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悅城控股:千億目標不動搖,持有物業加強輕資產輸出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上半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房地產企業被迫按下“暫停鍵”;下半年,監管部門對房企的調控持續加碼,“三道紅線”新規出臺、融資監管再度收緊……
在這樣的背景下,每家企業都面臨一定程度的壓力,其中,“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迎來了上市以來業績的首度下滑;“華南五虎”之一的富力繼續走在去杠桿、降負債的路上;而央企大悅城控股亦有自己的壓力。
數據顯示,2020年,大悅城控股實現營業收入384.45億元,同比增長13.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01億元。
或許這份成績單不盡如人意,但在這一個財報季中,投資者們更關注的顯然不是過往業績,有關新一年的調整,有關未來的發展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熟悉大悅城控股的資本市場人士向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在近日舉行的大悅城控股及大悅城地產2020年度業績投資者會議中,大悅城控股黨委書記、代董事長、總經理、大悅城地產執行董事曹榮根表示,2021年打個翻身仗。
他提到,今年是一個考驗年,大悅城控股要把去年的業績壓力作為今年的工作重點,千億的目標還是不動搖。
瞄準兩千億目標
兩年前,大悅城控股完成了對大悅城地產的資產重組,并重新敲鐘上市。彼時,該公司提出了“力爭實現三年銷售型業務簽約破千億”的目標。
同年,大悅城控股實現全口徑簽約面積290萬平方米,簽約金額710.82億元。但過去一年,受疫情、宏觀調控等因素影響,公司銷售有所下滑。
報告期內,大悅城控股實現全口徑銷售額694億元,同比下降2%,全口徑銷售面積312萬平方米,同比上漲8%,銷售結算毛利率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至28%,全年銷售回款金額649億元。
銷售金額未達預期、結算毛利下降,一方面源于疫情影響下,上半年項目施工進度、項目推盤、銷售受阻;另一方面,大悅城控股去年銷售項目大多為2016年、2017年拿下,當時拿了比較多的高價地,近兩年受限購限價等政策影響,部分在售項目、銷售價格沒達到預期,資產減值拖累了整體的業績。
2021年是大悅城控股三年目標的最后一年,在這個關鍵節點,繼續維持現有目標還是會適當降低標準?
財報透露,該公司2021年銷售目標繼續維持1000億元不變。同時投資者提到,大悅城控股計劃在未來的三年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長速度,實現千億之后,將會繼續瞄準更大的目標,該公司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兩千億。
但對房地產企業而言,土地是賴以生存的資本,近兩年隨著土地競爭與市場調控的加劇,房企土地儲備規模與結構對業績的影響持續加大。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開年,全國22個重點城市接連出臺住宅用地供應“兩集中”的政策,普遍的觀點認為,集中供地有望加速房企的分化,對中小房企拿地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同時上述政策對房企短期資金或將形成巨大的壓力。
銷售千億未滿,大悅城控股今年能否繼續保持一貫的拿地力度?土儲能否支撐企業后續的發展目標?
據悉,2020年,大悅城控股新獲取項目共18個,全年新增土地面積205.65萬平方米,新增土儲計容建筑面積456.73萬平方米,與2019年基本持平;全年地款總額209.12億元,平均樓面價為4579元/平方米,平均溢價率為10.2%。
據投資者轉述,過去一年新增土儲當中,住宅業態占比為78%,且該公司操盤或者主操盤的項目占新增項目的89%。
投資者告訴我們,管理層認為,22個重點城市中,大悅城進入的城市并不多,“兩集中”政策對公司還是有相對的優勢,包括整個資金、融資的優勢,對公司來說是一個正面的影響。
同時,該公司將進一步關注差異化的拿地機會,把握結構性機遇獲取項目,結合重點項目的儲備計劃以及相關城市掛地的檔期,從投資、財務運營、營銷等維度進行認真周密的資金推演,并且利用多種融資渠道籌措租金,以平衡公司整體拿地的現金流。
該人士轉述管理層的話語表示:“從貨值看,到2020年末可售貨值2460億,其中大悅城地產有856億,今年可售的貨值1513億,還是能保證今年1000個億目標得以實現”。
持有物業與輕資產
在銷售型業務上,大悅城控股堅定千億目標,瞄準兩千億持續發力;在持有型業務方面,這家企業聚焦商業市場規模管理,做好輕重配比,重點發展輕資產。
數據顯示,2020年,大悅城地產實現營業收入總額141.1億元,較上年增長36.5%;實現溢利約21.69億元,較上年下降18.7%。
事實上,在2020年3月的業績會上,該公司管理層就提到,大悅城地產將通過開源節流等方式,追回全年業績。從結果來看,雖然大悅城租金收入仍舊有所下滑,但跌幅整體控制在20%以內。
去年全年,大悅城地產投資物業租金及相關服務收入總額約為35.86億元,占收入總額約25.4%。其中大悅城租金收入錄得23.81億元,同比下降22.3%,剔除2019年處置上海長風大悅城與西安大悅城影響,該公司租金收入較去年下降15.9%。
投資者告訴我們,對于2021年的計劃,管理層提到,持有型業務這塊,公司會對輸入型的業務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提升持有型物業的回報率。
對大悅城控股的持有型業務而言,2021年最大的改變莫過于全面啟動輕資產路線。
截至報告期末,大悅城控股建成的以及持有型的商業項目總共30個,商業管理的面積是405萬平方米,其中已開業10個大悅城購物中心、1個春風里項目及1個祥云小鎮項目(不含管理輸出項目),可出租面積共計90.77萬平方米,全年平均出租率93.9%。
此外,該公司在建擬建的大悅城10個、大悅春風里項目2個、祥云小鎮項目2個。
輕資產方面,財報透露,報告期內,大悅城通過管理輸出模式運營天津和平大悅城項目、昆明大悅城項目以及鞍山大悅城項目,同時在建輕資產項目2個,位于長沙和無錫等城市。
投資者透露,該公司目前在談的輕資產項目約為50個,未來三年輕資產項目要做到30個以上,個數比短時間會達到超過50%。
事實上,隨著地產行業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以輕資產化運作的商業模式越發受到追捧。近兩年,包括萬達商管、綠地等接連試水輕資產模式。
上述投資者轉述管理層的話語稱:“輕資產今年也是行業內一個風口,我們今年加大了輕資產布局的比例,主要是在商業,也包括了寫字樓、住宅,核心是把大悅城這個強勢品牌優勢化作成我們的規模、回報率的水平。”
過去一年,無論是大悅城控股還是大悅城地產都受到了沖擊,但投資者告訴我們,一個多小時業績會,管理層傳達的態度還是比較樂觀、正面。
該人士提到,大悅城控股提出未來要發揮兩個上市平臺的優勢,繼續在土地、融資方面發揮優勢,2021年要打一場翻身仗。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2020年,大悅城控股的融資成本是5.1%,比2019年末下降了0.125個點,期末有息負債余額708.06億元,現金短債比是1.76,凈負債率是85.53%,位于三條紅線的黃檔。
而大悅城地產年平均融資成本為4.36%,凈負債率為34.7%,較去年同期下降6.2個百分點,三條紅線指標位于綠檔。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