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的神話還能延續嗎?
股王貴州茅臺從3.3萬億的市值巔峰摔落,不到半年時間,股價下跌36%,1.2萬億市值灰飛煙滅。
人們不禁要問,茅臺的神話還能延續嗎?
核心產品53度飛天茅臺產能和價格增長受限,天花板已現,前幾年力推的茅臺系列酒,增速下滑至去年遭遇滑鐵盧,導致公司整體業務增速越來越低。
更重要的是,從互聯網公司輪番被列入調查名單、教育類公司遭遇團滅到房地產管制加碼,資本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高增長不再
7月31日,貴州茅臺披露2021年半年報,公司營業收入490.87億元,同比增長11.68%,歸母凈利潤246.54億元,同比增長9.08%。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17.19億元,同比增長72.09%。
盡管超過50%的凈利率仍然相當驚人,但是,業績增速下滑也已經相當明顯了。
2018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38.06%、18.24%、11.31%,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40.12%、26.56%、13.29%。
實際上,近幾年來,增速下滑一直是酒王貴州茅臺的隱憂之一。
上一輪白酒調整期過后,貴州茅臺開足馬力,2017年營收、凈利分別增長了49.81%和61.97%,此后3年規模分別同比增長了26.49%、16.01%、11.10%,業績增速也一路下滑,分別為30.00%、17.05%、13.33%。
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支撐貴州茅臺業績神話的基石,正在松動。
早些年,貴州茅臺與五糧液規模不相上下,中國酒王之爭拉鋸多年。2013年,在行業調整的助攻下,茅臺一騎絕塵、力壓五糧液,并維持至今。
近些年,茅臺增速下降,而五糧液開足馬力,大有追趕的意思,所以才得到市場關注,也曾被送上萬億寶座。
貴州茅臺增速下降的原因也很直接——產能和價格受限。
茅臺酒所依賴的特殊自然環境,決定了公司很難擴充產能,雖然近幾年一直在投入,但收效甚微。公司茅臺酒的產能利用率常年保持在120%以上。
袁仁國掌舵的20年,茅臺酒10次提價,每次提價幅度都不低于10%,2012年1月的那一次,出廠價居然直接提高了32%;把出廠價從218元/瓶提高到969元/瓶,官方指導價從280元推高至1499元,實際終端價格還要貴得多。
2018年1月到現在,時間過去了3年多,同行們的產品輪流漲價,高端漲完中低端漲,茅臺的出廠價和官方指導價一直沒變。
但斌等人一直在鼓吹茅臺酒漲價。但是,這個問題過于敏感。別的不說,一旦茅臺放開價格壓制,只會加劇茅臺酒的炒作風氣。
近期,中國有關部門發揮“看得見的手”,調整經濟發展的大方向。茅臺酒這種消費屬性低、投機屬性高的商品,官方漲價的可能性再度降低了。
系列酒失速
茅臺酒受制于產量和價格增長空間,天花板較為明顯。
貴州茅臺想到的辦法是,拓展品類——在核心產品53度飛天茅臺之外,做大系列酒陣營,包括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賴茅、漢醬、仁酒等。
這一策略有例可循。五糧液在拳頭產品52度五糧液之外,還有五糧春、五糧醇、五糧頭特曲、尖莊等多個大單品,避免上市公司對單一產品的依賴。所以之前大家給出的評價是,茅臺是好白酒,五糧液是好公司。
前幾年,茅臺系列酒沖得很猛,單個品牌的聲勢往往蓋過別家白酒上市公司。
2016年-2018年,系列酒營業收入分別為21.27億元、57.74億元、80.7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89.18%、171.53%、39.88%,毛利率從53.55%提升至71.05%。隨便拎出來,能秒殺大部分白酒上市公司。
規模百億級的茅臺系列酒,那幾年對公司規模和盈利能力的影響,絲毫不亞于茅臺酒。
但是,系列酒的崛起勢頭沒能繼續保持,2018年開始增速大幅回落。
去年,公司系列酒產銷量雙雙下滑,該板塊營業收入99.91億元,同比增長僅4.70%,毛利率減少2.06個百分點回落至70.14%。在茅臺的金字招牌下,這在此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今年上半年,因大幅提高銷售費用等原因,公司系列酒板塊的營業收入才重回增長軌道,營業收入60.60億元,同比增長30.32%。
到底是茅臺品牌的韭菜不好割了,還是因為去年行業性的包裝短缺?抑或是別的什么原因?
股價創半年新低
今年2月18日貴州茅臺股價登頂2627.88元/股、迎來3.3萬億的市值巔峰后,茅粉們的美夢開始漸漸破碎。
7月30日,公司股價大跌4.05%,報收1678.99元/股,創半年新低。這5個多月的時間,公司股價下跌了36%,1.2萬億市值灰飛煙滅。
在權重股貴州茅臺的帶動下,緊隨其后的五糧液,早已跌破萬億線,去年漲幅最大的山西汾酒和酒鬼酒,年初調整后又再創新高,最近終于也扛不住了。
A股19家白酒上市公司,再加上數只白酒影子股,集體回調,幾乎無一幸免。
這一輪白酒行情,發軔于2019年,到2020年漸入高潮。去年,同花順白酒概念從2891點,一路高奏凱歌至6901點,漲幅達到139%,在整個市場幾無敵手。
核心主力貴州茅臺,股價從去年年初的千元出頭,到今年年初殺上2600元,一不小心就翻倍。
歲末年初,圈內人士傳播的段子是,“每年A股都有一個特別牛的板塊,比如今年的白酒,去年的白酒,前年的白酒,以及大前年的白酒……”
誰能想到,此前因重倉貴州茅臺等股票而爆紅出圈的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到二季度末已經減倉退出公司前十大股東行列了。
民間股神林園早年研究五糧液,偶然發現更有價值的貴州茅臺,重倉后一戰成名。今年6月份,林園參加貴州茅臺股東大會時表示,自己持有公司2%的股份。
這么算下來,這不到半年時間,林園就損失了200多個小目標。盡管,他當初買入茅臺投入的成本,可能會很低很低。
但斌這些年到底靠茅臺賺了多少錢,這半年又蒸發了多少,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