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CPI同比下降0.3% 鮮菜價格環比上漲19.0%
聯商快訊: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3%,環比上漲1.0%。
具體來看,1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上漲1.4%,影響CPI上漲約0.41個百分點。食品中,鮮菜價格上漲10.9%,影響CPI上漲約0.24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1.6%,影響CPI上漲約0.03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1.3%,影響CPI上漲約0.02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1.2%,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下降0.4%,影響CPI下降約0.0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3.9%,影響CPI下降約0.09個百分點。
1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環比上漲2.8%,影響CPI上漲約0.80個百分點。食品中,鮮菜價格上漲19.0%,影響CPI上漲約0.40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9.4%,影響CPI上漲約0.06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上漲3.7%,影響CPI上漲約0.16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6%,影響CPI上漲約0.12個百分點;水產品價格上漲3.3%,影響CPI上漲約0.06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2.3%,影響CPI上漲約0.04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0.3%,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
1月份,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0.9%,環比上漲19.0%,對CPI影響較大。近期,市場上部分蔬菜價格出現波動,尖椒、大蔥、白菜等品種漲幅較大。
據了解,近期蔬菜價格漲幅較大,主要是由于2020年底今年初全國大范圍寒潮低溫天氣給蔬菜生產和流通帶來不利影響,加之近期部分地區疫情點狀散發,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蔬菜運輸和配送。
同時,有關部門也在不斷采取措施,確保果蔬、肉蛋奶、水產品等“菜籃子”產品產得出,供得上,精準對接需求。1月19日,農業農村部就專門召開全國“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工作視頻會;也印發通知,要求抓好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農產品供應。
這位負責人說,為做好蔬菜市場保供穩價,各地各部門正在積極采取措施,主要開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組織生產調度。切實加強蔬菜生產,特別是南方地區的快生菜和北方地區的大棚菜生產,推動本地自給率較低的城市積極對接外地貨源、提前簽訂合同。
二、強化產銷銜接。保障蔬菜運輸暢通、配送到位,充分利用平價商店等渠道穩定蔬菜價格。
三、加強儲備調節。華北、東北、西北等大城市均已建立耐儲蔬菜庫存,將結合市場形勢及時投放,確保蔬菜供應充足、價格總體穩定。
四、兜住民生底線。認真執行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及時啟動、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放一次性補貼,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同時,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
隨著相關措施的落實,加之氣溫逐漸回暖,椒類、瓜類等前期價格漲幅較大的品種逐步恢復上市,蔬菜價格整體上行趨勢將會緩解,有望逐步回歸到常年同期水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