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餐飲周報:麥當勞中國股權生變 瑞幸開始賣藥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3.2-3.8),星巴克中國掌舵人首次分享門店關閉40多天歷程;瑞幸咖啡開始賣藥了,它越來越像平臺了;麥當勞中國股權生變,中信系仍為第一大股東...
作為星巴克中國的掌舵人,王靜瑛時刻將星巴克的品牌使命銘記于心 ——“激發并孕育人文精神,每人,每杯,每個社區”。她一直為星巴克遍及全球的門店所具有的特殊意義引以為豪,因為每一家星巴克門店都是讓人們得以連接彼此的第三空間。但此刻,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她知道她必須盡快做出決定:為了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是否需要關閉中國內地這幾千家的門店。
“我們沒有任何前例可循,”她說,“這是我們從未處理過的情況——它是一種新型病毒,而我們了解的事實非常有限。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情況每時每刻都在不斷變化,沒有人能確定應該做什么,也沒有人知道形勢到底會如何發展。但是,我們必須盡快做出相應的決策。”
那天,在上海的家中,王靜瑛提醒自己要把30年來在零售行業所學到的一切經驗都暫時放下,“我們過去一直致力于不斷拓展新店,但現在卻要‘背道而馳’地進行思考,我必須完全顛覆自己的思維定式。但歸根到底,其實就是要想明白,什么才是保護伙伴和顧客的安全的正確決定?”
3月4日,茶顏悅色在其官方微博宣布第二批外賣門店上線。
此次新上線的外賣門店共24家,分布芙蓉區、天心區、雨花區等區域,且多為購物中心門店,諸如悅方購物中心、梅溪湖步步高、金茂覽秀城、河西王府井等。
從最初的外賣咖啡,到后來服裝零售、鐘表眼鏡零售、出版物零售、工藝品銷售等。如今的瑞幸,又做起了藥品的生意。
3月6日,《聯商網》從企查查獲取的信息顯示,瑞幸咖啡變更了經營范圍信息。
新增了零售藥品、電子產品租賃,設計、制作、代理、發布廣告以及銷售日用品、醫療器械I類、II類、衛生用品、化妝品、電子產品、文化用品、食用農產品、通訊設備等品項。
3月3日,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擬對武漢土家二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哄抬價格違法行為,依法“頂格”罰款300萬元。
經查,2020年2月4日至2020年2月29日,該公司在電商平臺銷售蔬菜,訂單量共計6630份。其中,西紅柿22元/公斤、四季豆36元/公斤、胡蘿卜25元/公斤。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有限公司提供的同期上述蔬菜價格分別為:西紅柿7.5元/公斤、四季豆16元/公斤、胡蘿卜4元/公斤。該公司還在其網上店鋪信息欄中標明:茄子7元/個、鮮玉米10元/個、白蘿卜6-8元/個。
《告知書》稱,這種銷售方式客觀上造成了消費者的恐慌情緒,推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蔬菜價格過快上漲,情節極其嚴重,性質極其惡劣,影響極壞,且經市場監管部門約談和告誡仍拒不改正,遂依法作出上述決定。
近日,《聯商網》從企查查獲悉,漫咖啡的運營主體北京漫創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
內容顯示,創始人辛子相退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上述職位由辛湖接任。
同時,漫咖啡經營范圍也發生了變更,對餐飲管理業務進行了“(經營點心、飲品、不含涼菜、不含裱花蛋糕、不含生食水產品)(餐飲服務許可證有效期至2018年08月13日)”詳細變更。
疫情危機之下,各行各業都難逃影響,餐飲行業首當其沖,復工復業遙遙無期。
企查查數據顯示,縱觀餐飲行業,全國大小企業超過1095萬家。從區域數量上來看,廣東省數量最多,達118.6萬家。浙江省和山東省居第三位,分別為84.9萬家和74.4萬家,與注冊量第一名的廣東省相差較遠。
3月2日,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宣布,出售麥當勞中國大陸和香港業務控制權完成簽約。
中信股份向CCHL出售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FFHL」)42.31%股權,出售總代價為5.33億美元。同時,CCHL亦將承擔約2.17億美元的同比例未償還股東貸款。
3月1日,“深圳吃貨小分隊”曝出了一張深圳萬象城迎合民的閉店通知。
內容顯示,該店鋪門口已經貼上了閉店通知,表示因合約到期以及公司品牌戰略調整,公司決定于2020年3月1日起正式關閉迎和民萬象城店。據悉,這家店已經開了16年。
餐飲全面復工在即,可事實真的有這么樂觀嗎?疫情結束后,餐飲真的會迎來報復性增長嗎?
我們采訪了一些從事餐飲行業十幾年的“餐飲老炮”,他們卻一致覺得:疫情結束后,餐飲不存在報復性增長!
疫情全國蔓延一個多月,餐飲行業首當其沖受到影響。不少餐飲企業被迫暫停營業,但有一位餐飲業老板說,自己要從員工、顧客、社會責任的角度出發,執拗地“逆勢”營業。有餐飲同行質疑他在“犯傻”,他卻堅稱自己不會做無謂的犧牲。
日前,這個在全國擁有過百家門店、過萬名員工,疫情中損失近億元的餐飲企業負責人接受了《財經》記者采訪。與其電話連線已是深夜12時,他剛結束集團的視頻會議。
了解中國零售,看這里就夠了!
(來源:聯商網 陳寧輝)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