竟誰在大量購買奶粉?荷蘭中國經濟貿易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錢旭東先生表示,搶購奶粉主力是中國人,但不僅僅是中國人。“這個事情在這里議論很大,都說中國人搶購奶粉。但也不是像荷蘭人說的那樣把全部責任都推到華人身上。有人通過摩洛哥人和其他人采購,然后運到中國去。他們從廠家買整個集裝箱,幾萬桶,然后運到中國去。散客當然是從商場里買。”
對于限購措施,多名華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荷蘭方面采取這樣的措施是適當的,他們并沒有單單限制中國人。錢旭東也表示:“限購措施是這樣的,主要是因為荷蘭奶粉的生產是限量的。新鮮牛奶很多,但超過一定數量會倒掉。限購呢就是華人和外國人在市場上買過多的奶粉,這樣本地人相對供應量就少。所以采取這個措施目的就是要限制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搶購奶粉。”
記者在兩家超市呆了一個多小時,沒有看到一個中國顧客,也沒有看到本地顧客購買奶粉。貨架上的奶粉仍然一桶桶整整齊齊地擺放在那兒。
(國際在線 記者 劉華楨、金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