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再無王宗南:某群體的尷尬與悲哀
聯商網特約評論:7月28日,上海友誼集團原總經理,聯華超市原董事長、總經理,上海百聯集團原總裁,上海光明集團原董事長王宗南涉嫌在友誼集團、聯華超市股份公司任職期間挪用公款、受賄,被上海市檢察院二分院立案偵查。
這是繼華潤集團原董事長宋林之后,又一位被調查的國有零售企業老總。與一些地方官員落馬之后老百姓“喜大普奔”不同,王宗南被調查令業內人士感到異常惋惜。
“王宗南是上海商界乃至中國零售業的精英人物,也是我非常崇拜的商業大佬。發生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可惜了!”一位國有零售企業總經理告訴《第三只眼看零售》。聯商網董事長龐小偉在微信朋友圈寫道:“無論如何,王宗南在中國零售業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為何一個上海國有企業的干部,在落馬之際,得到行業內人士如此高的評價?王宗南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要了解一個人,就要看他做了哪些事。資料顯示,王宗南歷任中共黃浦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黃浦區財政貿易辦公室副主任、主任,黃浦區商業委員會主任,黃浦區區長助理、黃浦區副區長等職務。
1995年,王宗南轉投零售業界。據了解,王宗南當時“主動向上級提出,到上海內外聯綜合商社工作”,這一步也讓王宗南之后兼任商社下屬子公司聯華超市總經理,并開創了聯華系高速擴張的時代。
王宗南接管聯華超市后僅僅一年,就填平了聯華超市前五年的虧損。他自1996年1月起擔綱聯華超市長達11年,將聯華超市發展為國內第一大連鎖超市,并于2003年6月在中國香港上市。
在聯華的11年,王宗南成就了聯華全國超市界“一哥”的地位,而聯華也成就了王宗南零售業風云人物的身段。在每年一度的行業盛會——中國連鎖業百強峰會上,王宗南總是作為演講嘉賓,面對數百位行業精英暢談零售之道。
2006年8月王宗南擔任光明食品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宗南在光明任期間,積極尋找標的,掀起一輪海外并購狂潮。光明集團成為上海國資系統里“走出去”力度最大的一家。去年11月27日王宗南因病退休,而當時他被檢方調查的消息已經有所傳聞。
綜上所述,兩句話可概括王宗南從商期間的成績單:一、在聯華11年,他將聯華由41家網點的規模發展到2003年上市前近兩千家門店,穩坐全國零售業第一把交椅;二、在光明的近7年時間,他讓光明食品由2005年的283億元營收擴張到2012年的1393億元銷售,將近增長4倍。
一位百聯集團中層干部評價王宗南是“是一位有能力、有魄力、對下屬有親和力的領導,中國零售業不可多得的人才”。這位中層干部對《第三只眼看零售》表示:王宗南在聯華系統乃至百聯集團有著極高的威信,很多人投身聯華也是奔著王宗南去的,他們認為跟著這樣的領導有奔頭。
因此,當這樣的人物接受調查的消息傳出時,自然引發業界熱議。“王宗南接受調查,一定是觸犯了國家的法紀,但即便這樣也無法磨滅他在業界的地位和光環”。上述人士表示。
《第三只眼看零售》認為,王宗南的出事反映出一個群體的尷尬與悲哀:他們既是國家干部,又是企業經理人;他們既要承受國企的僵化體制又要面對市場的變化萬千;他們創造財富卻不能像民營企業那樣自由地分享財富。
就王宗南而言,恐怕自他之后行業里面很難再出現這樣一個人。因為沒有人像他當初創業時那樣擁有強大的國企資源和力量,也沒有人像他那樣能夠駕馭和驅動這份的力量,更不會有他當初創業時零售業的市場空白。可以說,自此之后,零售業再無王宗南!
(聯商網特約評論員 趙向陽/文 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
歡迎關注聯商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第三只眼看零售】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