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為中國公安部公布的河北豪門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賀業軍,右圖為美國種植商會記載的陳偉——賀業軍隱姓埋名后的假名。
繼《紐約時報》之后,美國另一家著名報紙《華爾街日報》也關注中國紅色通緝令中目前潛逃在美國的貪官,其中一名來自河北的貪官陳偉,將佛羅里達州的一處時尚中心弄得瀕臨破產。
“在2005年遭受颶風威爾瑪襲擊之后,整個商業中心受到影響,梅西百貨和其他一些商業入住者紛紛撤退�!薄度A爾街日報》5月17日報道稱,兩名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原本想對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處時尚購物中心重新包裝發展,但他們之間卻產生了訴訟。
有兩個名字的投資者
該報道稱,起訴人名叫杜振增,是中國唐山港陸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他要起訴他的投資伙伴——一位名叫陳偉(音譯)的男子,根據訴訟證詞,陳偉涉嫌將他們的投資資金挪作己用,過著奢華的生活,包括擁有一輛賓利轎車,一艘游艇。
報道指出,在去年10月的庭審中,杜振增的律師稱杜振增已經向這個購物中心項目投入了1.6億美元(約合10億人民幣)。但陳偉表示杜振增答應投入的錢遲遲沒有落實。然后在上個月,新的問題產生了。根據庭審和移民紀錄,陳偉被查出實際姓名叫賀業軍。
國際刑警組織今年4月集中公布了中國針對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人員的紅色通緝令。其中,包括于1999年5月可能逃往美國的河北豪門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賀業軍。
生于1959年的賀業軍因挪用公款的罪名,已于1999年10月6日被紅色通緝令通緝。賀業軍深陷“河北唐山豪門集團騙取銀行貸款案”,他被指控盜用資金100萬元人民幣和12萬美元。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中國政府正通過一場聲勢浩大反腐行動告誡其國內的違法者,海外庇護并不是安全之道。一些在名單上的人員在海外生活了許多年,美國是他們樂于前往的地方,他們在那里隱姓埋名,“創造”出新的生活。
杜振增說,他并不清楚陳偉的過去,直到他看到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公布名單的報道,認出其中的照片是賀業軍�!度A爾街日報》記者在給家住佛羅里達阿文圖拉(Aventura)的陳偉打電話時,后者讓稱需要律師對此進行回應,然后掛掉了電話。三名宣稱代表陳偉的律師都沒有對此予以回應,第四名律師則表述,他并不清楚陳偉是否就是賀業軍。
根據弗羅里達的選舉登記記錄和離婚記錄、中國的逮捕批準信息,顯示陳偉與賀業軍有著同樣的生日——1959年2月24日。一名曾為陳偉工作過的律師在去年曾在佛羅里達一個法庭上證實,陳偉就是賀業軍。根據美國移民局的記錄,陳偉的妻子黃紅在申請加入美國國籍時,也表示她的丈夫有著兩個名字:陳偉和賀業軍。陳偉的妻子、原河北省玉田縣豪門集團駐京辦事處會計黃紅。
黃紅與賀業軍都曾就職于河北豪門集團,兩人在1998年結婚。黃紅是豪門集團駐京辦事處會計,1998年離開逃往美國。1999年,賀業軍逃往美國,似乎緊隨黃紅的腳步。兩人均在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近日公布的名單上,罪名是挪用公款。
日前,奧巴馬政府已經顯示出與中方合作打擊海外逃犯中的意愿。中國發布的“紅色通緝令”也的確對一些逃犯造成了麻煩。
合伙人向陳偉索賠4870萬美元
根據庭審證詞,陳偉到了美國后首先在一家餐館工作,然后轉戰不動產業,他考察了佛羅里達州的這處時尚購物中心。美國的不動產交易記錄顯示,陳偉在2004年花了3700萬美元購買了這個83萬平方英尺的購物中心。據代理律師介紹,這些資金都來自“唐山港陸”,杜振增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
杜振增正在尋找合適的美國不動產項目用以投資移民,并且想把自己十幾歲的兒子和女兒送到美國上學。根據庭審證詞,一位朋友后來介紹杜振增給陳偉認識。
朋友的牽線搭橋促成了這筆投資。杜振增通過“唐山港陸”與陳偉達成合作伙伴關系,并主導這次投資。幾年之后,陳偉通過這種合作伙伴關系,在購物中心附近又開發出一塊32英畝的用地。然而,杜振增在庭審時表示,陳偉從來沒有在合作伙伴關系上投入過一分錢,而是利用“唐山港陸”的資金,并且在外面運用這種影響力,籌集到了他32英畝用地的項目貸款。
直到去年,杜振增始終沒有拿到美國護照,他在庭審時表示,自己越來越懷疑是不是購物中心遲遲沒有造好導致自己拿不到護照。他曾當面去找陳偉理論,但得到的是關于合作伙伴關系在財務上的相沖突的回答。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杜振增解雇了審計員,他還想解雇陳偉。但陳偉拿出的一份文件顯示,在沒有得到自己的同意下,他無法被開除。這份文件還有杜振增的簽字,但杜振增表示這份文件是偽造的。
在10月份庭審時,法庭認為文件上的簽名不是杜振增的,但無法判斷是誰的簽名。幾天之內,陳偉依據《破產法》第七章申請破產,這要求做資產清算。
私募股權公司Encore Capital Management在3月份一次破產競拍上,以3770萬美元的價格取得了這家時尚購物中心,該中心將被開發成公寓、辦公室和一個敞開式購物中心。杜振增的公司提出4870萬美元的索賠,陳偉則通過個人聲明提出45萬美元的索賠。
�。ㄈA爾街日報中文版 沈靚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